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从医药角度对《求医》一文的质疑---文本分析如何能具有充分性的具体案例

greatwind

知名会员
(按:很多朋友以文本分析不能涵盖复杂的人性为理由否认文本分析的【确证性】效度。这个观点从最广的角度来说我是认同的,但是,如果是针对某一个具体事件,难保不会达到【确证】,这里给出一样版,看看我能不能也在这里听到一串扑通扑通。顺便交代一句,即使韩寒面对这样的质疑也完全可以通过有力反驳脱身,比如,他可以说一句他是听了父亲的口述,假借90年代来映射70年代荒诞,这样就算一个逻辑周延的证据补充。但是面对这些质疑,韩寒做了什么?大家想想吧,这就是我为什么说韩寒是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89d4e00100zdwf.html
从医药角度对《求医》一文的质疑


其实原标题应该是从医学及卫生系统业内人士角度对《求医》一文的质疑。

大年初七,开始收拾放假的心境准备开始工作。之前有空看了几天的方韩大战,抱持的大多还是看热闹的心理。唯一有点疙瘩的是书店一文,但事不关己高挂起,韩的文字不是我的年龄层所喜读的,平日看过他的博客也寥寥。直至前日看到了对求医一文的质疑,由于专业和职业的关系,细读原文和质疑再三,再遍示同僚朋党,出离愤怒者有之,呲之以鼻的有之,摇头叹息者有之,议论纷纭,遂作文以摘抄之。

以下黑字红字为韩的《求医》一文原文,红字为重点标记出质疑的词句。绿色字为本人评论及质疑。蓝色为外部链接。

求医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ele/1109827988_hanhan5nian/116.shtml
连载:韩寒五年文集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韩寒

  读书在外,身心疲惫,难免某日起床或腮边凸起一块或腿边红肿一片。笔者寝室如猪窝,奇脏无比,上铺更是懒得洗衣服。传闻一条内裤穿两个礼拜,第一个礼拜穿好后第二个礼拜内外翻个身穿,最终他得疥疮。由于他整日踏我的床而上,我也不能幸免,一到晚上挠得整张床吱吱有声,睡衣上鲜血淋淋,而他却不日痊愈,这就是为什么佛教在印度创始而在中国发展。
随便怎么理解,这样的标点和断句都是说此文主人公挠得吱吱有声鲜血淋淋吧?这么明确的皮损或抓痕跟下文如何呼应?

  第二天去学校医务室,盖我体弱多病,校医已经熟识我,便一手搭在我的肩上问此番为何而来。我说疥疮,她手一抖,忙从我肩上抽回去,说学校条件有限,无法确诊,最好去大医院。
刚被传染,第一天就已经鲜血淋淋,第二天就去了校医,编造得实在夸张。体弱多病和体育特长生这类的批驳就不重复了。
90年代,有住校宿舍的初高中校医手头储备有普通硫磺软膏霜剂药皂这类的防治疥疮外用药品得太普遍了。反而在98年末99年初这样的时间段,从1978年起学校连续数十次获上海市文明单位殊荣的上海名牌松山二中的校医手头居然缺货?由此可知,要么这学校是肮脏邋遢到连普通农村中学都不如的设备软硬件,要么更大的可能性是此文的前两段就是一个附加品,是为了把下文的文字编造地符合某高中生身份的求医文章才硬生生安了上去。

  于是我去了大医院。大医院固然大,但挂号处的窗口却皆如鼠洞,勉强可以伸进去一只手。交完挂号费后,久久等待,里面竟无动静。探身看个仔细,冷不防伸出一只白掌,全身奇痒已被吓去一半。填完单子,塞给那白掌,缩回去后,里面又没了动静,大半天才飞出几枚硬币找于我。

