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读书会成立提纲

yuegemofu

知名会员
  转帖理由:因为自己也在办读书会,一位朋友知道后发给我的,文章讲的是华中科大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学生们创建读书会时的提纲,目前他们整个的读书氛围非常好,学生从大一一进校门就被深深感染,加入进来。不止是读书这方面,从硕士生开始与读书相结合,长期在村庄蹲点的调查工作也是很扎实。未来十年他们有志成就“华中学派”和“华工现象”,我觉得还是很有可能的,看完后给点意见吧。

http://www.ruralchinawatch.com/bbs/dispbbs.asp?boardid=6&Id=23

  本纲领是对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是读书方面的总结,凝聚了中心诸同仁的智慧与心得,在此特表谢意。

  本文从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展开论述。

  战略层面,心灵与自我批判是前提,是要解决思想层面,信仰层面,认识层面的问题,从而树立我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并解决人的主体性问题;战术层面,是要解决如何克服浮躁与躁动,踏踏实实、高效率读书的问题。
  
  心灵层面的问题。
  我们的时代越来越开放,而我们的心灵却越来越封闭,我们现在生活奋斗的逻辑都是建立个人的层次上。但在这个时代,缺少的不是强大的个体,而是强大的团体。现在我们成立这个团队,是要屏弱化个体思维,达成团体思维。在这个团队里,我们的心灵都是开放的,彼此之间的知识可以共享与激发,生活当中的困惑可以沟通与交流,从而解决奋斗旅程中“独行侠”以及知识积累过程中“独学无友,孤陋寡闻”的困境。
  通过读书形成的团队能给每个人带来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个体所不能获得的价值。除了观念的交流,书籍的相互推荐,而且还会形成一个精神共同体。当每个人都像一团火,不仅关心自己读书,而且关心其他同学读书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动力,推动大家以昂扬的斗志去攻克人类的最高智慧,同时每个人又都能心静如水,在读书的过程中少受外界的干扰。
  读书会不仅会使我们形成团队思维,而且能克服浮躁(浮躁让人一事无成),让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做事情。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团队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并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这种氛围。

  自我层面的问题。
  思考自我所在的时空坐标系。首先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在这个时代13亿人要走向现代化,要实现民族的复兴,这给社会科学提出了空前的机遇,然而我们再也不能用过去的方式去把握这个机遇,过去学习西方的时代将一去不返,21世纪需要我们结合社会的实际去创新。那么我们能做什么?读书有助于我们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首先是人生价值的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人生的奋斗。经常有人说生活有多么迷茫,这其实反映了一个人生价值上的问题。当我们不知道人生如何展开的时候,或者不能为生活提供一套关于意义的说法的时候,我们才会陷入困惑。我们期待读书会能够解除这些困惑,我们期待读书会在我们这个年龄段能确定我们的人生理想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人生的奋斗,并将价值观上的混沌期缩减到最短。由此,我们期待能达成以下共识。
  1、唯有牺牲多壮志。我们读书,是因为我们有宏大的抱负,是为将来做准备。我们深信,未来属于准备吃苦的人,当人越是在乎眼前的东西时,我们越是不能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说,我们要抓紧现在学习的关键阶段,为一生准备财富。所以我们能够超越一些眼前小利的考量,坚守使命感,并建立生活的意义系统。
  2、精英意识的塑造与社会责任的担当。读书训练思维,也是培养民族的头脑。我们的时代需要一些为民族思考的人。
  3、家国情怀的形成与自我主体性的塑造。
读书会的交流,不仅仅是读书的交流,而且是大家在思想上,在人生感悟与困惑等问题上的交流,确立我们的使命感与人生理想,建立一个精神共同体。

战术层面:如何读书

1、读书要以打基础为主,主要阅读的是经典著作,大家交流的也主要是有挑战性的经典著作;
2、要把读书当作一种能力来培养,读书不是休闲,对我们而言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是培养头脑的必经阶段;
3、读书会主要是精英读书小组,先确定核心成员,现阶段在10人以内;成员之间有经常性的沟通;
4、读书会:每月1次,每次晚上6点—9点左右;开读书会之前请大家写好本月读书的报告,通过邮件先相互传阅,然后交流;读书会一轮流汇报的形式,每人讲述15分钟,然后大家针对讲述的内容讨论15分钟;
5、读书交流不仅仅是大家在知识上的增长,也可以是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与困惑,以及大家可能都会面临的问题。我们希望,这种交流能给每个人带来压力与动力;
6、每个成员读书都必须有计划性和系统性,要制定出一个最少以学期为单位的读书计划;
7、读书报告的汇编;
8、向三农研究读书会学习;大家可以上三农中国网上的读书论坛;
9、读书的地点:建议大家去图书馆,保持效率;
http://www.snzg.cn/forum/index.php

