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论

江雪

普通会员
前言

我从书上知道,马克思创建了辩证唯物主义,但我没有看到过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专著。我看到的辩证唯物主义专著,是马克思主义者写的。在多个版本的辩证唯物主义专著中,有一个共同点,即只是罗列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没有建成辩证唯物主义体系。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论”为题,就是要把辩证唯物主义建成一个体系。
如果只是把散落的建筑材料搜集起来堆放,就怎么堆都是可以的。如果要把一堆建筑材料建成一个建筑,就不仅要按建筑的需要使用建筑材料,而且还要按建筑的需要补上缺失的材料,修整不合适的材料,剔除不该有的材料。建设辩证唯物主义体系也是这样。我信仰马克思主义。因此,在主观上,我不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果我的增删修改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请马克思主义者指出,只要有理有据,我一定接受。
我是以小学的学历加成人的年龄学哲学的。我希望这篇文章也能让只有小学学历的成年人读懂。因此,如果高学历的人和专家学者们觉得这篇文章罗嗦,请见谅。当然,哲学不是文学。哲学既难有精彩,又难免枯燥。学哲学是要动脑筋的。良好的愿望并非都能变成美好的现实。这篇文章是否建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体系,能否为有小学学历的人读懂,请读者评判。
欢迎批评。

第一章 哲学

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世界的最基本的认识。

每个人都有一个脑袋。每个人的脑袋都有一个功能,这个功能叫做“主观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什么是反映?向上级打大报告小报告都是反映——反映情况。在哲学中,“反映”这个词的含义不是这样。在哲学中“反映”这个词是指一物再现他物。镜子再现美人,水面再现荷花,这才是哲学的反映。镜子再现美人,既不丑一分,也不美一分。美人的脸上有一个颗痣,镜子中的美人的脸上也有一颗痣。这叫被动反映。如果我不在乎美人脸上有没有痣,去相亲的时候,一眼看见姑娘面如桃花,含情脉脉,就极有可能聊了半天,竟没有看见姑娘脸上还有一颗痣。这叫主动反映。和姑娘告别后,姑娘甜甜的笑容,亲亲话语,在我的脑海里反复呈现。于是,我想到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一想到我们要走进婚姻的殿堂,曾经看到过的婚礼场面,便在我脑海里浮现,只是,婚礼的主角不再是别人,而是我和我心爱的姑娘。这就是主观能动反映。主观能动不仅有主动的意思,还有重组的意思。主观能动有两个特征,一个是选择性,另一个是重组性。人的大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反映。
因为人的大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有选择性,所以,人的大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总是撇开一些,保留一些,而这就是抽象。有先哲说了,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把无数片树叶的不同撇开,抽出相同的特征,给它们取个名字叫“树叶”,这就是树叶的抽象。在树叶的抽象中,所有的树叶都是相同的,都是树叶。
把所有苹果的不同撇开,给它们取个名字叫“苹果”;把所有水果的不同撇开,给它们取个名字叫“水果”;把所有食物的不同撇开,给它们取个名字叫“食物”……当有人把抽象进行到他知道的一切并进行研究时,他就走进了哲学的领域。
食物的最高抽象是可食之物,最具体的认识是形状、味道、怎么食等等。某种物品如果没有可食性,它一定不是食物。食物的可食性,是食物的最基本的特征。食物的“可食”是食物的最高抽象,而对这个最高抽象的认识,是对食物的最基本认识。同样的道理,人对世界的最高抽象的认识,是对世界的最基本的认识。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最高抽象的认识。而哲学理论,则是对世界的基本的认识。
简单地说,哲学是对世界的最基本的认识。
把“对世界的基本的认识”表述为“世界观”,表述为“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我认为定义为“对世界的最基本的认识”恰当些。
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最高抽象,得到的认识是最基本的认识,在“哲学”这个词前面加上限定词,这个加了限定词的哲学就成为一定范围内的哲学。如“人生哲学”、“活命哲学”,等等。

第二节 哲学的第一个问题和第一个组成部分

本体论的定义:本体论是对世界的本原的认识。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一群原始人打死了一头猛犸象。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比武松打虎还精彩。原始人象武松一样,在猛犸象死了以后,还毫不留情地攻击猛犸象,直到他们每一个人都认为猛犸象真的死了,才睁着惊恐的眼睛,瘫坐或瘫倒在地上。也不知过了多久,有一个人觉得饿了,一说,大家都觉得饿了。于是,这群原始人有的生火找柴,有的割开猛犸象取肉,很快,熊熊的火堆上就飘出浓浓的肉香味。原始人每人分得一块烤熟了的象肉。开始大家狼吞虎咽,后来开始细嚼慢咽。大家一边品味着第一次吃到的象肉,一边向还是像大土堆一样的猛犸象望去。吃着看着,大家的心里都油然升起豪迈的感觉。终于有一个人欢呼起来:“啊!我们伟大!”于是,大家都欢呼起来。后来,天下雨了,越下越大,原始人跑进了山洞。这是一场很大很大的雨,一直下个不停。天黑了,原始人不仅听到了雨声,还听到了山洪激流的声音。黑夜过去了,雨也停了。当原始人迎着黎明的曙光跑到他们昨天激战的地方时,他们发现猛犸象不见了。年轻人喊到:“谁搬走了我们的猛犸象?”年老的人说:“洪水冲走了我们的猛犸象。”
“洪水从哪里来?”
“天上下雨,地下就起了洪水。”
“天上为什么要下雨?谁在天上下雨?”
昨天还在欢呼自己伟大的原始人,今天发现天上还有一个更强大的力量。雨过天晴,天空格外明朗。原始人抬头望着天,想:“这天上到底有什么?”看是看不见的,想是想不出来的。原始人只有屈服了。人心都往好处想。原始人想:“这个看不见的存在既然能够害我们,也一定能够保护我们。”于是,这群原始人向天跪下,顶礼膜拜。万物都要一个名字,才好称呼。这群原始人有尊敬老人的习惯,便给天上这个看不见的存在取了一个名字:“天老爷”。“天老爷,老天爷,保佑我们吧。”
人因为有智慧,所以,在很多时候都表现得很强大,心想事成。一次次成功使人产生了自己无所不能的想象,这个想象使人超越自己的能力定目标,结果失败就来了。失败的原因是很多的。有些失败的原因当时找得到,有些失败的原因当时找不到。人心都往好处想。烧几柱香就能换来心想事成,没灾没病,岂不是很好。就是彻底的无神论者,情满之时,利用鬼神之说来抒发抒发感情,也是一种心理宣泄。“此去泉台招旧部,十万旌旗斩阎罗。”(陈毅)
此去泉台喝口水,回来等君再白头。
人的主观能动反映有重组性,这个重组性我们通常称作想象力。凭着想象力,人类有了神。人类有了一个神,就会有很多神,最后组成一个神的世界。当神的世界一形成,人原有的世界便一分为二,一个是包括人在内的物的世界,另一个是包括人的魂在内的神的世界,灵的世界,神灵世界。没有无源之水,没有无本之木。照着万物皆有本原的思路想下去,什么是整个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就出现了。在这个问题出现以前,神灵世界已经出现了。因此,什么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演化为先有人还是先有神,先有物还是先有灵,先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个本原是怎样,构成哲学的第一个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哲学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本体论。

