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站在巨人与矮子肩上——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

tillich

高级会员
《站在巨人与矮子肩上——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德]于尔根·雷恩著,关洪、方在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定价:39.00元

□方在庆
  《站在巨人与矮子肩上——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译本的正文初稿是由关洪教授翻译的。他于2007年4月27日开始翻译,同年9月底译毕,用了近五个月。其间,他还为《胡宁传》的一些事情忙着。10月2日,他给我一封电子邮件,说自己也完成译稿,“在10月中旬可能会进京一趟,参加纪念胡宁先生的一个会,但通知尚未收到”。我在10月中下旬去美国开会,并随便查了些资料,想着回来后与他联系,不料从编辑口中得知,他已于10月30日不幸因动脉瘤破裂去世。

  这一消息实在太突然了。我无法相信天性乐观的关洪已驾鹤西去,直到飞到广州参加追悼会后,才回到现实中。回想与关洪20多年的交往,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我们是1985年秋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相识的,那时我还是一位在读的硕士研究生。会上我们为一件事而争了起来。后来不打不相识,因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共同兴趣,我们的联系密切起来。

  关洪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胡宁。他的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求真精神,追求学术是他毕生的理想。也正因为此,他的一生充满坎坷,颇为不顺,但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细想起来,我们之所以能成为忘年交,性格上应有许多相似之处。

  关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与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己又从事科学研究不无关系。受过很好国文训练的他,喜欢咬文嚼字。有时为了某个字改得是否妥当,他常引经据典,与编辑理论,显得有点“不留情面”。尽管我不一定赞同关洪的每一个论点,但从内心深处敬佩他。不为别的,只因他身上的求真精神。在学术问题上,他坚持原则,决不做乡愿。他指出过一些学术权威的错误。他深知这样做会引来当事者的不满,并导致对他的人身攻击,但他毫不退让。同时,如果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他会毫不犹豫地加以承认,丝毫不考虑所谓的面子,也不像某些仅因年长就自认为权威的人那样文过饰非。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任何人都不能以权威自居。

  关洪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每逢周末,只要条件许可,他都会到学生舞池展示和放松自己。跟朋友在一起,他爱讲一些“世说新语”式的笑话。在不太顺的处境下,他仍能醉心于自己喜爱的事业,给世人留下了《量子力学基础》、《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史选讲》、《一代神话——哥本哈根学派》、《原子论的历史和现状:对物质微观构造认识的发展》以及《空间:从相对论到M理论的历史》等多本影响深远的专著,其中《物理学史讲座》还在台湾出版了繁体中文版。同时,他还翻译了《乱世学人:维格纳自传》、《物理定律的本性》、《基本粒子物理学史》以及《越来越快:飞奔的时代飞奔的一切》等名著,写下了数几十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网上有一首悼念关洪的诗,其中几句深得我心:“文章千古凭谁语,尘世孤球任自倾。已尽全心穷物理,未留余力续人生。”

  关洪去世后,编辑与我商量如何处理他的译稿。作为朋友,我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后续工作。没有想到,这一接手,竟用了两年的时间。

原书作者署名只有一人,但事实上这本书可以看做是众多专家的智慧结晶。从每章后面所附的说明就可以看出,这本书集中了当今世界上研究爱因斯坦的一些权威专家的观点。作者雷恩在多数情况下更像一位科研组织者,他所在的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则创造了绝无仅有的条件,让有关学者们聚在一起,专心致志地进行研究,不用为津贴申请课题。关洪生前对马普所的这种研究氛围非常向往,当他听说有希望能与这些人当面探讨时,他是非常兴奋的,可惜未能如愿。他应该是国内少数几位有资格与国际同行直接对话的科学史家之一。

  关洪生前写有一篇未完成的《译者引言》草稿。兹录如下:

  本书作者于尔根·雷恩(Jürgen Renn)教授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现任所长,一位研究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历史的专家。他在这方面发表过不少著作,亦对20年前开始陆续出版的《爱因斯坦全集》的编辑工作多所贡献。雷恩继在2005年领衔编辑出版了三卷本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宇宙总工程师》之后,2006年又主持编辑出版了四卷本的《广义相对论的起源》。同年,雷恩另一部单独署名的专著《站在巨人与矮子肩上——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问世,现在读者看到的就是这部书的中译本。这部书的原文是德文,译者根据作者的同事琳迪·迪瓦尔奇(Lindy Divarci)女士提供的英译稿转译。原书取名的意思指爱因斯坦先后创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以及他在1905年这个“奇迹年”的其他重要贡献,都不仅以前辈大师们取得的成就为基础,而且也得益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朋友和其他人的意见。中文书名中的“矮子”,德语名词是Zwerg,英语是dwarf,亦有“侏儒”的释义。考虑到侏儒是在生理上有先天缺陷的,而矮子只是不如巨人那么高大的正常人,事实上书中讲的就是“小人物”的意思,所以我们不采用“侏儒”的译法。