p.s.该中心一位本科毕业学生所写的读书体会《阅读与大学》,因为是非正式发表,故略去作者名。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大类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自己的阅读。这是我总结自己这三年大学生活、学习和读书的最大的体会,现在想来,从灵魂深处和根子上要得到这点体会竟然付出了如此之多的劳动和代价,在带着快慰的同时也有些许的悲壮。
  每次和低年级或者很多同学交流的时候,大家总喜欢讨论一个问题“社会学以后能干什么,能学到什么”,很多同志就会发出这般的感慨“如果我去学某某学,我一定可以找个好工作,那该多好”,诸如此类的感慨时刻充斥于耳际,而且我自己曾经在一段时间也如此抱怨,只不过我在抱怨的同时在“忙碌中麻醉着自己”,我没有只是抱怨,我在迷茫中诉求和找寻。那段忙碌的过程中,我对课程学习做了一些投入,对学生活动和工作做过很多尝试,但是结果都是得到些许皮毛的收获和体悟,心底里还是没有明白,有时后竟然发出“时间的沧桑席卷了所有的梦想”的慨叹,虽然自己一直得到了那么多别人看来能证明自己的外在,但我心底清楚,那些都不是我想要的,至少不是我大学最主要想要的东西。就这样在忙碌中麻醉着。
  直到后来慢慢的走上了阅读这条道路,我才渐渐感到一条皈依的路。走上阅读的道路说来既有偶然也属必然。大一暑假之时,我和几位朋友做了几次的社会调查,特别是与桂华等去了咸宁的农村以后,回来对自己的刺激很多很大,因为从心底上感到自己出去抓不住东西,出去也只是游山玩水一般,后来反思得出一个结论:自己的理论功底不足,要恶补。当然,那时的读书还是出于以上说的恶补理论功底的工具理性的目的,还没有上升到自己灵魂和根子深处。大概是大二上学期,贺老师给我们上农村社会学,从很大的深度上进一步刺激了自己阅读的欲望和兴趣,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基本是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现在还是那么坚持。大三上学期的阅读是顶着巨大压力进行下去的,当时一个学期开了17门专业课程,还有自己的学生工作,整天确实没有多少闲暇的时间,在那个时候,我自己提出了一句口号“要顶住歪风邪气读书,要顶住压力读书,要硬着头皮顶住”,我那个时候坚持每个周读一本比较有质量的学术著作,除了最后两周有许多论文要完成而没有完成任务外,我都坚持了下来,在我们年级,那个学期这样坚持的人就我一个,很多同志都投入了极度繁重的课程学习中,我还经常批评我身边的一些朋友不重视阅读而太注重于课程投入。后来,自己又和诸位同仁致力于读书会的组建和发展工作,从其中得到了无比的乐趣和进步。大三下学前是我最难忘,最舒服的一个学期,这个学期总共就4门专业课,而且老师要求均不严,非常好应付。从大三下开学一直到刚过去的9月份,整整的8个月左右的时间,除中间因家事耽误10天以外,再也没有中断阅读,而且状态很好,每日坚持阅读,坚持思考,阅读成了每日最主要的工作。
  9月份以来,繁杂而忙碌的一些保研手续以及各种盖章和去京面试都稍稍打乱了自己的阅读,但是结果还算令自己满意,也算是一种意料之中。这也算是对自己过去阅读的一个检验和总结,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现在回想起来,再去看开头自己抛开的问题,结合自己这长时间阅读过程中的思考,某些问题有了答案。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学”是拯救自己的上帝,我们不要指望我们学了什么学,贴上了什么的学的标签一下自己就成了另外一个自我,那只是神话中的故事,我们只有自己拯救自己,如果连这个道理都没有搞清楚,那你的大学也算白混了,而反观大四周围的诸位,我敢说搞清楚这个问题的人只是少数,因为搞清楚是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的。而自己拯救自己最好的方式也许就是阅读和思考,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阅读就是解读自己,解剖自己。作为一个文科大学生,如果在大学中思想没有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迷茫和历练,没有经过解剖和清理,那是不成功的,那是大学的最大的悲哀。人不能一辈子的迷茫,那是找不到出路的象征,但人也不可能从不迷茫,除非你是傻子或者疯子,当然这里主要是指那批比较有追求的人。解剖思想是比解剖肉体更加复杂和痛苦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解剖刀也许最佳的就是阅读,在阅读中人的心彻底的宁静下来,这时才算是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解剖的手术台,才算是完成的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而在具体的解剖过程中,又有很多的反复和矛盾,又是很多的手术的同时进行,这注定的过程的痛苦和长久。当然,解剖后的收获也是巨大的,这是因为自然法则的公平。
  现在才有一点点体会到贺老师所言的读书的悲壮的内涵。这其中不仅是因为披星戴月的忙碌,昏天黑地的刻苦,更是一种对自己的思想和灵魂进行解剖和清理的过程,在对他们进行着复杂的,时间较长的手术,手术后就是新生。这难道不含有些许悲壮?
  最近一直想写点这方面的反思的文章,算是对自己的前期的结账,也是和大家的一种共勉,但愿对大家有点启发。
 