第三节 哲学的第二个问题和第二个组成部分

认识论的定义:认识论是对人的大脑能否正确反映物质世界的认识。

当两幅一模一样的画出现在收藏家面前的时候,收藏家就知道,这两幅画要么两幅都是赝品,要么有一幅是真品,另一幅是赝品。就像没有两幅一模一样的真品画一样,精神和物质也必然有一个是摹本。不是精神摹了物质,就是物质摹了精神。什么是原本,什么是摹本,这是本体论的问题。摹本是怎样摹的原本,能不能正确地摹下原本,则是哲学的第二个问题。对哲学的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认识论。认识论是哲学的第二个组成部分。

第四节 哲学的第三个问题和第三个组成部分

方法论的定义:方法论是人对正确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的认识。

复制他人的作品是抄袭,复制大自然是艺术。人的活动都是由人的大脑支配的。人的大脑要支配人的活动,首先要对外部世界有个认识。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人的外部世界归根到底是物质世界,而这就是说人首先要认识物质世界。人做事有个方法问题,人认识也有个方法问题。人认识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方法是什么,这是哲学的第三个问题。对哲学的第三个问题的回答,

构成哲学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方法论。

第五节 哲学的完成

知道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是怎样;知道了怎样认识世界,能不能认识世界;还知道了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方法,哲学的任务就完成了。以后的事,属于科学,属于实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第六节 哲学的意义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有一个很老很老的老前辈,叫神农。我们的这个神农老前辈在经历了一次或若干次生病吃草病痊愈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吃草能治病。在这个结论中,“草”是所有植物的最高抽象,“病”是所有不舒服的最高抽象,“吃”和“治”把“草”和“病”联起来
,“ 吃草能治病”成了一个很高的抽象。有了这个很高的抽象,我们的这个神农老前辈就开始尝百草。接下来,我们的老祖先们一辈一辈地积累什么草治什么病的知识。我们的神农老前辈在得出“ 吃草能治病”这个结论以前,应该不会闲得无聊,要去尝百草。如果是因为闲得无聊去尝百草,那就把百草尝完了,也会与病联系不起来。
我们的语言的细胞是词,一个词可以有多个含义。比如,“花”这个词既可以是开的花,画的花,也可以是眼睛花。哲学用词必须确定含义。确定了含义的词叫“概念”。
哲学的概念是最抽象的概念,哲学的结论是最抽象的结论。结论的意义是可以指导实践,最抽象的结论的意义是可以指导所有实践。虽然知道“鬼不能害人”离治病救人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知道了“鬼不能害人”就为治病避开了一个很错误的方向。古今中外,因为请人驱鬼耽误了治病的例子,这里是不用例举的。不过,因为既没有抽象的人,也没有抽象的事,所以,如果只有哲学知识没有其他知识,哲学知识除了可以传授他人外,就只有一个用处,那就是在和茶友一起喝茶时,可以填充喝两口茶之间的间隙。
只知道“长江滚滚向东流”而没有航船知识,是把宜宾船开不到上海的,不知道“长江滚滚向东流”,也有可能在宜宾合江门上了船,北望白塔,南望黑塔,过了岷江或金江就上岸,万里征程慢慢走,走到上海,脚都要走肿。
有船不坐,真是可惜。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定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定义:辩证唯物主义是认为变化着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哲学观点。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是本文的内容。一篇文章的内容不能放在其中一章中。所以,这一章的内容,就只有一个定义。
对于这个定义,还是有一点需要解释,这就是定义中的“变化着的物质”。在已有的辩证唯物主义论述中,都是说“运动的物质”。而对这一提法中的“运动”,又解释为“一切变化和过程”(《现代汉语词典》)。我认为,与其把“运动”解释为“变化”,不如就用“变化”一词。

二, 辩证唯物主义的前提

辩证唯物主义有两个前提。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前提是有活着的人。辩证唯物主义对这个前提是不证明的。如果有人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应该证明这个前提,就请在自己的大腿上拧一下,用力。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个前提是人能知道。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前提也是不证明的。如果有人认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这个前提需要证明,也就请在自己的大腿上拧一下——只需要一下,就知道了。


第三章 本体论

第一节 存在

存在的定义:存在是人知道的。

心理学家巴莆洛夫说,人有两个信号系统。自然界给出的信号是第一信号,代表自然界给出的信号的语言文字等,是第二信号。山上的狼来了,是第一信号;有人喊“狼来了”,这个“狼来了”是第二信号。活着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即能知道。首先,活着的人知道自己还活着。然后,活着的人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闻到的,感觉到的,想到的,等等等等,全知道。要把人知道的全部用一个词来表示,这个词就是“存在”。
“存在”这个词作为动词,是“存在着”,即还没有消失的意思。“存在”这个词作为名词,作为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的第一个概念,它的含义是“人知道的”。
存在这个概念是最空洞的概念。就因为它空洞,所以它装得下所有概念,是最抽象的概念,是最高抽象。因为“存在”太抽象了,我们掌握了它与什么都没有掌握一样,所以,我们得往下面走。

第二节 物质和精神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自有的存在。
精神的定义:精神是再有的存在。

要知道,就要有被知道。没有被知道,就没有知道。当人类的老祖先,第一批人第一次看见眼前的山——比如说,就是我们宜宾的翠屏山,他们就知道了翠屏山。翠屏山是在人类出现以前就有了的。原始人看见了翠屏山之后,在他们的大脑中就有了翠屏山的映像。翠屏山虽然在人类出现以前就有了,但在人类出现以前,没有人知道,它无所谓存在不存在。在人类出现以后,人类看见了翠屏山,知道了翠屏山,翠屏山才成为有了人以后的一个存在。人类的第一批人看见了翠屏山后,他们的大脑里就有了一个翠屏山的映像。他们的大脑里有了一个翠屏山的映像,他们当然是知道的。他们的大脑中的翠屏山,他们知道,这个映像翠屏山,也就是一个存在。大自然中的翠屏山和翠屏山在人脑中的映像都是存在,它们有区别吗?明显有。翠屏山是本来就有的,翠屏山在人脑中的映像,是人看到翠屏山以后才有的。我们可以说,翠屏山是自有的,翠屏山在人脑中的映像是再有的。翠屏山和翠屏山在人脑中的映像都是存在,前者是自有的存在,后者是再有的存在。存在有了两种,一种是自有的,另一种是再有的。我们把自有的存在叫做物质,把再有的存在叫做精神。显然,物质是本原,具有第一性,精神是对物质的反映,只有第二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个结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精神是人的大脑对物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

普天之下,普天之上,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山,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自有的。普天之下,普天之上,只要是自有的存在,都是物质。
在已有的辩证唯物主义著作中,都是用的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个定义在意思是对的,在表述上就不那么好了。

