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被给予性的形而上学

panbinhust

初级会员
被给予性的形而上学


——马里翁《被给予的存在——朝向被给予性的现象学》

马里翁(Jean-Luc Marion)是当代法国杰出的笛卡尔研究专家,也是著名的现象学家。他的《被给予的存在——朝向被给予性的现象学》(下文简称《被给予的存在》)耗时十年,是最能代表其现象学神学转向路向的著作。卡尔松(Thomas A.Carlson)高度评价马里翁的《被给予的存在》一书,认为《被给予的存在》是马里翁最辉煌的作品,是对于现象学追问的主要贡献。它深深地植根于利科(Paul Ricoeur)、勒维那斯(Emmanuel Levinas)、德里达、亨利(Michael Henry)等人所开创的法国现象学传统,同时又继承和超越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卡普托(John D.Caputo)也认为正是《被给予的存在》一书使得马里翁进入了当今西方主流的现象学家之列。该书对于被给予性、礼物、漫溢现象saturated phenomenon)进行了杰出的、复杂的而又一丝不苟的分析,甚至可以说在上述领域,《被给予的存在》对于整整一代人而言是一本优秀的教科书。
“被给予性”,德文为“Gegebenheit”,法文为“donation”, 英文为“givenness”,也可译为“赠予的”。“被给予性”概念在马里翁现象学中居于核心地位。在马里翁看来,“被给予性” 在现象学中具有优先性,是最高的范畴。被给予性的优先性就如同我们的出生的优先性一样,是没有任何限制或者规定的优先性,它确确实实地客观地存在在那里。它的存在是自身存在的,被给予性是自身给予的,而不是由一个外在的他者所给予的。“被给予性”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首先是具有使任何面临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的那种清晰明白、确定无疑的特性,但它同时又是无条件的、自足的。马里翁的“被给予性”思想直接来源于胡塞尔,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现象学的观念》、《经验与判断》等著作中多次提到了“被给予性”概念,并对之进行了分类。他指出“绝对被给予性是最终的东西”[1](70),并提出“原初的被给予性的直观是一切知识的合法来源”。但是,马里翁又对胡塞尔展开了批评。胡塞尔将还原置于被给予性之上,而马里翁则认为在还原背后的应该是绝对的被给予性,被给予性才是现象性的根基,被给予性本身是不可还原的,也无法还原的。胡塞尔一直主张“意识活动——意向对象”的模式,一切对象之物都是在意识活动的构造中完成的。马里翁则认为胡塞尔用对象性模式淹没了被给予性模式,将被给予性归属于某一种可能的对象性形式,颠倒了二者的本真关系,埋葬了胡塞尔本人可能在现象学上所取得的又一新的突破。相反,马里翁认为现象的二重性是显现与显现之物,应该用“显现(Erscheinung)——显现之物(Erscheinendes)”的模式来取代“意识活动(Noesis)——意向对象(Noema)”的模式,从显现与显现之物二者的相互关系来看,决不存在没有任何显现之物的显现,也决不存在没有任何显现的显现之物。但事物只有首先被自身给予,才能得以显现出来,被给予性是显现背后更为原初的力量。在此基础上,马里翁也批评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强调存在论的差异,强调要从存在者向存在还原,但是,存在本身要得以显现出来,还必须首先是绝对地、无条件地自身给予的,因而,被给予性也是比存在更为原初、更为根本的力量,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差异的分析并没有将现象学的还原精神贯彻到底。于是,马里翁提出了“现象学的第四条原理”([FONT=楷体_GB2312]亨利 语)“还原越多,给与就越多。”马里翁认为,在胡塞尔现象学中是对对象的还原,因此是通过现象的自我构造作用来定义现象性;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中是从存在者向存在还原,是朝向着存在的还原,因此是通过存在本身来定义现象性。胡塞尔完成的是现象的第一还原,即“先验还原”,海德格尔进行了现象学的第二还原,即“存在论的还原”。而如果要坚持彻底的现象学还原精神,那么,就应该突破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工作,向纯粹的被给予性还原,即“第三还原”。但是,被给予性是不可还原的,还原恰恰是返回到了原初的被给予性,被给予性比还原更为深层更为根本。因此,马里翁得出结论:事物本身要成为现象性的,只有首先是被给予的;现象性的决断实质上就是被给予性的决断。所以,马里翁也将自己的现象学思想称之为“被给予性的现象学”。