  揣着病历卡去找皮肤科,不料一路走去全是会议室,从第一会议室到第N会议室。开会时饮茶过多,不免上厕,所以会议室旁边都是厕所。寻觅半天,不见皮肤科。于是我问一个大夫,那大夫态度冰冷,看都不看一眼,往屁股后面的一堵空墙一指:“那儿。”他踱出几步,良心发现,告诉我皮肤科和外科并在一起。
就算301、协和、华西等超大规模的医院,会有几个第N会议室?普通三甲医院门诊大楼根本不设不相干的会议室,医生休息室暨会议室。住院部一般每层以医生办公室兼小会议室功能,医院设置多功能会议室报告厅之类的,更不会以N排列。
松江二中距离最近的松江区三家大医院,松江中心医院,又称上交大附属第一医院松江分院;上海博大医院-妇科基地;还有个松江乐都-结核病专科的。某高中生如果不是脑子有病,不会跑去除了中心医院以外的其他两家吧?还是韩老兄或韩小后生说说大医院的原型是哪一家?
堂堂松江中心二甲医院在98,99年的皮肤科还是和外科并在一起啊?穿越回77年啊?

  外科里一个老先生在看医书,正要打个招呼,后面一个妇女插到我的前面,把病历卡递上去。老先生泰然自若,神情如仙,把妇女全身看几遍,劈头就问:“你得啥病呀?”妇女被问得愣住,我估计她一定在骂医生尽说废话,知道什么病就不来医院了。妇女说手上擦伤一块正溃烂,说完撩起袖子,医生示意不必,马上开一张药方,30秒不到,病已诊好,这恐怕是全国办事效率最高的地方。校医对这方面很有经验,事先劝诫我莫要去这种办事潦草的医生那里。于是,我换了一个女医生。
又见外科!某男一拍大腿:太符合某动乱时期的混乱局面了。
第二句话让人不禁慨叹98,99年二级医院的门诊医生还这么傻B?连最基本的诊断问诊都不会?问诊在略去可以在医疗卡上获取信息的一般项目以外,最普遍地是“你哪里难受?”或“你哪里不舒服?”这样的从主诉开始的询问句式!是不是以为文革时期医院实行医生护士技师都可以看病都有处方权的混乱年代重演?
这家医院这位医生绝对是90年代后期大医院里不开各种化验单不搞医院创收不不准备完成计划开单指标不拿回扣提成的典型廉洁模板!无法想象除了拿死工资年代以外的医生还有这么工作的!


  怎知这家医院的医生事先都像对过口供,那女医生也问我何病。我告诉她我痒。女医生比较认真,要我指出痒处,无奈我刚才一身的痒现在正在休息,我一时指不出痒在何处。医生笑我没病看病,我有口难辩。忽然,痒不期而至,先从我肘部浮上来一点点,我不敢动,怕吓跑了痒,再用手指轻挠几下,那痒果然上当,愈发肆虐,被我完全诱出。我指着它叫:“这!这!这!”医生探头一看,说:“就这么一块?”这句话被潜伏的痒听到,十分不服,纷纷出来证明给医生看。那医生笑颜大展,说:“好!好!”我听了很是欣慰,两只手不停地在身上挠,背在椅子背上不住地蹭,两只脚彼此不断地搓。
又来个外行医生,结果这病人已经浑然忘却自己在第一二段已经知道的疥疮了。抓痕鲜血淋淋也都已痊愈不见,这是不是很像武侠小说里吃了什么天材地宝快速伤愈无疤?还是干脆就是为肝炎瘙痒所困,不知其何处痒亦不知其所以痒所以求医?前后呼应啊,要和第一二段前后呼应啊!连最基本的前后呼应的作文技巧都没有了吗?