第三节 实体和虚空

实体的定义:实体是有独立性的物质。
虚空的定义:虚空是有待认识的物质。
空间的定义:空间是人在认识中把物质抽去后的精神存在。

在物质世界,有两种不同的存在,一种是实打实的存在,另一种是虚无缥缈的存在。山水鱼虫,人马花鸟,这些是实打实的存在,过去的天空,现在的太空,是虚无缥缈的存在。在实打实的存在中,每个存在都有一个特征,即此物不是它物。我不是我的夫人,翠屏山不是真武山。此物不是它物,即此物是独立的,不在他物之中。实打实的存在的这种特征,我们称作独立性。既具有自有性,又有独立性的物质,需要一个概念来表示,这个概念就是实体。实体是有独立性的物质。
在人类还没有弄清气体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地球的大气层对古人来说,是一个空——天空。当人类弄清气体是怎么回事了,大气层就不再是空了。气体也是实体。现在,太空是空。太空以后会不会成为不空,现在好像还无法证明。无法证明,就是还没有认识。除去大小星球的太空,一方面是还需要认识的,另一方面也是自有的,因此,太空是有待认识的物质。因为当我们说“太空”的时候,“太空”是包含星球的,所以,我们应该另外用一个词来称呼没有星球的太空部分。我把除开星球的太空称作虚空。虚空是有待认识的物质。
物质世界由实体和虚空组成。
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是实体,而实体是有边的。实体没有边,又何来独立性。因为实体是有边的,人们自然会想到,物质世界有没有边。物质只有一个特征,即自有的。物质没有独立性。因此,物质世界是没有边的。马儿要在地上跑,马鞍子要放在马背上。有边就有边内和边外。如果我们为物质世界设定一个边,那边外又是什么呢?如果边外依然是自有的,那边内和边外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没有区别,这个边又有什么意义呢?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结论:物质世界是无限的。

今天的天文学认识到宇宙中的若干光年,明天天文学有了进步,也不过是在已知的若干光年上加上新知的若干光年。宇宙即物质世界,是没有边的。
在已有的辩证唯物主义论述中,这个结论表述为“空间是无限的”。已有的这个表述是错误的。空间是对物质的抽象,这个抽象只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我的住房内是属于我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不仅有空气,还有我喜欢的桌子板凳。当我自由自在地在我的房间里说“我的房间是我的自由空间”的时候,我不仅把我房间里的桌子板凳空气抽掉了,连我自己也被抽掉了。什么都没有的“我的空间”只存在于我的大脑中,什么都没有的“我们的空间”只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没有物质的空间是精神存在。在物质世界没有抽象的空间。空间是人在认识中把物质抽去后的精神存在。
在已有的辩证唯物主义论述中,空间是和时间是连在一起的。这一节只讨论空间,后面将讨论时间,结论都一样。否定了空间和时间在物质世界中的存在,就没有必要再讨论“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这个命题是错误的。

第四节 实体的变化和变化的永恒

变化的定义:变化是相同的存在出现了不同。
时间的定义:时间是人在认识中把实体的变化抽去后的精神存在。

种子要发芽,瓜果要成熟,从我们刚刚变成人的老祖先起,人类就看到了变化。随着科学的进步,后人总要看到前人没有看到的变化。实体总是在变化,变化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种子要发芽,瓜熟要蒂落,人们看到的变化不仅有开始,而且有结束,物质世界的变化有没有开始,会不会结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变化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变化如果有开始,就必须有物质以外的存在来使物质的变化开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没有这样的存在。同样的道理,如果认为物质的变化会结束,就要或者证明有物质以外的存在来使物质的变化结束,或者证明物质的变化自己会结束。到面前为止,还没有人能证明物质曾经不变化和会停止变化。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三个结论:物质的变化是永恒的,没有开始,没有结束。

实体变化是一个过程。把实体变化的过程的内容抽掉,剩下的空壳就是时间。把两个以上的实体的变化过程的空壳加以比较,就是时间的长短。把某个实体的某个变化过程的空壳作为标准,就是标准时间。有了标准时间,就可以度量其它实体的变化过程的长短。在物质世界中,只有实体的变化过程,没有实体的变化过程的空壳。时间是人在认识中把实体的变化抽去后的精神存在。

第五节 关系和属性

作用的定义:作用是一个实体使另一个实体产生了变化。
关系的定义:关系是实体间的作用。
属性的定义:属性是实体的能作用和能被作用。

实体是有独立性的物质。有独立性的意思,是此物不是它物。实体的独立性不是实体间不相干。“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有蜻蜓站上头。”小荷就是没有蜻蜓站上头,小荷也连着根连着泥连着水。
蜻蜓站在小荷上,小荷不会动,小鸟站在小荷上,小荷就要摇了。小荷从不动到摇、动,即产生了变化。小荷的变化(摇、晃动)是由小鸟站上去造成的,我们说小鸟作用了小荷。作用,是一个实体使另一个实体产生了变化。
按照力学原理,小鸟作用了小荷,小荷反作用了小鸟,小鸟和小荷相互起了作用。实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实体间的关系。关系是实体间的作用。
实体间的关系不仅尽有力学关系,还有其他关系,所有关系,都是实体间的相互作用。
小鸟能使小荷晃动,是因为小鸟有足够的重量;小荷能在小鸟的作用下晃动,是因为小荷有足够的柔软。小鸟的重量不是小鸟,但这个重量是属于小鸟的;小荷的柔软也不是小荷,但这个柔软是属于小荷的。小鸟的重量和小荷的柔软,分别属于小鸟和小荷。我们把小鸟的重量和小荷的柔软,称作“特征”或“属性”。小鸟没有重量,不能使小荷晃动;小荷没有柔软,不能被小鸟晃动。小鸟的重量和小荷的柔软,分别是小鸟和小荷的属性,分别使小鸟和小荷能作用和能被作用。属性是实体的能作用和能被作用。
小鸟被小荷作用的同时,也作用小鸟。被作用与作用同在。
特征也是属性。把属性称作特征,是为了把此实体与它实体区别开来。
小鸟没有重量,就不能使小荷晃动;小荷没有柔软,就不能被小鸟晃动。小鸟和小荷的晃动和被晃动关系,是因为小鸟和小荷有相应的属性。属性,是实体的。小鸟和小荷的属性,决定了小鸟和小荷的晃动和被晃动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四个结论:实体决定关系。

妻子不耍小脾气,丈夫的大度就得不到表现;丈夫的大度没有表现出来,丈夫就没有依据说自己有大度这种优良品质。丈夫的大度品质,属性,是在对妻子的宽容中表现的,实现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五个结论:实体的属性是在关系中表现的,实现的。

第六节 实体自身变化的原因和实体间的普遍关系

小鸟不会使小荷折断,大风能把小荷折断。为了能欣赏荷花,我们设法让大风吹不到小荷。荷花开了。花无百日红。不管我们怎样努力,荷花还是凋谢了。荷花凋谢了,莲蓬出现了。莲蓬里有莲子,莲子成熟后,埋在水池的泥里,会长出荷花。莲子埋在水池的泥里,会长出荷花,苞谷子却不行。
温度能使鸡蛋变成鸡子,却不能使石头变成鸡子。
使鸡蛋变成鸡子的温度,可以来于母鸡,也可以来于机器,而鸡子就只能由鸡蛋变成。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六个结论:决定实体自身变化的第一因素是内因。