马里翁分别从被给予性的规定性和被给予性的程度两个方面来阐释他的“被给予性的现象学”思想。从被给予性的规定性而言,马里翁认为被给予性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的规定性:① 渐变 (anamorphosis);② 历史事件 (event);③ 不可预测的来临(unpredictable landing);④ 事变(incident);⑤ 既成事实(fait accompli)。这五个主要的规定性相互作用,共同体现了被给予性的现象是内在的、不可变更的(irrevocable)、基本的。从被给予性的程度而言,马里翁主要考察的是在何种程度上被给予性使得现象性具有可能性。马里翁认为“视域”(Horizon)和“我”(I) 是现象性的两个边界。而在所有的被给予性现象中,只有“漫溢现象”(saturated phenomenon)是从最高程度上代表了被给予性的现象性。但是,漫溢现象最终是在作为宗教经验的启示现象(the phenomenon of Revelation)中达到了顶点,而这又是通过基督来体现的。因此,马里翁从现象学神学转向的思路来研究“被给予性”,他前设的目的论还是上帝。在视域范围内,漫溢现象是无条件的,呈现为三个方面的特征:根据数量而言,漫溢现象被描述为不可计划的(invisable);根据特质而言,漫溢现象被描述为不可经受的(unbearable);根据关联性而言,漫溢现象被描述为绝对的。在“我”(I)的范围内,漫溢现象根据样式而言是不可凝视的(irregardable)。在哲学史上,笛卡尔的“无限性观念”(idea of infinity)、康德的“审美观念”(aesthetic idea)和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等都是关于漫溢现象的观念展开。而在历史上,有着四种形式的漫溢现象:对应着数量而言,漫溢现象的特征是不可计划的(invisable),表现为历史事件(the event);对应着特质而言,漫溢现象的特征是不可经受的(unbearable),表现为偶像(the idol);对应着关联而言,漫溢现象的特征是绝对的,表现为肉身(the flesh);对应着样式而言,漫溢现象的特征是不可凝视的(irregardable),表现为圣像(the icon)。在圣像中涵盖着历史事件、偶像、肉身等形式的漫溢现象。而所有的漫溢现象最后是在启示现象(the phenomenon of Revelation)中通过基督的献祭仪式达到了顶点。
被给予性在神启现象中得到最饱满的体现。而被给予性的基本模式来自于礼物现象。礼物现象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被给予性现象。马里翁通过对于礼物的缜密而又精彩的现象学分析,向我们展示了被给予性是如何成为现象学的决断的。首先,马里翁明确指出,作为一次给予礼物的行为或者事件,有三个基本的要素结构,即礼物的给予者(the Giver)、礼物的接受者(the Givee)与礼物本身(Gift)。这是现象学分析的对象。其次,马里翁认为,应该严格坚持彻底的现象学还原精神,对礼物现象进行还原或者“悬搁”。马里翁分别从礼物的给予者、礼物的接受者和礼物本身对礼物进行了现象学的还原。从礼物的给予者而言,礼物的根本特性就在于自身是绝对的、无条件地给予的,如果发生了一次礼物的给予行为,并不需要知道这个给予者是谁。从礼物的接受者而言,尽管礼物要求有一个礼物的接受者,但并不要求这个接受者对给出的礼物做出回报。因为对于礼物而言,只要自身给予就能显现自身。所以即使是在没有确定的礼物的接受者的情况下,一次给予礼物的行为仍然能够完成。从礼物本身而言,即使礼物不在场,礼物行为也能发生。他发现在对礼物进行一系列还原之后达到的是礼物的“内在的被给予性”。最后,马里翁对礼物与商品交换进行了严格的区分。他批评莫斯(Marcel Mauss)在《礼物》一书中混淆了礼物与商品交换的区别,把商品交换直接等同与礼物行为,结果是取消了礼物本身。而在马里翁看来,礼物本身是不能被估价、计算、度量的,因为一旦被计算,社会产品就没有剩余之物,礼物本身就处于商品经济的“循环”之中;礼物也是不求回报、无须偿还的,因为一旦礼物需要回报,礼物的接受者就处于“亏欠”、“债务”意识之中,礼物就落入商品的循环经济之中,这样实际上都是取消了礼物本身。礼物经济是价值的价值,是比商品经济更源始更根本性的经济形式,二者之间是“无限经济”与“有限经济”的区别。礼物经济背后的本质性力量是被给予性。
马里翁在《被给予的存在》中赋予被给予性以现象学的最高范畴的位置,通过对于漫溢现象和礼物的卓越的现象学分析向我们一步步地展示了被给予性是如何使得现象性成为可能的,最后,他将上帝设定为“被给予性现象”的最高顶点与原初根基。总的来看,马里翁试图通过《被给予性的存在》来阐发他的“被给予性现象学”(或“馈赠的现象学”),将个人与他者的关系回溯到原初的“给予”、“馈赠”关系上。但是马里翁所做的工作可能会导致一门新的“被给予性的形而上学”的出现,而且,在与“商品经济”的较量中,“礼物经济”的普遍性与影响力正受到质疑。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生活中而言,被给予性的存在方式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的考量。


