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对于庄子思想的常见误解

chzhuang

活跃会员
1、逍遥而不拯救吗?
  战国时期,社会显得更加急功和混乱。当时的时代潮流是:“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庄子所在的国家宋国:当时的国君是宋康王。《吕氏春秋·淫辞》记录了他的凶暴。宋王谓其相唐鞅曰:“寡人所杀戮者众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唐鞅对曰:“王之所罪,尽不善者也;罪不善,善者故为不畏。王欲群臣之畏也,不若无辨善与不善而时罪之,若此则群臣畏矣。”居无何,宋君杀唐鞅。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倡仁义的孟子被评价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庄子借楚狂之口说:“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怎么可以有勇气批评庄子“逍遥”?反过来,庄子没有“拯救”吗?庄子的思想,至今还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2、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吗?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解读:如果要肯定对方所否定的,并否定对方所肯定的,那不如以空明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本然的情形。
事物如其所是的显现,世人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其中也有部分真理),进行了以偏概全的概括,这样就形成了自我的成见。世人以为自己的成见是真理,使用自己的成见来批评他人的观点,又将他人的观点贬低得过份,这样就陷入了无止境的纷争之中。庄子强调要消除成见与偏见,以空明智慧的心去体察事物的本然。庄子要消除的是对于事物的成见,要显现的是事物的本然。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是对于庄子思想的误读。
3、无为是什么事都不做吗?
庄子之学,以内圣外王为体用,内圣为体外王为用。内篇前六篇发挥大道之妙,而大宗师乃得道之人,体证大道。有体必有用,故此篇应帝王,以显示大道之用。这里的帝王,不可局限为世间的帝王,更应理解为大道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本篇与道德经一脉相承,圣人体道悟道,效法天地自然,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无不为。庄子思想被误解为消极,往往是因为世人没有学习此篇的缘故。

2012年6月2日

---------- 帖子增加于 23:01 ---------- 之前的帖子发布于 22:59 ----------

对于道德经的误解
1、道可道,非常道
为了防止误解,老子开篇就讲,语言交流有其局限性。我们都是根据经验来理解语词。同样一个语词,老子是这样理解,我们可能是那样理解的。
我们理解的道往往并不是他理解的道。真正的道,需要实践与体证,越深入的经验与境界,就有越深入的理解与洞见。
2、对于老子思想的误会:消极说
其实,所谓消极不一定是坏事,所谓积极也不一定是好事。重要的是,消极要看消的是什么,积极也要看积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积极积的是痛苦,那么这种积极有何帮助?!如果我们冲的方向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冲得越远就离道越远。
老子的思想是要消除世人的妄为,老子思想的积极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或者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何谓消极?何谓积极?
3、对于老子思想的误读:愚民说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句话的意思是贪图什么,就会有争斗,就会有智巧。无欲是要消解贪欲,无知是要消解智巧。王弼注曰:“守其真也”。
在老子思想里,知往往是贬用,比如“能无知乎”;在老子思想里,愚往往是褒用,比如“抱朴守愚”。所以,在老子看来,无知是好事情,无欲是好事情,百姓的素朴更是好事情,这样才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消除“心”与“志”的外在追逐,转而发展“腹”与“骨”的内在充盈。
4、对于老子思想的误读:不仁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平等,没有偏私。圣人也是如此,一体平等。天地没有人类中心主义。这里的“不仁”,我们经常会误解为:不要仁,其实是超越仁。王弼注解道: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
在道德经中,老子描述了“道德仁义礼”的不同境界。道德以下,都有人为成分。六亲不和,才有孝慈。国家错乱,才有忠臣。有不义,才有义。有不仁,才有仁。如果没有不仁,也就谈不上仁了。所以,即使是到达了仁的境界,也还需要更上一层楼。或者说,如果对于“仁”还有执取,这种执取也还需要超越。
所谓“不仁”,可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没有达到仁的境界,一种是超越仁的境界。相对于义的境界,仁是相对高的境界。相对于德的境界,仁是相对低的境界。道德经里所说的“不仁”,显然是指超越仁的境界进入德的境界。
5、对于老子思想的误读:阴谋论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圣人后其身而身先”,这些句子经常被理解为阴谋论,好像在说一个人装得很低调,然后在关键的时刻再出头。
其实,“反者道之动”这是在说自然的规律“物极必反”,就像黑夜到了尽头白天就要来临了,冬天到了尽头春天就要来临了。“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其实在说世人应该效法天地的无私精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面对着自然的显化,有时候我们学到“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时候我们学到“阴谋论”,这与自然的显化有什么相干……
如果世人要用阴谋论来理解老子思想,那是世人的问题,与老子有什么相干呢……