  问好之后,医生就在病历卡背面写。我见过两种医生:一种满腹经纶,一写可以写上半天,内容不外乎“全身突发性部分之大痒……足、头、腹无处不痒……病人痒时症状如下……”曾闻一个医生写好,病人早已呼呼而睡。还有一种医生惜字如金,偌大一张卡上就写一个“痒”。我今日所遇的女医生有别于前两种,写了一段后笔下羞涩,无话可写。看看同事,正在伏案作文章,病历卡上已经被写得黑漆漆一片,颇为壮观,一看就是权威和知识的代表。这位女医生不甘示弱,凑几个字后实在写不出,又怕她的尴尬被我看穿,只好和我聊天。她看看卡,认识我的名字“韩寒”,却不知道普通话该怎么念,闭上眼睛读:“园寒!”西格蒙·弗洛伊德有一本《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上说,故意念错一个人的姓名就等于是一场侮辱。我尚不能确定她是否故意念错,所以不便发泄,忍痒承认我是“园寒”。
原来这位痒患者还求医过三位或以上的医生了,假如只是疥疮这种常见如同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病,上海松江区的皮肤科医生都一个两个三个不能明确诊断有效治疗,还是赶紧统统一头撞死算了。觉得相对能解释的通的是乙肝瘙痒的某人因为确诊困难,求医多次,能写上半天的是普通医生,只能吭哧吭哧写一个字的是赤脚医生,写一段肚里无货可续的这个女的是护士混充医生,文革后期的时代特色!
假如能在90年代后分配进松江区大医院的居然是连韩字都不会念的,连小学生语文程度都不如的半文盲,在同时期二三线城市的中心医院都非医学高等专科或本科毕业生以上文凭不接收的比较下,建议上海市卫生局全体同仁引咎辞职并跳黄浦江!不跳的可能解释就是此文描述的这医生根本就不在这个改革开放二十年的时代,而是在动乱的年代!

  她稍过片刻又运笔如飞,有话则长,无话更长,好不容易凑齐一页,嘱我去取药。我拿过药方一看,只见上面不规则的点线圈,怎奈我读书多年,自命博识,竟一个字都不懂。我曾见过一个刚从大学出来的实习医生,刚当医生的小姑娘要面子,写的字横平竖直,笔笔遒劲,不慎写错还用橡皮沾口水擦,只是速度嫌慢,往往写一个字要半天,如逢急病,只怕病历卡还没写好,病人早已一命呜呼了。如此用心书写的医生已日渐少矣。我曾见过一篇杂文说,现今看不懂的字就是所谓狂草,医院更是汇聚四方狂草专家的地方。一个医生可能一辈子称不上医学家,但一进医院就意味着你是书法家。
你妹的!忍不住要骂人了,描写中的这种货色除了文革中那种半文盲直接上工农兵医学院中最差等级还不如的水准的,再除了那些文革一条龙瞎搞之后的护士技师做医生还有什么能解释的?90年代后毕业分配进医院的有哪个医生童鞋是写病历写错了还用橡皮沾水擦这么小学生做派而不是直接叉掉或杠掉继续写的?站出来我去找两个民工抡铁锤去干掉你!免得你给全中国坐诊的医生丢人!

  不料收费处也看不懂字,拉来旁边一个老医师问这是什么字,问明白后说这药没有,恐怕要去药店买。我再跑回外科那女医生那里,她看我半天,居然问:“你得了什么病?”《父与子》里有一段:“省长邀科少诺夫和巴扎洛夫进大厅坐,几分钟后,他再度邀请他们,却把他们当作兄弟,叫他们科少洛夫。”谁知今天的情况更严重,出去几秒进来她连人都不认识了!她看我半天终于认得我了,激动得像母子团聚,但叫不出我的名字。屠格涅夫《烟》里一段写拉特米罗夫忘记李维诺夫的名字,这种错误情有可原,俄国人的名字像火车,太长,不免会生疏,而我的名字忘了则不可原谅。
荒谬到懒得批驳了,自家医院药房的药剂师看不懂自家医生处方的混球同事去死吧!90年代后期还有这种吃里扒外不开自家医院药房所具备的药品而不让自己医院创收的医生去死吧!90年代后期还有这种连最最基本的疥疮外用药品都不齐备的医院去死吧!


  我走出外科,听见内科一个医生在骂病人笨,那病人怯生生地说:“你们这里——墙上不是写着‘请用——谢谢、再见、对不起’……”我暗叹一声,笑那病人的天真,孰不知这几个字是写给我们看的,意思是说在看病时不忘对医生说:“谢谢、再见、对不起!”
其实最想说的是无理无耻无根据的凭空诽谤污蔑诋毁广大医护工作者的无良写手去死吧!