辩证唯物主义的这个结论在毛泽东的著作中,表述为“内因是决定因素”。毛泽东的这个表述是欠妥的。在鸡蛋有了变小鸡的内在因素后,有没有适宜的温度,就成为鸡蛋能不能变成小鸡的决定因素。外因也是决定因素,只不过是第二决定因素(毛泽东也说:“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鸡蛋变成了鸡子,就有虫子要遭殃了。此实体的变化要依赖它实体,此实体变化后又要影响它实体。实体与实体之间存在普遍的关系,实体存在于实体与实体的普遍关系之中。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七个结论:实体间的关系是普遍的。

第七节 对立统一和对立面转化

质的定义:质是实体相互区别的属性。
量的定义:量是人对不同实体的相同属性进行比较的结果。
度的定义:度是实体在量的变化上产生质变的点。
对立统一的定义:对立统一是对立面共存。

取一个杯子,装满水,再放进一个苹果,苹果挤出一部分水。将苹果取出,把杯子里的水加满,再放进另一个苹果,杯子里的水再一次溢出。杯子两次溢出的水不一样多,我们知道,是因为两个苹果不一样。我们把多挤出一部分水的苹果称为“大苹果”,另一个称为“小苹果”,两个苹果有了大小不同。两个苹果有一个相同的属性——能作用杯子里的水,使之溢出,将这两个苹果的这种相同的属性比较之后,得出一个结果:这两个苹果的这种相同的属性有不同。我们用“大”和“小”来代表这两个苹果的相同属性的不同。大苹果的“大”,和小苹果的“小”,都是从属于苹果的排水性的,我们用一个词来代替这两个词,包含这两个词,这个词就是“量”。大苹果的“大”,通过大苹果能排水这种属性的量表现出来,小苹果的“小”,也通过小苹果能排水这种属性的量表现出来。一个苹果无所谓大,也无所谓小。两个苹果有大小,是因为比较了它们能排水这种属性。量是对不同实体的相同属性进行比较的结果。
苹果有排水的属性,梨子也有排水的属性,但苹果不是梨子,梨子也不是苹果。苹果和梨子因为它们的其他属性从而是不同的实体。。每一个实体都是它自身,此实体不是它实体。每一个实体都有很多属性。每一个实体的属性中,都有一个能把这个实体与其它实体区别开来的属性,我们把实体的这个属性,称作实体的“质”。质是实体相互区别的属性。质、本质、本质属性、是同义词。
此实体是此实体,必然有其本质属性;没有其本质属性,就成为它实体。因此,实体的本质属性,是实体从成为此实体的那一刻起,到还是此实体止,都有的属性。
实体是要变化的。决定实体变化的第一因素是内因。因此,在实体内部,既有使此实体是此实体的本质属性,也有使此实体成为它实体的非本质属性。使此实体是此实体的本质属性,是实体的肯定因素,使此实体成为它实体的非本质属性,是实体的否定因素。如果没有肯定因素,它就不能成为这个实体,如果没有否定因素,它就不能变化成它实体。实体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是对立的,但又共存在同一实体中,这就是对立统一。
实体的属性不能离开实体。既然实体的属性有的是实体的肯定因素,有的是否定因素,这两种对立的因素就必然分别属于实体的不同组成部分。这样,实体就是可分的。实体分开后,不再是原来的实体,但其独立性依然存在,所以,依然是实体。
大实体分开后是小实体,小实体依然是实体。大实体是对立统一的存在,小实体也是对立统一的存在。大实体小实体都是实体,实体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存在,因此,实体是无限可分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八个结论:实体是无限可分的。

实体是对立面的统一,实体的变化绝对的。实体的最终变化,是此实体成为它实体。只要实体的肯定因素还占着主导地位,此实体就还是此实体。此实体成为它实体,说明原来的实体的肯定因素已经失去了主导地位。原来的实体的肯定因素失去了主导地位,原来的实体的否定因素从从属地位转化为主导地位。实体的对立面产生了转化。实体的变化,即实体包含的对立面出现了转化。实体变化的内因,是实体内部的对立面出现了转化。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九个结论:实体变化的内因,是实体内部的对立面出现了转化。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三个结论认为,物质的变化是永恒的,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因此,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体的对立面转化是绝对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十个结论:实体的对立面转化是绝对的。

对立面要转化,就必须有一个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力量发生着变化,但实体还是原来的实体。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当否定因素强到某个量,肯定因素弱到某个量时,否定因素就能够否定肯定因素。否定因素一下子就否定了肯定因素,实体就产生了质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对立面的转化,首先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当量变达到质变点——即度的时候,产生质变。质变是一个飞跃。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十一个结论:量变引起质变。

小鸡是对鸡蛋的否定,臭蛋也是对鸡蛋的否定。实体的对立统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由此而产生的对立面转化,实体的变化,也是多样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十二个结论:实体的对立统一是多重的,由此而产生的对立面转化,实体的变化,是多样的。

实体变化的内因是确定的,实体变化的外因是不确定的。因为实体变化的内因是确定的,所以,实体的变化具有必然性,鸡蛋就是要变小鸡;因为实体变化的外因是不确定的,所以,实体的变化具有偶然性,鸡蛋变小鸡要碰上适宜的温度。只要自然界野鸡的生存条件没有被人类彻底铲除,就总有一些野鸡蛋要变成野鸡;只要人类还想吃家鸡,就总有一些家鸡蛋要变成家鸡。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十三个结论:必然通过偶然开辟道路。

人人都希望有好运气。只是,一个人如果即没有人品,又没有能力,上是悬崖峭壁,下有明礁暗石,就是幸运之船相距不远,又怎么靠得拢来。


第八节 关于否定的否定

我不认为在实体的变化中,有否定的否定规律。
如果我们要认为,在实体的变化中有否定的否定规律,我们就得承认,在我们看来,实体的变化有两种,一种是否定,另一种是否定的否定。如果我们认为实体的变化有两种,我们就得说出,把实体的变化分为两种的依据是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马克思主义者意识到,认为有否定的否定规律,就是把实体(就算是物质)的变化分成了两种。更没有马克思主义者说出了把实体的变化分为两种的依据。
既然我们不能说出把实体的变化分为两种的依据,我们就不能把实体的变化分成两种。既然我们不能把实体的变化分成两种,我们就不能说在实体的变化中,有否定的否定规律。

第九节 本章小结

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最高抽象的认识,世界的最高抽象是存在。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黑夜看牛,混然一片”(黑格尔)。停留在“存在”这个抽象上,我们什么也不能认识。为了认识,我们得往下走,这就来到此一级的抽象——物质和精神。弄清了物质和精神的反映关系后,我们就认识物质。物质有两种,我们只能认识实体。实体是有边的。于是,我们想到物质世界是否也有边。通过反证,证明物质世界没有边。最抽象的实体只有一个最抽象的特征:变化。认识进入实体的变化。把实体的最抽象的变化认识完,本体论就完了。