巫仪

高级会员
回复: 【ZT】读书会成立提纲

您好,我看了华中的这群人的读书报告和书目,觉得现在有这样一群人很令我感动。但如果作为一个组织,虽然看上去清一色基本都是社会学,但感觉其中类型、差异、以及相互水平的差距还是有一些的。
如果楼主要办一个读书会的话,想请教是关于哪一个方面的呢?其实小屋里我已经收益匪浅,起码读了5、6本这里的同学推荐的书,感觉都不错。
其实,哪一个方面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神合”。而你贴出来的那个读书会给我感觉是里面的人并没有相互之间打通,所以依靠着一个“形合”(即大家都去读社会学方面的书)来维持这一组织的运行。而对“神合”的要求将直接决定谁能被纳入,谁不能被纳入。
其实我想楼主要是办读书会,要有一个精深渊博的老师带着最好。这样像是一个师父带几个弟子一样,几个朋友之间常常交流切磋往往不够,若是有高人相助则是事半功倍。当然我也知道高人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还有,规模小些好,人员宁缺毋滥。祝愿顺利。
 

yuegemofu

知名会员
回复: 【ZT】读书会成立提纲

目前我参加的的读书会仅仅是一个在同一师门下的读书讨论会,每三周开一次,所读书籍类型不限,但要求是公认的经典,因为专业原因主要是乡村研究方面的;此外办了个相关的网站、论坛和网络周刊。每次参加人数为5至10人,以前是让每人更多的讲讲所读书的内容,但因为彼此缺乏交集,容易各说各话,听者也觉得收获不大。现在主要是报告阅读书目、读书进展和状态等,最后集中在某个具体问题上讨论一会儿就结束,更多地是营造阅读的氛围,当然会形成无形的压力,督促每个人每天通过读书进行密集的思考,做学生最本分的工作。

因为华科的那个读书会是属于社会学系的,学生也都是学社会学的,所以读的著作自然以社会学为主。他们规定读书必须要保证一定的量,记得是本科高年级一个月四本左右,据说很多人是在贪婪的扫图书馆的书架。

现在想了想,还是紧着把自己这个小读书会的自留地耕好地就成了~~
 

zengwei198325

初级会员
回复: 【ZT】读书会成立提纲

华中这个事情,听说了。很不错啊。读书会其实应该是读书心得讨论会。但是很不幸的是,很多人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可以偷懒就能读书的机会,只听不读,也没意见,如此读书会不如不会,自个读效率更高。刘小枫主张高人带着读,别搞什么“民主”,你一言,我一言,七嘴八舌也读不出什么。我觉得说得有这几天玩,学不耽误。
 

卧看云起

知名会员
回复: 【ZT】读书会成立提纲

使我想起我的一个老师,他当年边工作边考研,时间很紧张,刚好有三个人同时考一个学校同一专业,所以在专业课上三个人分工,每人看一本,半个月聚一次,每个人把自己看的东西完完整整的讲给另外两个人听,相互讨论,最后,三人都考上了,三人也也成了最要好的哥们。
 

memory

初级会员
回复: 【ZT】读书会成立提纲

使我想起我的一个老师,他当年边工作边考研,时间很紧张,刚好有三个人同时考一个学校同一专业,所以在专业课上三个人分工,每人看一本,半个月聚一次,每个人把自己看的东西完完整整的讲给另外两个人听,相互讨论,最后,三人都考上了,三人也也成了最要好的哥们。
这个互助互惠的方法真的很好,但也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行,羡慕啊!

看了这个帖子很受启发,要静下心来好好读读书了~
现阶段的读书目标是啃完海德格尔《诗 语言 思》的英文译本
 

zhexueyq

普通会员
回复: 【ZT】读书会成立提纲

这个读书会本科时曾经也想搞过,后来还是没有成功。不过老师还是做得很好,尽管没有明确地确定下来,一些同学定期的坐在一起讨论交流。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矣。希望这样的同道能扎实地做下去。
 

瓜瓜玲

初级会员
回复: 【ZT】读书会成立提纲

哎,小生甚感羡慕。硕士阶段同门也有读书会,但是更似茶话会,没有焦点,收获不大,不如单干。博士阶段更好了,大家各自为政,读的不是博,读的是寂寞,呵呵,读书无友,难有长进,颇感无奈。
 

Jerry

版主
回复: 【ZT】读书会成立提纲

读书会?如果不变成茶话会,便枯燥得很;如果不变成个人宣讲会,则各执一见难以开交。
我一直跟读书会,也试图组织。最成功,坚持最长的始终是最枯燥的。我跟一个师兄读完了实践理性批判,以及成唯识论一部分,就两个人。
有老师带会好一点,当然得有老师在房车子女科研教学闲暇还有心力管学生,极少。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