【原创】 一种新的经验论:西方经验论与佛教经验论融合的可能性(讲稿)

chzhuang

活跃会员
【学术中国:第19期人文社科学术讲座】
主讲:庄朝晖
论题:一种新的经验论:西方经验论与佛教经验论融合的可能性
讲所:学术中国:史哲博士群
时间:2012年11月18日星期天,20点——24点

  演讲者介绍:庄朝晖,厦门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厦门大学知识论与认知科学助理研究员,曾获得首届洪谦哲学论文奖,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中国分析哲学》和《因明》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曾经受邀到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参加青年学术会议,曾经受邀到台湾大学和文化大学等高校进行学术讲演,曾经受邀参加佛学,逻辑学,认知科学,知识论和分析哲学研讨会。研究兴趣包括逻辑与认识。在认识论方面,长期致力于佛教认识论与西方认识论的比较研究。
一、前言
  本研究的目标是希望能够通过西方认识论和佛教认识论的比较研究,吸收和结合两者的优势,整理综合出更全面严谨的认识论体系。有学者认为,文明之间会冲突。然而在我看来,真理不会冲突,有冲突的是谬误。将谬误消除之后,显现出来的真理是朝向同一方向的。
  西方认识论的优势:逻辑与语言研究得很细致,可以将能够表达的东西表达得更加清楚。侧重于强调概念与习惯的正面作用。可能的参考资源为:主要参考苏格拉底,休谟,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等学者的思想。同时也有选择地借鉴柏拉图,康德,胡塞尔和弗雷格的概念框架,还有近代逻辑与语言的研究和当代脑科学的发展。
  佛教认识论的优势:深刻的洞察与智慧,并且这种经验论是实践取向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侧重于消除概念与习气的负面作用。可能的参考资源为:南传阿毗达摩,北传唯识学,因明论,量论,还有更广泛的佛教经典和论著。
二、这种经验论的特征
2.1 经验的奠基性
  重视经验,承认作为所与的经验,承认生活世界相对于概念框架的奠基性。承认人类的构造能力,人类生存于此生活世界,构造了各种概念框架来理解与应用于此世界。使用概念来描述生活世界,必然会受到概念本身表达能力的局限。使用概念来描述生活世界,必然也会受到概念设计者自身能力的局限。人类构造的概念框架并非完美的,总是可以被超越的。当我们超越现有的概念框架时,我们正是在爱智慧。
2.2 这种经验论试图站在中道
  有些理论有过于增益成分:本质主义(各种理念主义),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概念主义,逻辑主义,科学主义(当前的科学理论可以解决或者解释所有问题)。
  有些理论有过于减损成分:唯我论,闭世界假设(现在没有经验到的,未来也不可能经验到),强奥卡姆剃刀。
  大略来说,西方理念主义容易倾向于过分的概念执取。西方经验论则容易倾向于唯我论和过分的怀疑论。我们的研究则希望保持一个中道。
三、经验:
  3.1 纯粹经验:所谓纯粹经验,就是没有概念成分的经验,比如视觉接受到一个红色刺激。眼耳鼻舌身意,分别认识到色声香味触法。前五识(眼耳鼻舌身)的认识是没有概念成分,西方认识论也称为感觉。
3.2 日常经验:所谓日常经验,其实往往是已含有概念成分的经验,属于日常层面的经验。比如说起这张桌子,我们会联想到过去对于这张桌子的经验,我们也会对此桌子的颜色、形状与质地等进行综合认识,也会想到桌子的名称是“桌子”。
3.3 有没有纯粹经验?