第四章, 认识论

第一节 外部世界的定义

外部世界的定义:外部世界是作为人的认识对象的包括人的精神的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认为,精神是物质的反映。既然精神不是物质,而只是物质的反映,这就有个问题:精神与物质有没有同一性。当第一批人第一次看见翠屏山的时候,他们是不会想到他们头脑中的翠屏山与看见的翠屏山有没有同一性的。当人们开始哲学思考时,人们的头脑里不仅有了很多山,而且还有了山神。人们看得见山,看不见山神;能用脚与山亲密接触,不能用手与山神握手。于是,问题来了:人的大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否真?
张三对李四的认识,不仅仅是对李四的物质存在的认识,还包括对李四的精神存在的认识。张三对李四的认识,不仅有高矮胖瘦,还有善恶智愚。个人要认识自身,人类也要认识自身,而个人人类,都不仅有物质存在,而且有精神存在。某个人有什么思想,某个人群有什么观念,都是不以认识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认识的对象既有物质存在,还有精神存在。我们把认识的对象称作认识的外部世界。
“外部世界”与“客观存在”是近义词,前者多指整体,后者多指个体、部分,都包含认识的对象中的人的思想、精神。一个人作为另一个人的认识客体,他想什么,他的精神,也是另一个人的认识的认识内容。客是对主而言,客观是对主观而言。认识是主,认识的对象是客。
人的大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是否真?人的大脑是怎样反映对外部世界?这就是认识论要讨论的问题。

第二节,认识论的前提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的能知道有主动性。按已有的说法,人的认识有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这个前提也是不证明的。

第三节,认识

认识的定义:认识是人的大脑对外部世界的主动反映。
人的大脑有对外部世界进行主动反映的功能。人的大脑对外部世界进行主动反映的过程,即认识过程,也称“认识”,动词的“认识”。人的大脑对外部世界进行主动反映的结果,是认识,名词的“认识”。
整个人类的外部世界,没有人。单个的人的外部世界,有人,有其他人。人都有思想。单个的人的外部世界,既有物质的人,也有这些物质的人的思想。我不仅知道毛泽东这个人,还知道毛泽东这个人的思想精髓是为劳动人民服务。
我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来源于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的思想,来源于毛泽东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人的思想,人的精神,最终来源于物质世界。

第四节,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的定义:感性认识是人的大脑通过感官直接从外部世界获得的认识。
人的眼睛看见了太阳,人的大脑中就有了太阳的映像;人的皮肤感受到了太阳的温暖,人的大脑中就有了温暖的映像;人的耳朵听到了青蛙叫,人的大脑中就有了青蛙的叫声的映像。这些映像,都是人的大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这些认识,都是人的大脑通过感官直接从外部世界获得的。把这些认识称作“感性认识”,非常恰当。
人的感官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有选择性。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把能够看到的和能够听到的选择性地忽略了。人的感官是受人的大脑支配的。人的大脑通过人的感官对外部世界的感

知,也有主观能动性。
一个人看见几根大小不同的板凳,选择性地把它们大小不同的特征忽略了,它们在这个人的头脑中的映像,成为没有差别的板凳映像。这个没有差别的板凳映像,既于来那几根大小不同的板凳,又不同于那几根大小不同的板凳,我们把这个没有差别的板凳映像,称作那几根大小不同的板凳的抽象。
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的选择能力,使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具有抽象能力。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有选择性和抽象性。
没有人看见过方太阳。也没有人能证明太阳是方的。既然既没有人看见过方太阳,也没有人能证明太阳是方的,我们就只有说,人的眼睛看见的太阳,就是圆的。
由人的感官传递给人的大脑的感性认识,只要没有被证误,即只要不是错觉,就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真实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十四个结论:不能证误的感性认识是人的大脑对外部世界的真实反映。

第五节,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的定义:理性认识是人的大脑对感性认识进加工后的认识。
真理的定义:真理是能在物质世界中再现的理性认识。 真理是合符客观存在的理性认识。(再现是一个证明)(感性认识分真假,理性认识分真理和谬误及想象)
人的眼睛能看到今年的荷花,却看不到明年的荷花。人的眼睛看不到明年的荷花,人的大脑想得到。人的大脑能想到的有很多,从天上的雷公雷婆,飞机火箭,到地下的十八层地狱和丰富的包藏。凡是物质世界没有的,或还没有出现,却在人的大脑中出现了的映像,都是人的大脑的产物。这些产物,我们称作理性认识。
已经有的事实应该可以证明,人的大脑没有产生映像的功能。人的大脑的功能是重组由感官感知到的映像。二郎神是人的额头多了一只眼睛,哪吒是人的身子上多了两颗头和四支胳膊。
我站在池塘边,看见满池荷花,心里想到,明年今日此塘中,又将是满池荷花。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我又来到此池边,果然又是满池荷花映日红。
我在地里锄禾,看见一只兔子箭一样地跑来,撞在地边的一颗树上,不动了。我走过去,把兔子拣起来,心里想到,明日此时,又将有一只兔子撞在这颗树上。第二天,我坐在树边等了一整天,连兔子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明年荷花和明日撞兔都是我想到的,明年荷花出现了,明日撞兔却没有出现。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古今中外人类已经想了很多,将来还会想更多。不管过去现在将来人类能想多少,全都可以归结为两类:能够在物质世界看到的;不能够在物质世界看到的。明年荷花开了;明日撞兔现在也还没有来。科学家想到的飞行器上了天;文学家想到的筋斗云永远也不会出现。
明年荷花和明日撞兔在今年今日都没有出现,因此它们都不是感性认识。明年荷花和明日撞兔都是人的大脑对感性认识加工后的认识,所以,它们是理性认识。说到这里需要插一句。这里的“理性认识”与已经有的“理性认识”有些不一样,它不具有“理性的认识”的含义,它只是相对于感性认识的认识。明年荷花和明日撞兔作为人的大脑的功能的结果,是相同的,作为与物质世界相关联的精神,却不一样。明年荷花能够在物质世界看到,明日撞兔不能够在物质世界看到。能够在物质世界看到的理性认识,既能在物质世界得到证明的认识,我们称作真理。不能够在物质世界得到证明的理性认识,我们有的称作想象,有的称作谬误。孙悟空腾筋斗云是想象,守株待兔是谬误。
在人类出现以前许多年,荷花就已经开放。而明年荷花,却先在人的大脑中开放。今年的满池荷花,是去年的明年荷花的再现。真理,是能在物质世界中再现的理性认识。
去年的“明年荷花”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今年的荷花确实开放了。没有今年的荷花,去年的“明年荷花”就是谬误。真理之为真理,是因为得到了事实的证明。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十五个结论: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者有一个结论:实践是真理的标准。这个说法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事实上成功的实践是有满意的结果的,这个结果是事实。
明年荷花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一年过去后,池子里要开荷花;一年过去后,池子里要开荷花,是因为一年过去后,池子里本身要开荷花。明年荷花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一年过去后,