总结,本文果然是文笔优美,文学修饰的精巧,小说式夸张创造加工的有趣!如果本人不是卫生系统浸淫经年的,当浮一大白。但是为何通篇看不到90年代后期大医院最为人诟病的种种弊端?人头攒动看病难?没有!排队领专家号,黄牛代领号再卖号?没有!看病贵,医生乱开化验单,乱开高价药进口药,胡乱收费,高价看小病?没有!收受红包礼物,医药代表串场,各种吃请回扣和灰色收入?没有!医院门面无责任出租,各种江湖游医,虚假照片文凭资质合伙骗财害命?通通的该有的这个时代能表现出来的,能让一个十六七岁少年看到的道听途说的报纸杂志文章摘抄的用来艺术加工的嘲讽求医之路的更好的素材,都哪里去了?取而代之的却是让太多人看了一头雾水的擦边球流水账,刚巧让某些吃医药饭多年的看到,不禁“噫”一声,这不就是华国锋那个时代的医院吗?
华国锋那个时代的医院吗?
那个时代的医院吗?
医院吗?
吗?

真相大白!
除掉开头两段,活脱脱一篇莫名瘙痒赴动乱后破败医院的无序科室见无资格医生求医的杂文跃然纸上。好一篇求医记!好一个重写开头!好一个移花接木!好一篇70年代末期的求医记!好一篇70年代末期改个头就换了面就变成了90年代末期的求医记!好一篇如此荒唐却让众多脑残评委欣喜若狂给予复赛甚至离奇破格补加复赛再让做B卷的一人淘汰掉所有做A卷的选手拿了第一的成功奠基石的求医记!

凡是XXX作出的决定,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XXX的质疑,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骂街!

2012年一月下旬于时差八小时
 

icefire

版主
回复: 【ZT】从医药角度对《求医》一文的质疑---文本分析如何能具有充分性的具体案例

是小说而非百科全书,难道必须把所有的社会现象都写到里面才算真实的?
每个人的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难道只写自己的某一方面体验就是错的?
再说了,创作本是虚构,即使写的七十年代又怎么了?难道只有作者经历过的才可以作为文学素材吗?如果这样的话,每个人只能够写他所经历的短短几十年了,而且要求他精力旺盛不可能记错的时候才不会为人所诟病。这是不是太荒唐了啊?
该文作者太荒唐了,根本没有分清文学创作和工作报告的区别。其分析工作报告是可以的,分析文学是没有分量的,藉此对韩寒的质疑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韩寒虽然没有受过系统的理论分析或者医学训练,但是其展现的健全常识和健康的生存方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以比较有趣并智慧的方式说出了这个社会很多人想说但又不敢说或者不知道怎么说的诸多真相,带给这个社会的主要是建设性的积极地正面影响。方此次行动会让某些部门很渴望的吧,如果我不能够从内容上反驳你,我就从人格上污蔑你!不能从精神上征服的,就从肉体上消灭掉。可惜韩寒较自重,否则不知道有多少绯闻缠绕呢?后附他者博文。


韩方案的社会意义远大于吴英案
近日韩寒诉方舟子名誉侵权案和吴英被判死刑案并举,对韩方案的讨论铺天盖地,远远压过对吴英案的关注程度,于是有不少法律界知识界的名人大腕在微博里大声疾呼要关注吴英案,认为吴英案事关人命,不要再为韩方的口水仗浪费精力。可我的看法恰恰相反,吴英案是典型的针对公权力滥用的斗争,这无论在知识界还是民间基本已达成共识,而且对吴英是否罪以致死的辨别本身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的,不是普罗大众能考虑得清楚的。而韩方案关系到对言论自由的边界认定,对全民素质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毕竟大家的共同目标是将中国社会推向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度,民主自由应该深入每个人的骨髓里。喊喊口号要言论自由每个人都会,但是绝大多数绝对没有认清楚什么才是自由,以为自由就是我有胡说八道的权力,这也是现在微博上一旦有观点之争就屎盆与鸡巴齐飞的根源。