  纯粹经验,在佛教认识论近于现量自相,在西方认识论则近于感觉材料或者所与。在感觉层面是没有对错之分。纯粹经验只是如其所是地发生,谈不上对或者错。西方当代分析哲学的一个成见是:日常经验带有概念成分,所以倾向于认为所有经验都带有概念成分。这是错误的推理。
  当代分析哲学的一个不好的走向是:否定得太过头了,有些论文通过逻辑推理和概念分析,将心理内容取消,将感觉材料取消,将经验论取消,将心灵取消。然而通过仔细的检查,可以发现这一类论证都是有问题的。因为一个显然的规律是:不可能通过逻辑推理和概念分析,来否定经验事实的存在性。某个经验事实有没有存在,需要的是去观察,需要的是去看,而不是逻辑和概念上的推理分析。
四、概念化过程
  概念化过程,就是根据既有的概念习得,对于所与的感觉材料进行概念化判断归类。比如将红色的刺激,判断归类为红的概念。当我们看到红色的时候,眼睛感觉到某一具体的红色刺激,然后使用“红色”概念对之进行概念化分类判断,最后就可以使用语言说出:“这是红色”。在这个过程中,世界,人类认识过程和共同体语言约定三者互相关联。
  在这整个认识过程中,有一些活动具有公共可观察性,这些活动可以使用科学来研究,这些活动不妨称为外部活动。然而在这整个认识过程中,也有一些活动只具有第一人称可观察性,这些活动只能通过自我观察来研究,这些活动也可称为内部活动。外部活动具有公共性可重复性,内部活动则不具公共可观察性。我们可以邀请他人一起来看这个红色,我们却不能够邀请他人来看我们的概念化过程。
  科学领域则侧重于研究物质规律,哲学领域侧重于关注认识论。当我们考察的对象是公共可观察的对象时,比如关于物质世界的知识,这时候强调第三人称可观察性。当我们考察的对象是非公共可观察的对象时,比如关于人类的认识论,这时候强调第一人称可观察性。
  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本来各有其意义。但是因为其可重复性与可积累性,近代科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也产生了科学主义崇拜,渐渐地过于重视外在活动,渐渐地过于忽视内在活动。在当代心灵哲学,有些学者甚至要取消内部活动,取消传统认识论。
五、概念:
5.1 概念:概念是人类的构想形成的。基于生活世界,人类进行概念构造得出概念框架,试图来解释与应用于生活世界。这些概念框架尽管很伟大,但是始终可能会被超越。一些实在论者则在某种程度上试图证明现有的概念框架是完美的精确的。这种概念图式包括科学理论与认识论。
5.2 规则:规则也是广义上的概念。生活中的规则,比如“红灯停,绿灯行”,这些规则来自人类的约定俗成,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此世界。游戏中的规则,比如足球游戏规则,象棋游戏规则,这些规则也是来自人类的构造设计,为了这个游戏能够更加有趣。比如象棋游戏,如果有问:“帅为何不能走出九宫?”只能回答:“目前的游戏规则是这样设计的。”
六、概念的正面与负面作用
  基于生活世界的经验,人类的构造能力开始起作用,对于经验之流进行命名,概念化(现量判断),进行推理等等。这就形成了人类的概念世界。这些概念是基于经验形成的,我们认为这些经验之间有某些相似性(同一性),因此概括为同一个概念和语词之下。我们先形成了一些基本概念,比如“红色”(各种红色经验的概括)。对于概念的使用,有正面的使用,也有负面的使用。概念就是对于经验个体的概括,这些个体事物之间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概念用在相同之处,个体的相同面说是相同的,这是概念的正面作用。概念用在不同之处,个体的不同面说是相同的,这是概念的负面作用。学习概念的正面作用,这是“为学日益”,消除概念的负面作用,这是“为道日损”。
  有些哲学家的工作侧重于消解概念的负面作用,比如苏格拉底,休谟和维特根斯坦等。有些哲学家的工作侧重于建构概念的正面作用,比如柏拉图,康德,弗雷格和胡塞尔等。这两方面的工作相辅相成,一方面消解成见才能显示真理,另一方面建构框架才能表达真理。
  需要同时看到概念的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这样才不会落入两端。西方理念主义会比较过于夸大概念作用了,将概念的负面作用也当成正面作用。经验主义则是比较容易过于取消概念作用,将概念的正面作用也当成负面作用。
七、知识概念与习气模式