参考文献:
[1] 胡塞尔 著,倪梁康 译,现象学的观念[A]. 倪梁康 选编.胡塞尔文选(上)[C].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70页.



本文依据的是英译本:Marion. Being Given:Toward a phenomenology on givenness[M]. translated by


Jeffrey L.Kosky.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Press,2002. 同时参阅了法文本:Marion. Etant donné: Essai d’une phénoménologie de la donation[M].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被给予性”问题:胡塞尔从《逻辑研究》、《现象学的观念》、《经验与判断》,直至晚年的未竟之作《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被给予性”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胡塞尔先后提出了“被给予之物”(Gegebenes)、“被给予性种类”(Gegebenheitsart)、“被给予性意义”(Gegebenheitsbe- wußtsein)、“被给予性样式”(Gebeheitsmodus)、“被给予性方式”(Gegebenheitsweise)、“被给予状态”(Gegebensein)、“本原的被给予性”、“自身被给予性”、“实项的被给予性”、“意向的被给予性”等概念。(参见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9,P178)从这些概念的用法来看,胡塞尔通常将“被给予性”与“明见性”、“明证性”概念等同使用。马里翁批评胡塞尔在被给予性问题上的退却尽管不无道理,但他没有充分认识到胡塞尔本人确实对“被给予性” 问题的重视,没有看到在胡塞尔现象学中“本质直观”的方法就先天地预设了“被给予性”,而且,胡塞尔本人晚年也清醒地觉察到自己现象学具有内在目的论的维度。

马里翁对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批评:马里翁主要批评胡塞尔运用现象学的还原方法不彻底、夸大了意向性模式的地位、忽视了被给予性在现象学中的基础地位,以及现象学与神学的密切关联;马里翁批评海德格尔试图用存在论的差异的区分来解决整个西方哲学的问题,但又没有重视存在(Being)与宗教的关联,由此导致海德格尔的存在论(Ontology)在解决存在论差异问题上的失败。关于马里翁对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批判,可详细参阅马里翁的另一本著作:Marion. Reduction and Givenness: Investigations of Husserl, Heidegger and Phenomeomlogy [M].tranlated by Thomas Carlson. Evanston, Illino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Press, 1998.

马里翁对于“漫溢现象”(saturated phenomenon)的现象学分析,与其天主教的神学背景密切相关。在20世纪的法国现象学之旅中有一股强烈的“现象学神学转向”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马里翁对包括对礼物现象、漫溢现象的考察从根本是而言仍然是现象学的方式,而非神学的。关于马里翁的“漫溢现象学” 的研究,可以参阅以下著作:(1)Jean-Luc Marion. In Excess: Studies of Saturated Phenomena.[M]. trans. Robyn Horner, Vincent Berraud. Bronx: Fordham Unoversity, 2002.(2)Jean-Luc Marion. Prolegomena to Charity[M]. teans. Stephen E. Lewis. Bronx: Fordham Unoversity, 2002.(3)Dominique Janicaud. The Theological Turn of French Phenomenology[M]. trans Bernard G. Prusak. Bronx: Fordham Unoversity, 2000.(4)Alexander Cooke. What Saturetes? ──Jean-Luc Marion’s Phenomenological Theology[J]. Philosophy Today. Volume: 48:2, Summer, 2004. Chicago: Depaul University.
 

panbinhust

初级会员
回复: 【原创】被给予性的形而上学

对马里翁现象学的研究,国内刚刚起步,是一个值得期待和挖掘的主题。国外卡尔松、卡普托都给予马里翁现象学高度评价。卡普托认为马里翁已经被奠定为当今主要的现象学家,《被给予性》一书对整整一代人而言是教科书,其出版也是一个重要的事件。哈特也认为,《被给予性》是一本行文极其严格而又对现象思想发生了重大影响的书。在马里翁那里,现象学既不关注存在,也不关注现象,而是关注被给予性。如果读者细心看了我前面贴的亨利的《现象学的四条原理》,就可知晓被给予性概念在当代法国现象学中的中心地位。
简言之,它直接领导了法国现象学的神学转向。
 

Kreuzberg

活跃会员
回复: 【原创】被给予性的形而上学

方向红先生翻译的马利翁的《还原与被给予》即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该书展现了马利翁的现象学思想来源以及其基本思想的路径,尤为重要。
 

husserl

普通会员
回复: 【原创】被给予性的形而上学

需要注意“Gegebenheit”的被动性,所谓海德格尔的“不显现的现象学”和勒维纳斯的“绝对的他者”大概都是这个思路吧。
 

Enteignung

普通会员
回复: 【原创】被给予性的形而上学

不理解笛卡尔,就难以理解马里翁思路的核心动机。
顺便问一句,网上有没有马里翁著作的德文译本?
 

犹利卡

活跃会员
回复: 【原创】被给予性的形而上学

Marion是比较明显被高估的法国哲学家,就算是在Jean Beaufret的孩子中间,也还有水平最起码和他相当的几位,比如Jean-Louis Chrétien ,Jean-François Courtine,Alain Renaut 等。Marion的学术无非就是海德格尔式对笛卡尔的再解释,包括晚年对奥古斯丁的研究,对神学的现象学解释等等,索然我也非常钦佩他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和他交流过,但还是觉得似乎值得我们研究的法国哲学家还是很多的,不着急研究Marion。至于更八卦的一些问题,也屡有耳闻,反正他不是我喜欢的哲学家。同时在这个领域选择一个法国哲学家,我可能会更喜欢Michel Henry.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