很多学者教授支持方的质疑,说是要保护言论自由,我不知道这些支持者们有没有认真的看过方舟子的那些质疑文章,方舟子的那些质疑有点常识的人都会嗤之以鼻,具体的分析好文可以看@破破的桥的《强质疑,弱质疑和忽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c0caa0100zp8d.html。另外看看模拟方舟子的质疑方法而对鲁迅提出质疑的好文,韩寒博客推荐的《质疑鲁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2e0l4.html 。(可见本论坛【ZT】韩寒:我的父亲韩仁均的以及他的作品


破破的桥还是相当客气的称方这种质疑属于忽悠,我认为实质上属于涉嫌诽谤了。支持方的一个说法说方的质疑根据的都是事实,所以算合理质疑,我真的不知道这些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如果所谓根据事实就算合理质疑,那延安整风时,那些从国统区投奔延安的人都要先自证清白的写份材料证明自己不可能是敌坏分子。这个质疑的根据是“你是从国统区过来的”这个事实发起的,难道这就是合理质疑了?我就理当接受质疑并自证清白?好吧有人说你举的这个例子是公权力发起的质疑,先不说那时延安共产党算不算公权力,就说文革时,群众斗群众时跟据你当年是国民党,所以你是国名党特务的质疑也是合理质疑咯?当年所有的质疑不仅仅都是根据事实提出的,而且还都是举着正义和社会安全的旗号,这和现在@彭晓芸之流的清除社会毒瘤的旗号有什么区别?这世界上最邪恶最恐怖的事情恐怕就是这种以正义之名行邪恶之事了。


有说这种质疑有利于提高社会诚信度,这就更可笑了,难道诚信要通过邪恶的手段来建立?我不是说质疑是邪恶的手段,你要看他是什么方式的质疑,只凭臆想就公然质疑这就是邪恶,当然对公权力的质疑除外。


另外对质疑发起人的动机也是评估一个质疑的重要参考,当你觉得一个质疑发起的动机不那么纯时,那你考量这个质疑的时候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有人说就事论事少扯动机论,那得看质疑的是什么,如果是学术的观点之争,那当然没有什么动机论,讨论动机论反而是小人了。而这种代笔之争根本就不是什么观点,而是某种事实,而这个事实事关被质疑人的声誉,一个作家的命根子,就跟杀人一样,只不过是软刀子而已,刑侦破案都要先考虑犯罪动机,才能锁定犯罪嫌疑人,不考察动机那才是放屁呢。方舟子的正式质疑就是在韩寒在博客里讥讽了他几句,他这个人早在唐俊事件时,他是个睚眦必报,不扳倒一个对手誓不罢休的人,后来一系列的王菲,贺卫方李开复罗永浩事件更加肯定了我对此人的看法。所以此次他突发的质疑韩寒本就动机不纯,为的就是搞倒韩寒。一个本来更本就没关心过韩寒(这个他以前在这个事件之前就多次说过),在韩寒讽刺他之后跨界猛咬,你要还不认为他不是报复,我只能说“泥石达春绿”了。


回到韩寒代笔这个事情上来,韩寒不掌握任何公权力,买不买他的书决定权在于你自己,在这件事没出来之前你看他的书,他的博客,喜欢还是不喜欢针对的都是你看到的文字,就算他是代笔,丝毫不影响我对我曾经看到的文字的喜欢认同程度,如果说因为知道他是代笔的你因此就不喜欢甚至厌恶你曾经喜欢过的文字,那你才是对人不对事,一个真正的弱智。反过来韩寒却因这件事产生的负面影响失去了大量可能的潜在读者。因为的确有一部分时候选择读某个作者的第一本书往往是慕作者之名去读的。说发现韩寒不诚信能对你造成重大心理伤害,你的心难道是豆腐做的吗?