  理性向外观察,科学研究已经很不错了,认识论有自己更重要的任务。认识论的目光应该更多地向内观察。所谓“我”,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我们对于内在的概念与习性都是自己构造起来的,也因此我们内在概念与习性都是可以消除的。
  保留那些正面的,消除那些负面的。没有科学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制造这么多概念混乱与情绪混乱,那么同样地,不需要科学的帮助,我们也可以消除这些概念混乱与情绪混乱。所以,哲学绝不仅仅是一种哲学家的游戏,而是可以应用于每个人的身上。哲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游戏,而是可以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的。
八、消除概念的负面作用
8.1 西方哲学中的本质追求倾向
  从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呈现出一种通过理念(/概念)架构来追求真理的倾向。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胡塞尔的本质直观,都有这样的倾向。这样传统认识论的努力,还是集中于通过内在认识来接近真理。到了近当代,弗雷格开创了分析哲学流派,注重于研究认识中具有公共性和客观性的部分,区分出客观观念与主观观念。后期分析哲学重视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的研究,渐渐忽视内在观念的研究,渐渐地略过内在观念直接来讨论知识与世界。分析哲学的优点是研究逻辑和语言的规律,为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然而,分析哲学的一个不好倾向是将主观当成了客观,将人类某一时期共同具有的观念当成普遍的真理,将某一时期的科学理论当成自然规律本身,这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创新与超越。分析哲学的一个当代走向:害怕落入内在观念的泥潭,却撞入了概念主义的铜墙铁壁。
  从柏拉图到当代西方哲学,他们共同的倾向是认为:我们之所以没有接近真理,是因为我们知道得太少。为了追求真理,我们应该从正向建构具有真理性的知识体系。
  然而,真理之不能接近,一方面是因为知道得太少(没有知识),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于所知道的进行错误推广(成见增益)。西方近代哲学侧重解决知道得太少的问题,研究真理论,研究知识论,却不消解知道过多的问题,不研究成见论,不研究谬误论。我们之爱真理,一方面固然是通过正向地建构来完成,另一方面更需要通过负向地消解来完成。也就是说,一方面需要正面地建构认识论,科学理论,逻辑学和语言哲学,另一方面更需要消解和超越既有认识论,科学理论,逻辑学和语言哲学中的成见,也需要消解和超越常识心理学中的成见与烦恼。
  有些学者会认为成见与烦恼有什么研究的价值,但是我们如果不研究成见与烦恼生起的规律,我们又如何可以消除成见与烦恼呢?更严重地,我们可以接近真理吗?我们想追求真理,但是我们走的方向是正确的吗?有些学者拿着自己的成见当成真理,有些政治领袖拿着自己的偏见当成真理,正是一种理念的傲慢。
8.2 近代反本质主义的倾向
  近代胡塞尔提出了“本质直观”的方法,期望用普遍性的本质,来拯救相对主义。他的方法与柏拉图有近似之处,也是有可疑之处的。“红”的背后,有“红”的本质吗?后期的胡塞尔,从“本质直观”,到“本质直观的变更法”,再到“类型化统觉”,“本质”越来越成为构造中的“本质”——变化中的“本质”。
  这种构造性,预示着另外一种解决相对主义的问题。既然一切处于变化之中,那么我们的成见也是处于变化之中。我们既然可以塑造起我们的成见,我们也可以放下我们的成见。当我们放下我们的成见时,我们就获得了真理。当我们放下成见时,我们就成为一体。
  相对主义的原因是A有A的成见,B有B的成见,所以解决相对主义的方法是,A放下A的成见,B放下B的成见。
  维特根斯坦做出了类似的症断:“不要想,而要看”,所谓想,就是根据成见往前冲,所谓看,就是看清成见其实不是真理,对于成见的生成过程进行观察,然后给予消除。维特根斯坦看到,在同一个语词或者概念之下,其实依附着各种各样不同的事物。如果我们想从这些事物之间,抽象出一个共同的特征,有时候是做不到的。这就是所谓的“家族相似性”。