——《人类智慧读本》
 

chzhuang

活跃会员
回复: 【原创】对于庄子思想的常见误解

老子思想之当代价值
一百年来中文学界的一个大缺点就是:学习西方文明的同时,不自觉地就崇拜西方文明,不自觉地就贬低东方文明。这种特点在当代还有所反应,似乎为了学习西方一定要贬抑东方。
西方近代文化的一大特点是竞争与资源开发,所以他们结合成民主制度,对外就可以强有力地进行殖民与掠夺。大英帝国对吧,对内是光荣革命,对外是殖民统治。经济发展和物欲追逐,需要不断地开发利用新的资源。掠夺完本土资源,掠夺他国资源。掠夺完当代资源,掠夺后代资源。所以这种文化的特征是“缺少”与“恨”:我缺少,所以我必须竞争与追逐,甚至掠夺。霸权政治,恰恰正是西方民主国家所体现出来的。一个国家文明不文明,我们不只是看他内部文明不文明,更要看他对于其他国家文明不文明,正如一个人不能因为自己爱护自己的身体就自认为是一个文明人吧?!
再看东方文化,特别是老子思想所体现出来的,恰恰是一种王道政治。领导者自己无知无欲无为,平民也无知无欲无为,因为没有这些过分的欲望,所以不会对外掠夺。所谓丰足与否,是所得物质与心理期待之比率。这种文化的特征是“知足”与“爱”:我丰盛,所以我分享。所以,“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因为民心丰足,已经不须向外寻找与掠夺。正如甘地所说:“地球资源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但满足不了我们的欲求。”欲求过分,这才是冲突的本源。另外一个冲突的本源是成见,比如西方主义西方宗教主义。“无欲”要无掉第一个冲突根源。“无知”要无掉第二个冲突根源。
东西方文明都有这种“爱”的特征的文化,但是现在一个大的误区是:因为推崇西方,西方有“爱”,所以“恨”也成“爱”。因为贬低东方,东方有“恨”,所以“爱”也成“恨”。
这种偏见混淆与误导了东方哲学的研究,所以形成了颠倒的研究成果。如果有超越西方主义的视角,我们就可以一方面学习到西方的优点,另一方面又可以扬弃西方的缺陷。

---------- 帖子增加于 13:58 ---------- 之前的帖子发布于 13:56 ----------

甘地对于中国的启示

当时英国为何可以殖民印度,一个方面就是分裂印度力量,制造各种宗教与文化的对立,使得印度不团结,另一方面就是制造西方崇拜与西方主义,贬低印度本土文明,这样就可以用“传播文明”为名行掠夺资源之实。对内推广强民族主义,对于“不明真相的群众”进行宣传灌输。对外攻心为上,让印度的知识分子主动承认本民族文化之低等承认西方文化之高等,以西方文化为印度上层阶段热捧之对象。
等到甘地出来,一切都改变了。一方面,甘地超越宗教与文化之对立,超越上层阶段与下层百姓之对立,整合团结起印度最普遍的力量。另一方面,甘地之言行,显示出真正的文明,逐渐转化了英国国内不明真相之群众,也转化了印度国内崇拜西方之倾向。这就是“真理与爱”的力量。
当代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也面临着当时印度的困难。一方面,西方一些势力会利用各种借口,分裂中国之力量。另一方面,让中国的知识分子盲目崇拜西方。所以,当代中国,需要借鉴与思考印度当时的困境及其甘地式解决方案。“太阳底下无新事”。不变的是贪嗔痴,变的是包装的名义。不变的是智巧与欲望,变的是具体的谋略。正像有人可以借用宗教名义来进行掠夺,也有人可以借用民主名义来进行掠夺。在这个地球上,真正民主自由之国家,反正我是没看到。
值此微妙世势,知识分子不可不慎也。一个国家或民族,暂时的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民族自信心。
 
由版主最后修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