池子里本身要开荷花。明年荷花这个理性认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合符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只有一个,因此,合符物质世界的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十六个结论:真理只有一个。

一年过去后,池子里要么开了荷花,要么没有开荷花。因此,明年荷花要么是真理,要么是谬误,没有什么相对绝对。认为真理有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错误的。
我的大脑因为我今年看到的荷花,产生的感性认识是真的。我的大脑去年产生的明年荷花,因为荷花的又一次盛开,证明也是真的。我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中的一部分都是真的。这就

是说,我的大脑能够真实地反映外部世界。能够看见荷花和想到明年荷花的人决不止我一个。“我的大脑能够真实地反映外部世界”,可以换成“人的大脑能够真实地反映外部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十七个结论:物质世界是可知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结论认为,物质世界是无限的。由此推论,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十八个结论: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去年的明年荷花今年开了,今年的明年荷花明年还开不开?昨天的明日撞兔今天没有来,今天的明日撞兔明天会不会来?荷花开不开问题不大,只要有饭吃,荷花不开肚子也不会饿。兔

子来不来就与肚子相关了。人的大脑能正确反映外部世界,但不是只要反映了外部世界,其反映就是正确的反映。怎样才能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这是方法论讨论的课题。


第五章, 方法论

第一节,方法和方法论

1,方法

方法的广义定义:方法是人为了达到目的进行的活动。
方法的狭义定义:方法是人为了达到目的进行的正确的活动。

我们通常把肢体的活动,称作“行为”,把大脑的活动,依然称作“活动”。拣块石头打树上的果子,是有目的的行为、活动,果子没有打下来,用脑子另想办法,也是有目的的活动。人的活动有两种,一种是有目的的,另一种是没有目的的。走在路上,两只手自由摆动,是无目的的活动,躺在树下,让思想天马行空,也是无目的的活动。有目的的活动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达到了目的,另一种,是没有达到目的。当我们进行了某种有目的的活动而没有达到目的时,往往会有人对我们说:“你没有得法。”当我们进行了某种有目的的活动达到目的时,往往也会有人对我们说:“这次得法了。”这个“法”,是“方法”。人们用“方法”这个词、概念,把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进行的正确行活动,与错误活动,区别开来。
没有达到目的的活动也是活动,笨办法也是办法,当我们说“方法不对”时,“方法”这个概念,就不再仅仅是为了达到目的进行的正确行活动。在我们对“方法”这个概念的运用中,有时是人为了达到目的进行的正确行活动,有时是人为了达到目的进行的活动。我们可以把“人为了达到目的进行的正确的活动”称作狭义的“方法”,把“人为了达到目的进行的活动”称作广义的“方法”。

2,方法论

方法论的定义:方法论是对人的大脑如何正确反映外部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的认识。

人的大脑能反映外部世界,并且,是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如果人的大脑是被动地反映外部世界,就象水面映桃花,就没有不正确的。只是,人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一样的姑娘脸红了,是有了爱情,还是有了病,这是镜子反映不出来的。人的大脑能反映出来。不过,人的大脑也有可能把姑娘有了爱情反映为有了病。怎样才能正确地反映姑娘脸红了的真正原因,这是一个问题。这样的问题很多,归结起来,就是人的大脑如何正确反映外部世界。人是一个一个的人,外部世界是数不清的具体的客观存在,人的大脑如何正确反映外部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认识的问题,认识这个问题的结论,即方法论。方法论是对人的大脑如何正确反映外部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的认识。


第二节,逻辑思维法

1,思维

a,广义思维

广义思维的定义:广义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大脑中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分割组合。
不幸的盲人的大脑不能想象颜色。这就是说,人的大脑不能不通过人的感官,直接反映外部世界。换一个说法,人的大脑没有直接反映外部世界的功能。既然人的大脑没有直接反映外部世界的功能,人的大脑中能有的映像,就只能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人的感官反映到的映像,另一种是对人的感官反映到的映像进行加工后的映像。人的感官受人的大脑支配。人的大脑支配着人的大脑选择地反映外部世界。因为人的大脑选择性地反映的外部世界基本上还是外部世界的原样,所以,人的大脑对外部世界的选择性反映,还不是对映像的加工,虽然这个印象已经与外部世界有了不同。人的大脑可以通过感官把不规则的圆反映为规则的圆,却怎么也不能通过感官把人或马反映为人头马。人头马是人的大脑对大脑已经有的人和马的映像的分割组合。既然人的大脑不能产生映像,人的大脑中不同于通过感官反映到的映像的映像,就只能是对反映到的映像进行剪裁、组合,即加工后的映像。人的大脑有记忆功能。这就是说,反映到人的大脑中的映像一开始就有一个自然组合——按反映的时间先后组合。这样,人的大脑对反映到的映像的组合,是重新组合。
人的大脑对反映到的映像的重新组合,只能有两种,一种是将反映到的两个或多个映像组合,另一种将反映到的两个或多个映像剪裁后组合。在第二种情况中,剪裁是为了组合,是组合的前期工作。剪裁不是组合,为组合的剪裁是组合的一部分。要用一个词来表述这种包含分割的组合,就应该是“重新分割组合”。能对反映到的映像进行重新组合和重新分割组合,是人的大脑的功能的本质。为了简便,下面把“重新组合”包含在“重新分割组合”之中。
人有语言。因为人有语言,所以,人的大脑得到的映像,都可以并会转化为语言。当“鹿子跑”这个词组被分开为“鹿子”和“跑”以后,物质世界中不可分的“鹿子跑”就被人的大脑分成两个映像。物质世界中不可分割的变化着的物质,在人脑中被分离割成没有变化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变化。
物质与物质的变化可以分开,物质的这部分与物质的那部分自然也可以分开。物质世界不可分开的存在,在人的大脑中都可以分开。人的大脑把物质世界中的物质分开后,再重新组合,人的大脑里面就有了物质世界原本没有,及永远不会有的精神存在。这个精神存在,是组合映像。人头马就是一个组合映像。
人头马是一个组合映像,《西游记》更是一个组合映像。一个人知道了马这种动物后,就有了马的映像,知道了怎样养马以后,就有了关于怎样养马的认识。“知识”是“知道”和“认识”的合并。人的大脑可以把人的映像和马的映像分割组合成人头马,也可以把养马的认识与牛组合起来,成为养牛的认识。因此,人的大脑的分割组合功能,不仅能分割组合由人的感官感知的简单映像,而且还能分割组合已经分割组合过的复杂映像。对人和马的知是知,对人头马的知也是知。因此,人的大脑的功能,是能对已经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分割组合。
抽象也是分割组合。人的大脑把反映到的多个对象的某种特征分割出来,再用一个印象(如某个词)来代表这种特征,即为抽象。
人的大脑通过人的感官有选择地反映外部世界是人的大脑的功能,人的大脑对大脑中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分割组合,也是人的大脑的功能,后者,我们称作“想”。这个“想”,我把它称作广义思维。
广义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大脑中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分割组合。