  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中,其实西方哲学界已经吹响了一种反对本质主义追求,概念化追求,逻辑中心追求的号角。可惜的是,近当代西方哲学又在重返本质主义和概念主义,以一种自然化的外壳。
8.2 消除概念的负面作用
  要消除概念的负面作用,需要看到概念的负面作用,不要再将负面作用当成正面作用。看到,是消除的开始。看到,是变化的开始。所以,“看”对于哲学很重要。有时候,我也称为“洞察”。维特根斯坦强调:“不要想,而要看”,我更强调“向内看”,因为概念构造过程发生在内部,通过自我观察可以发现。
  在知性方面,我们面对着各种情境,形成了各种错见成见。我们往往以成见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形成了各种冲突与对立。如果我们可以向内观察成见形成和起作用的过程,也就可以消解成见对于我们的控制力。成见在内心形成,同样也可以在内心消解。在科学理论层次也是类似,伟大的科学家总是善于看到和突破前人概念框架的局限之处,提出更有解释力的新的概念框架,比如相对时空与量子的提出都是对于科学成见和日常成见的突破。
  在情绪方面,我们面对着各种情境,也形成了各种习气。我们往往以习气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形成了各种烦恼与痛苦。如果我们可以向内观察习气形成和起作用的过程,也就可以消解习气对于我们的控制力。习气在内心形成,同样也可以在内心消解。解铃还须系铃人。
  成见与烦恼之于心灵,相当于病毒之于电脑。当计算机程序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们需要找到错误发生的位置,然后修正程序使其正常运行。当心灵出现烦恼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定位烦恼发生的位置,然后修正我们错误的成见。人脑异于电脑的主要地方在于,人脑可以自己调试自己。成见与烦恼是我们自己构造起来的,同样我们自己也可以解构它们。这也正是认识论研究的作用。
九、这种新经验论的特点
1、中立性:中立于一切假设。比如唯心论倾向于将所有事物归结为心灵,物理主义倾向于将所有事物归结为物质。这种经验论则中立于所有的假设。将与经验无关的假设部分抽离掉,只保留与经验有关的部分,这是一种对于概念框架的经验化归约。一个唯心论的概念框架与一个唯物论的概念框架,在进行经验化归约之后,可以是等价的。
2、实用性:不关心无法检验的假设,而是将能量投入于生活世界相关的问题。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观点:对于概念、情绪与习气,我们能否改变它们呢?我认为这是很显然的,我们一方面在构造这些事物,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解构这些事物。这里正是自由选择作用的地方。如果同意这一点,那么这种自由选择的能力,就可以改变我们的概念、情绪与习气。这种经验论关注的是这一部分。
3、可超越性:承认概念的构造性,也就承认了概念的可以解构性。所以,我们可以制造成见与烦恼,我们一定也可以消解成见与烦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概念框架,每个人的概念框架都是可错的,也就是说可以被超越的。通过细致的观察,可以看到其中的混乱之处,可以超越现有的概念框架。正是在这种超越的过程中,哲学的真精神——爱智慧——得到了体现。
4、更全面性:首先,本研究倡导将分析哲学的方法推广到对于主观观念的分析。在我看来,所谓客观观念或者客观概念,不过是大家比较共同持有的主观观念而已。因为比较共同持有,所以这些主观观念就具有了某种主体间性与所谓的客观性。其次,本研究倡导将认识论的研究方法应用到情绪与习气的研究,研究情绪与习气反应的生起规律,研究如何消除情绪与习气对于我们的控制。第三,使用西方的逻辑学,语言学,认识论的知识,可以更清楚地表达出佛教认识论的精髓,可以显现佛教认识论的当代意义。其次,本研究将爱知识与爱智慧结合在一个认识论体系之中,既肯定现有知识的正面价值,也鼓励超越现有知识的成见。现有知识的表达,需要逻辑与语言的能力。超越现有知识的成见,则需要观看与洞察。
  致谢:这个比较研究,我进行十年左右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过大陆,香港和台湾很多老师和学术机构的鼓励和帮助!最后,谢谢大家的光临交流!