中国人普遍拥有喜欢看到某个知名人物轰然倒塌的阴暗心理,至于是否通过正当合理的手段扳倒得确满不在乎,甚至因得窥隐私而幸灾乐祸。全然不顾是否是越界的言论自由,以至于小人可以横行无忌而且还带着言论自由的光环。是时候通过韩寒方舟子案来激发关于言论自由边界的全民大讨论了,为将来能够有一个正真和谐理智的公民社会做一些基础训练了。

来源:密商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c8a5e101010ck1.html
 
由版主最后修改:

hjj

高级会员
回复: 【ZT】从医药角度对《求医》一文的质疑---文本分析如何能具有充分性的具体案例

(按:很多朋友以文本分析不能涵盖复杂的人性为理由否认文本分析的【确证性】效度。这个观点从最广的角度来说我是认同的,但是,如果是针对某一个具体事件,难保不会达到【确证】,这里给出一样版,看看我能不能也在这里听到一串扑通扑通。顺便交代一句,即使韩寒面对这样的质疑也完全可以通过有力反驳脱身,比如,他可以说一句他是听了父亲的口述,假借90年代来映射70年代荒诞,这样就算一个逻辑周延的证据补充。但是面对这些质疑,韩寒做了什么?大家想想吧,这就是我为什么说韩寒是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
楼主说得蛮有理的。面对这种质疑,韩寒也可以轻松解脱。但韩寒没有这么做也无法证明代笔一事。说穿了,现在这情形要证实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即使找到所谓的代笔人也不能,何况现在都只是旁证,甚至只是“按理推论”。这就像捉奸在床,没有韩寒抄录文章的视频,没有韩寒跟代笔人的电话录音,电子邮件等等,就不可能有定论。就像楼主所言,最差最差不过就是韩寒借鉴了他老爸或者其他什么人的经历和文章,但这都谈不上是代笔。其实作家抄另外一个作家几句话,借鉴一两个故事情节,太正常不过了。

关键还是方舟子的本行是学术打假,这是个有标准的靠谱活儿。一方面有现成的论文库,学术抄袭的标准放在那儿。另一方面有原作者指证。而且学术抄袭不能只抄结论,连论证都得搬过来,这就很容易识别。文学代笔就大不同了。即没有现成的原作,代笔人一般也不会站出来指正,而且文学创作意义上的借鉴自由度还很大,用别人点东西并不算什么问题,只要别大段大段直接照搬就可以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说别人不是处女容易,说别人不是处男就难了。还是那句话,没有视频之类的铁证就最好别把话说死了。方舟子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话说得太满了。他的一些文章我也看了,论证上死板较真,用来抓抄袭还可以,要证实代笔之事,徒劳而已。

但代笔之事证实不了,也不必愤愤然。名人政客出书难道不靠代笔?我党官员讲话难道不靠小秘?何必大惊小怪。要说韩寒最初的文章是不是其父代劳,只有他俩自己知道,要说他一直都是有人代笔,我自认为可能性不大。但即使代笔之事属实,只要代笔人没意见,代笔之作言之有理,没什么大不了的。
 

dhrmma

普通会员
回复: 【ZT】从医药角度对《求医》一文的质疑---文本分析如何能具有充分性的具体案例

90年代上海真有那种医院也未可知,请搞社会史的出来做考据吧:)
 

icefire

版主
回复: 【ZT】从医药角度对《求医》一文的质疑---文本分析如何能具有充分性的具体案例

@押沙龙:立场很重要,但基本的底线更重要。不暴露别人的生活隐私,不捏造构陷别人,不羞辱对方的家人,这些都是超越政治或者立场之上的基本准则。不管你是左派还是右派,最重要的还是要正派。
 

Jerry

版主
回复: 【ZT】从医药角度对《求医》一文的质疑---文本分析如何能具有充分性的具体案例

回一句扑通扑通。
我不是韩粉,我只是觉得方这么闹下去,文人现在本来就高的不安全感会更高,会强烈影响社会稳定哦。
你转的文章我倒看不出什么证据来,就结论那么多“好。。。”句式,两个凡是就够了。心明了。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