b,想象和狭义思维

想象的定义:想象是无依据重新分割组合已有的知识。
狭义思维的定义:狭义思维是有依据重新分割组合已有的知识。

吃饱穿暖,闲暇无事,找一个地方坐下躺着,天上地下,前朝后代,张飞杀岳飞(童谣:张飞杀岳飞,杀得岳飞满天飞。)地任意分割组合一通,是想,是思维;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敌方我方,小心谨慎地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分割组合,最终制定出作战方案,也是想,也是思维。应该可以看出,这两个重新分割组合已有知识的过程,是有区别的。还应该可以看出,这个区别,是前一个过程没有也不需要依据,后一个过程不仅有,而且必须要依据。不管张飞岳飞是否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让他们在我们的脑袋瓜里大战三百回合,是没有问题的;不管自己有没有打阵地战的能力,就制定出“拒敌于国门之外”的作战方案,后果非常严重。我们已经把没有依据的重新分割组合,称作“想象”,把有依据的重新分割组合,称作“想”,称作“思维”。显然,此思维不是彼思维。为了区别,我们把不包含想象的思维,称作“狭义思维”。因为本文讨论狭义思维的内容多些,所以,凡没有加“广义”二字的“思维”,都是狭义思维。
人头马虽然既聪明——和人一样聪明——又跑得快,但不能骑着去打猎。明天的早餐在哪里,这是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凭空想象天上掉馅饼,多半要饿肚子。要知道明天的早餐在那里,只有根据以前的知识进行思维。以前的知识,即已知。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动物有生存的本能。当动物进化成了人,这些动物原有的本能就成为这些人最初的记忆。这些人最初的记忆,就是这些人最初的已知。人对包括人的自身存在的客观存在,除了已知就是未知。人的思维,是根据已知,把未知变成已知。根据已知,思维未知,得出新知,这个过程,在逻辑学中,称作“推理”。在我看来,狭义思维就是推理。我们为什么有“思维”和“推理”这两个说法,还需要思考。本文把狭义思维和推理作为同义词。

c,一级思维

一级思维的定义:一级思维是通过已知推出真假未定的新知的思维。

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每两片树叶都有相同的地方,否则它们就不同是树叶。实体间有差异性,也有同一性。实体间有差异同一性。每个实体都有多种属性。实体间的差异同一是多种多样。张三和李四既有高矮胖瘦的不同,也有既要吃饭又要吃菜的同。曾经看见张三吃饭时要吃菜,现在看见李四拿碗盛饭,由此想到李四吃饭时也要吃菜,这是一级思维。
如果实体间没有差异性,所有实体都是同一的,就不需要思维——知道了一个实体,就知道了所有实体。如果实体间没有同一性,就无从思维——每一个实体都只有通过感官才能认识。因此,实体间的差异同一性,是思维存在的根据。
人类已经有的实践和思维证明,实体间有差异同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十九个结论:实体间有差异同一性。

看见李四吃饭要吃菜,又看见了张三要吃饭,就想到张三吃饭要吃菜,是类比推理。看见张三李四吃饭都要吃菜,想到所有人吃饭都要吃菜,是归纳推理。逻辑书上说,看见两个人吃饭要吃菜就说所有人吃饭都要吃菜是不完全归纳法,看见所有人吃饭都要吃菜说所有人吃饭都要吃菜是完全归纳法。要看见所有人吃饭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要把家里的碗全部拿出来看看,却很容易。
我家里有十个碗,全部都是圆的。我把它们全部拿出来逐一看过之后,看着桌子上的十个圆碗说:“我家的所有碗都是圆的。”我妻子说我在说废话。我的全称判断是否废话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全称判断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我看出来的。既然我的全称判断不是我想出来的,那么,我的全称判断就不是我的思维的结果,与我的思维无关。所谓的完全归纳法,与思维无关。
思维就是人的大脑把已有的映像分割组合成新的映像,在所谓的完全归纳法中,没有新的映像。因此,在思维中,没有完全归纳。完全归纳法在思维的方法中,是不存在的。
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是通过已知推出新知的思维。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通过已知推出的新知不一定真。通过已知推出真假未定的新知的思维是一级思维。
一级思维的结论不一定真,也不一定假。怎样才能知道真假呢?进行验证。前面说了,直接把十个人想的一百个捉老虎的方法拿上山去验证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此,对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的结论,需要用思维先验证。对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的结论进行思维验证,是二级思维。
人的新知有两个起源。一个是实践和学习,另一个是一级思维。

d,二级思维

二级思维的定义:二级思维是通过已知对一级思维的结果进行验证的思维。

实体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大象的脚可以走上称盘,也可以走上船。大象的重量可以通过称显示出来,也可以通过船显示出来。因此,在没有大称盘的情况下,曹冲可以让大象到船上转一圈,得出大象的重量。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是一级思维的结论,小前提是已知,结论是可以验证的结论。一根绳子既可以捆老虎也可以捆猪捆牛。一根想用来上山捆老虎的绳子能不能捆住老虎,不能用捆老虎来验证,就捆只猪或捆条牛来验证。二级思维,演绎推理,就是把不能用已知来验证的新知,转化为可以用已知来验证的新知。不能通过二级思维的新知,肯定错误;能够通过二级思维的新知,朝正确迈进一大步。


b,二级思维
二级思维的定义:用已知验证新知的思维,是二级思维。
真理是能在物质世界中再现的理性认识。一级思维的结果,需要拿到物质世界中去检验。用习惯的说法,需要用实践检验。葡萄是甜还是酸,尝一颗就知道了。脱了裤子能不能打老虎,那可不能上山去试。上山打老虎,十个人可想出一百种办法。十个人把这一百种办法拿上山去检验,只怕是还没有检验完,这十个人已经不存在了。
路边的杏树是结满了成熟的杏子。一群孩子来到这里看见后,纷纷爬上树摘杏子。有一个孩子没有动。上了树的孩子尝了杏子后纷纷吐掉。杏子是苦的。问没有动的孩子为什么没有动。孩子说:这颗树在路边,结满了杏子没有人摘,一定不好吃。一级思维的结果,可以通过再思维检验,这个再思维,是二级思维。二级思维,我们通常称作“论证”。
此实体还是此实体的时候,它所有的属性在此时此地有,在彼时彼地也有。所有实体都存在于普遍联系中。某实体有某种属性,在此时此地与此实体的关系中要显现,在彼时彼地与彼实体的关系中也要显现。一级思维的新知,既可以通过二级思维判定是真理或谬误,也可以通过间接实践,证明是真理或谬误。而间接实践的前提,是二级思维。用了二级思维的孩子没有爬树,用了二级思维的大人会先用河豚喂猫。
实体是变化的,实体的属性是多样的,实体的外部环境是复杂的,二级推理不可能穷尽各种情况,所以,二级推理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e,三级思维

三级思维的定义:三级思维是用已知验证假想实体本质的思维。
本质的定义:本质是实体的一种属性。本质是实体是此实体而非它实体必须有的属性。实体的本质(也可以按习惯说“本质属性”)一旦失去,实体就不再是原来的实体。