相关论文:
1、庄朝晖,浅谈逻辑的演变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增刊
2、庄朝晖,《现量与比量之间――作为佛教知识论与现象学比较研究个例》,《灵山海会》第二十二期(刚晓法师主编),http://www.lingshh.com/22-a/xlybl.htm
3、庄朝晖,因明论--一个基于事实的诱导推理系统,《逻辑与认知》,2003年第1卷第2期
4、庄朝晖,次协调逻辑系统要么语法等价于某一协调系统,要么无所谓“次协调”,《逻辑与认知》,第1卷第2期,2003年
5、庄朝晖,佛教知识论与西方知识论的若干比较,香港《人文》2005年10月第142期
6、庄朝晖,理念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巴别塔,《心智与计算》,第2期,2007
7、庄朝晖,基于直觉主义对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评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期,2008
8、庄朝晖,基于同例与异例的溯因推理,《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期,2008
9、庄朝晖,关于何为知识的思考,“科学视野里的佛教”研讨会,山西太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办,2008年10月(编入《佛教.文化.科学.慈善》,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978-7-5326-2823-0,P328-P337)
10、庄朝晖,为基础论奠基--从现象学和量论的角度,「哲学:东西之际」华人青年学术会议,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主办,2009年5月
11、庄朝晖,基于对角线引理和维特根斯坦思想对于悖论的分析,第六届全国分析哲学学术研讨会,山西大学,中国,2010年8月(入选《中国分析哲学 2010》)
12、Chaohui Zhuang, Wittgenstein’s analysis on Cantor’s diagonal argument,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Science, Beijing, China, Aug., 2010.
13、Chaohui Zhuang, On the general form of the Grue Paradox,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Science, Beijing, China, Aug., 2010.
14、庄朝晖,一个带有依赖关系的知识库,《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0卷第6期,2011年11月,989-993.
15、庄朝晖,关于对角线方法和停机问题的评论,第五届两岸逻辑教学与研究学术会议,重庆西南大学,2012年4月.
16、庄朝晖,西方知识论与佛教知识论的比较研究,第三届道与德研讨会,台湾文化大学哲学系,2012年5月.
17、庄朝晖,关于经验论的所谓教条,《中国分析哲学2011》,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18、庄朝晖,自由意志:约束条件下的自由选择,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山东大学哲学系,2012年8月.
19. 庄朝晖,关于塞拉斯的所与神话,知识论与认知科学研讨会,厦门大学哲学系,2012年11月.
20、庄朝晖,现量无所谓对错,《因明》(已录用)

2012年11月19日
 

chzhuang

活跃会员
回复: 【原创】一种新的经验论:西方经验论与佛教经验论融合的可能性(讲稿)

一种新的经验论:西方经验论与佛教经验论融合的可能性(讨论部分)

问题1:洪范九畴:麻烦先解释一下佛学术语吧。现量,比量,非量?
回复:使用佛教术语,现量是对于自相的认识,比量是对于共相的认识。使用西方术语,自相包括感觉材料。比量就是指推理,可以包括演绎和归纳。概念化称为声量,也属于比量。非量一般指错误的认识。这个因明和量论的体系是当时玄奘大师带入中国的。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现量无所谓对错”,已经录用在《因明》杂志。我梳理了佛教认识论的不同层面。
问题2:无咎★农村社保: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一个点如何被定义?
回复:如果以我的看法,点是想象出来的,没有长度的点是想像出来的。量子物理的时空都是离散的。世界不是连续的,世界是离散的。
问题3:西风★宋明理学:西方人确实习惯于把很多东西推向极端。
回复:西方思想总体而言强调清楚的言说与论证,东方思想强调深刻的洞见与融和。西方思想的偏弊是“执象以求”(Trivial),东方思想的偏弊是“Nonsense”(胡扯的意思)。如果可以结合东西方文明的优点,那就是既清楚又有卓见。西方文明这一百年的输入,可以帮助东方思想消除那些“Nonsense”的部分。
问题4:洪范九畴:谈谈概念是怎么被构造起来的呀?