  本书除了根据正式发表的著作之外,还引用了大量的书信、档案和访谈等材料。特别是,本书根据的部分资料,只是在近年才被发现或者得以利用。例如,爱因斯坦记载了他早期对引力理论研究的《苏黎世笔记本》,是关于广义相对论起源和爱因斯坦对引力理论思考过程的重要资料。在2006年出版的四卷本《广义相对论的起源》里,对此有详尽的论述,本书亦利用了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此外,书中对于爱因斯坦前去柏林普鲁士科学院的背景,对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之前的“框架理论”的阐述,正式提出“引力透镜”前后的故事和爱因斯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还有爱因斯坦同希尔伯特关于广义相对论场方程的优先权问题等方面,在国内见得到的其他出版物中似乎还没有看到过如此详尽的叙述。此外,书中在充分肯定了洛伦兹电子论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却对普朗克量子假设的实质有别样的评价。总而言之,本书对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产生过程和爱因斯坦所掀起的物理学革命,无论在资料的丰富,论证的深入,观点的新颖和视角的广阔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了以前出版过的同类著作。

  这部科学史著作的阐述方法,与国内绝大部分读者的阅读习惯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指的是书中除了从科学、哲学、社会和历史等角度的阐述之外,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从个人的认知过程和人类知识发展过程的角度进行论述。特别是其中关系到认知心理学的一些名词术语,恐怕许多读者是不熟悉的。

  例如,书中多次运用的“思维模型”和“哥白尼过程”,如果不明白它们的意思的话,就不容易理解有关的阐述。好在书中第一章里有一节的标题就是“思维模型”,并且在这一章的最后一节里亦有对“哥白尼过程”的解释。建议读者首先把第一章认真读一遍,我就不在这里饶舌了。

  可是,也有书中未曾说明的专门名词。例如“启发式方法”(Heuristik,或译“启发法”),这不是一般意义上讲的启发诱导,而是一个有特殊涵义的心理学名词。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启发式方法”条目,它是“人在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一种根据经验规则进行发现的方法。其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利用过去的经验,选择已经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不是系统地、以确定的步骤去寻求答案。”“启发式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与算法相对立的。算法是把各种可能性都一一进行尝试,最终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但它是在很大的问题空间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求得答案。启发式方法则是在有限的搜索空间内,大大减少尝试的数量,能迅速地达到问题的解决。但由于这种方法具有尝试错误的特点,所以也有失败的可能性。科学家的许多重大发现,常常是利用极为简单的启发式规则。”请读者注意这一解释。

  中译本里对一些生疏的人名和其他词语,加了不多的“译者注”。原书没有注解,所以中译本的所有脚注都是译者注。但译者没有对书中涉及的科学家和科学内容加注,因为这一工作似乎是没有止境的。倘若要为不具备起码的数学和物理学知识的读者补充有关的知识,恐怕要写有一本小册子那么长的附录,我不认为那是一种合适的做法。如果真的缺乏这方面的基础,建议先看一两本介绍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普及读物,再来读这本书。

  书中每一章后面附有详细的参考文献目录,中译本照样印出,以供研究者参考。但涉及的文献太多,其中大部分是我所没有见到过,并且在国内亦难以找到的。由于条件所限,译者未能对正文中的引文一一核对。而且,译者只是对作者序言后面所附的“推荐读物”里已经出了中译本的少数几种出版物加了注解。

  因为译者水平有限,特别对书中大量论及的认知过程的叙述很不熟悉

  关洪的《译者引言》到此为止,最后一句话连句号都没有。关洪给我的这封邮件最后定格于2007年10月2日上午11点19分。我不知道他当时的精神状况如何,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乐观的他一定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快就会离开人世。他特别强调这篇《译者引言》尚未完成,希望我提意见,想着有一天他还会再修改。而事实上,编辑告诉我,他也已准备进行修改,可惜病魔来得太突然了。

  现有的译稿与关洪的译稿已有一定的差别,但对一些在我看来能反映关洪译稿特点的内容,则尽量作了保留,想必关洪在天之灵也会同意。

尽管我们作了最大努力,书中一定还有不少不尽如意之处,望读者不吝指正。

  在写这篇译后记时,背景音乐里传来陈慧娴演唱的《千千阙歌》。她那忧伤而深沉的声音深深地打动了我。

……

一瞬间,太多东西要讲

可惜即将在各一方

只好深深把这刻尽凝望

……

临行临别,才顿感哀伤的漂亮

原来全是你,令我的思忆漫长

……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