回复:基于既有的概念习得,对于当前的经验,进行概念化判断归类。对于纯粹经验,比如接受到一个视觉刺激,基于既有的对于红色概念的记忆与理解,将此视觉刺激判断归类为红色。对于日常经验,比如看到某个物体,基于既有的对于桌子的记忆与理解,将此物体概念化为桌子。可以参考“关于塞拉斯的所与神话”那篇文章,我认为已经讲得比较清楚。感觉活动与概念化活动。
问题5:曹小旦:你这至少要限定为唯识学。貌似动辄说佛学,既不严谨也不清晰。
回复:我不限于任何学派。我主要还是问题意识,看对于同一个问题,谁的解答会更好。只取此一部分而已。
问题6:宁宁★法史理学:康德是苏格拉底真正的继承者,并完成了苏的事业。 回复:康德我是列为理念主义者,他与柏拉图,胡塞尔的理念主义是一个路线的。容易有某种本质主义倾向。比如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经过西方这一百年的逻辑研究,已经很少学者会承认了。休谟难题,到今天还有效。康德并没有解决休谟难题。当然,康德的认识论体系即使到了今天,还是很有借鉴和学习的意义。
问题7:宁宁★法史理学:为什么不读读牟宗三,他是唯一能把西方哲学的最高成就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
回复:牟宗三先生确实是近当代值得特别重视的中国学者。我也很佩服,也学习牟先生的文章。但是到了当代,我们可以借鉴的资源会更多一些,比如逻辑哲学与语言哲学的进展,比如南传阿毗达摩,比如现象学,这些牟先生限于当时环境,比较少利用到的资源。当然,我不会认为康德哲学是西方最高哲学。事实上,康德哲学的时空观,先天综合判断,基本上已经没有信服力了。说到儒学近代心学,其源头又归在佛教认识论。我就直接寻源了。我佩服牟先生的情怀,也学习牟先生的胸襟,但我不会不想着去超越他的思想。
问题8:宁宁★法史理学:难道最新的就是最高的?
回复:当然不是。但是老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康德的绝对时空观所基于的牛顿物理的时空观,已经被相对论和量子物理超越了。基础都没了。
问题9:东海不肖生★现象唯识:我的研究方向跟您挺接近的,围绕意识和对象问题。您对这个题目有什么建议?
回复:早期我也做唯识学与胡塞尔现象学比较,最近主要在分析哲学界学习和交流。首先,我建议您可以借鉴南传阿毗达摩,可以更好地理解唯识学。如果关注南传阿毗达摩,有可能可以有新的研究领域。其次,术语直接对齐来比较,这种方式不容易。如果可以通过问题及各自的解答,这样再来比较会更好。可以使用同一问题,然后比较他们的不同回答。第三,意识问题,现在分析哲学也很热门。但是讨论的路数,与现象学唯识学大不相同。如果分析哲学,现象学和佛教认识论,大家能够聚在一起谈谈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然后看看分歧在哪里。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以前的教育过于求专,现在交叉研究又重新时兴起来。我相信,这是未来的趋向。
问题10:东海不肖生★现象唯识:庄老师如何看转识成智中的“智”?智是“慧”心所吗?那么,心王转成了心所吗?
回复:您这个提法有些奇怪哦。佛教开始一般是要减少心所,特别是烦恼心所的力量,增强识的力量。所以,不会有“心王转成了心所”之说。转识成智,应该是将有成见有分别的识,恢复到平等的清净智了。转识成智,简单理解,将有成见烦恼的识转成智慧无烦恼的识。
问题11:洪范九畴:它是如何被区别为不同的概念体系的呢?或者说中国、佛学、希腊的概念结构,可以比较其异同吗?
回复:您这个问题太大了。简单说,佛学会侧重于强调消除概念与习气的负面作用。希腊从柏拉图以来的传统,则侧重于正向建构概念的正面作用。所以有科学,认识论,逻辑学与语言哲学的产生。中国思想,则会近于同时接受这两者。所以,现在在中华地区,同时有道家文明,儒家文明,佛教文明,希腊文明,基督教文明等,这并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国思想历来有“和而不同”的气度,历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
问题12:洪范九畴:对概念的作用进行正负面的判定,我其实比较保留。你再把你对概念的这种广义理解,稍微具体说说啊?
回复:概念化过程就是基于生活世界的经验,人类的构造能力开始起作用,对于经验之流进行命名,概念化(现量判断),进行推理等等。这就形成了人类的概念世界。这些概念是基于经验形成的,我们认为这些经验之间有某些相似性(同一性),因此概括为同一个概念和语词之下。概念就是对于经验个体的概括,这些个体事物之间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概念用在相同之处,个体的相同面说是相同的,这是概念的正面作用。概念用在不同之处,个体的不同面说是相同的,这是概念的负面作用。学习概念的正面作用,这是“为学日益”,消除概念的负面作用,这是“为道日损”。广义的概念,就包括了规则与习气。习气反应也是类似的。处于某种情境,做出某种习惯反应。但是这种习惯反应,有些是正面的使用,有些是负面的使用。需要消除的是,是负面的习惯反应。
问题13:陈一苇★西哲:首先,庄先生对超越的理解似乎与康德不同,亦与胡塞尔不一样。在我看来,庄先生是用一种日常大众所理解的超越概念来阐释您的哲学。
回复:这里的用词与康德无关,与胡塞尔也无关。我这里使用的超越,意味着改变,意味着爱智慧。举个例子,科学上的超越,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就是超越了牛顿的绝对时空成见。相对论的应用比牛顿物理更精确,这就是超越,做得更好。再举个哲学上的超越例子,洛克,贝克莱,休谟这一路下来,就是一直超越下来。比如如果只喜欢西方哲学,那就不会有胸怀去吸收东方哲学的智慧。消除(或者超越)了只喜欢西方哲学的偏见,就可以……因为成见障碍了我们的眼界,消除障碍真理的成见,眼界就更宽广了。如果会引起误解,我可以换一个词:更进步,更精确,更没有成见。
问题14:陈一苇★西哲:哲学认识论强调一种对人心智的研究,而这样一种研究要求研究者跳出个人的感情或情绪因素的牵绊,以求达到对人类心智的根本认知。如果在哲学认识论中过多地涉及个人的情绪,这样的认知是不可能做到的。
回复:您可能误解我的意思了。我当然不是指带着情绪来研究认识论,而是说像研究认识论一样去观察与研究情绪的形成与反应。我改写一下您的话来表达我的意思:“哲学认识论用于情绪的研究,强调一种对人类情绪的研究,而这样一种研究要求研究者跳出个人的感情或情绪因素的牵绊,以求达到对人类情绪的根本认知。”
问题15:青衫★工夫儒学:带着情绪去研究情绪呢,还是不带情绪去研究情绪呢?
回复:有了情绪,才能反省情绪。摆脱情绪的控制,才能以一种尽量中立的方式来观察情绪的生成与反应规律,这样才可以摆脱情绪与习气的控制。
问题16:梦兰★唯识:不客气的说我觉得这种所谓的融合或者结合是荒谬的。佛教不仅有教、理,而且有行、果,这是西方哲学有的吗?目的不同、教义不同。
回复:比较并不需要完全相同。方向相同即可。西方素有爱智慧的传统。苏格拉底的智慧,并不低啊。同样的人,同样的世界,在不同地方发展出不同的认识论。我相信,这些认识论是可以比较研究的。
问题17:陈一苇★西哲:就是上面你提到的概念情绪习气的构造和改变时,涉及到了自由选择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什么样的能力呢?
回复:无明在场的时候,习气会控制我们的行为。觉知与智慧在场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到习气的现行,也就可以摆脱习气对于我们的控制。我们可以选择继续受习气控制,也可以选择观察并摆脱习气的控制。消除成见偏见烦恼诸习气对于我们的控制,我们就可以渐渐接近于真理——也就是爱智慧。苏格拉底意义上的爱智慧就是这样。

2012年11月19日庄朝晖整理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