普天之下,能拳打老虎的人只有一个——武松。其他人要想吃老虎肉,还是适宜下套。老虎满山跑,人不能满山下套。把套下在哪里,是一个问题。老虎要吃东西。把套下在老虎猎食的路上,是个不错的选择。
把套下在老虎猎食的必经路上,老虎今天没有来明天来,明天没有来还有后天。总之,老虎把肚子耍饿了总会来。在拣到撞兔的地方等第二只撞兔,就够得等了。
老虎的肚子饿了,在猎食路上走一遭,捕到猎物,吃下肚去,就饱了。兔子的肚子也要饿,但在树上撞一下,就算没有撞晕,肚子也依然饿。知道了老虎和兔子的肚子要饿,饿了要到哪里觅食,于是作出正确的捉老虎和捉兔子的决定,这是一个思维过程,而这个思维过程的前提,是老虎和兔子的肚子确实要饿。
老虎从出生的那一天起,肚子就要饿,直到它寿终正寝。老虎作为生物,它要与外部进行物质交换这个本质,在它还是老虎而不是老虎的尸体这个历史中,不会改变。实体的本质,在实体还是此实体而不是它实体的历史中,始终不变。因此,认识事物的本质,是认识事物的未来的可靠途径。
实体的本质,存在于实体的整个变化过程之中,而任何实体的本质的展现,都是在与它实体的关系中进行的。实体决定关系。通过对关系的认识,就能认识实体的本质。通过一级思维,甚至通过想象,可以得出对实体的本质的可能正确的认识,再通过对实体的变化的认识,得出对实体的本质的正确认识,这就是三级思维。三级思维,是用已知验证假想实体本质的思维。
老虎出生以后,就要吃奶,大一点,要吃肉,再大一点,要去捕猎——为了吃肉。一系列的已知,证明了“老虎要饿”这个对老虎的一个本质性的认识。于是,“老虎要饿”这个对老虎具有本质性的假象,就成为对老虎具有本质性的认识。
三级思维,是认识实体的本质的思维。

2,逻辑

逻辑的定义:逻辑是正确思维的规则。

山上有只老虎,我们需要去捉。我们想,怎么捉。山上那只老虎是野生野长的野老虎,我们需要去许多人,带上相应的东西。山上那只老虎是马戏团跑出去的老虎,我们只需要叫上驯兽员,再带上几大块肉,就行了。如果山上那只老虎是野生野长的野老虎,我们想怎么去捉的时候,我们脑袋瓜里的老虎,却是马戏团跑出去的老虎,其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山上那只老虎是野生野长的野老虎,我们开始想的时候,也是想的野老虎,想着想着,野老虎变成了家老虎,其结果,也可想而知。可以看出,我们要正确地想出怎样捉老虎,首先,要我们想的老虎一开始就要和山上的老虎一样,然后,我们在整个思维过程中,想的老虎不能变。换一个说法,在思维过程中,首先要思维中的存在与客观存在具有同一性,然后,思维中的存在在整个思维过程中,要有同一性。违背了这两个同一性,我们的思维就要失败。
人的精神是对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人的大脑能创造物质世界没有的存在,但如果这个存在与物质没有同一性,这个存在就不能在物质世界中出现。我们可以想象人站在云中,但因为云没有能承载人的属性,因此,人最终不能站在云中。如果思维中的存在一开始就与客观世界不同一,这个思维的结果注定了不能在客观世界得到实现。瞎猫撞着死耗子不是思维的结果。思维中的存在一开始就与客观世界不同一,那么,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这个与客观世界不同一的思维中的存在,在思维过程中再同一,也是没有意义的。而思维中的存在开始与客观世界同一,后来出现了不同一,与一开始就不同一,具有同样的意义。因此,要正确地思维,要思维出能付诸于实际、实践的思维,必须具有与客观世界的同一性。这就是正确思维的规则。我们的前人把这个规则称作“逻辑”。逻辑是正确思维的规则。
人可以在没有事的时候想天上的蟠桃,人在饿了的时候,只能吃地上的不管什么桃。人的物质性和物质的第一性决定了人的狭义思维必须遵守同一律这个规则。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十个结论:人的物质性和物质的第一性决定了人的狭义思维必须遵守同一律——即遵守逻辑。

无坚不摧的矛与无鋭不挡的盾是矛盾的,是违反了矛盾律的。在这个矛盾中,不是思维中的矛与客观存在的矛不同一,就是思维中的盾与客观存在中的盾不同一。一句话,违反矛盾律的本质是违反了同一律。
排中律的意义是思维必须有结果。没有结果的思维,是没有意义的思维。没有意义的思维,等同于不存在的思维。没有意义的思维,无所谓对错。思维必须有结果,是有意义的思维的基本规定。排中律是思维的基本规定。排中律作为思维的基本规定,与同一律并立。
排中律的意义是思维必须有结果,而结果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思维出一个结果是容易的。所以,在非故意的情况下,违背排中律的情况是很少的。
因此,逻辑的主要内容,是同一律。
没有异就没有同。没有精神和物质的异,就没有精神和物质的同。思维作为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正确的反映客观存在,物质世界,就必须有与外部世界的同一性。因此,思维必须遵守同一律这个正确思维的规则、法则。客观存在、物质世界作为它本身,没有异,也就无所谓同,因此,不存在所谓的客观逻辑。没有客观逻辑,也无所谓主观逻辑。逻辑就是正确思维的规则、法则,就是同一律。

3,逻辑思维法

逻辑思维法的定义:逻辑思维法就是合乎逻辑地思维。

逻辑思维法,就是合乎逻辑地思维。合乎逻辑地思维,就是在思维中的主观存在于客观存在始终具有同一性——即遵守同一律。
逻辑思维法可以简称为“逻辑法”。
逻辑法的“在思维中的主观存在于客观存在始终具有同一性”,首先表现为思维中的对象及其关系与客观对象及其关系同一,然后是思维中的对象及其间的关系的同一。思维中的对象与客观对象如果不同一,客观对象是野老虎,思维中的对象是家老虎,思维的结果肯定不正确。思维的开始是野老虎,想着想着野老虎变成了家老虎,思维的结果也不会正确。要让思维中的对象与客观对象同一,就要明确概念。明确概念就是要对概念作明确的定义。如果山上的老虎是家老虎还是野老虎还没有弄清楚,那思维中的“老虎”就是一个没有明确的概念。以一个没有明确的概念作为思维的起点,思维的结果纵然是正确的,也是瞎猫撞上死耗子。明确概念是逻辑法的第一要义。
实体(包括客观事物)都是变化的。实体变化的第一因素是内因。一方面,实体的本质决定实体变化的方向,另一方面,必然通过偶然开辟道路。因此,不管实体在其变化中有多少不同变化,这些变化都包含着实体的本质。不同的变化包含着同一的本质。虽然逻辑与客观世界无关,但因为实体的变化包含着同一性,所以,我们称这种变化为“合符逻辑的发展(变化)”。
实体的一个表现,既可能是本质的裸表现,也可能是因为外在因素的影响有掩盖的表现,因此,实体的单个表现,不能作为认识实体的依据。实体的单个表现只有放在实体所在的环境及一定量的变化中,才能认识实体的本质。实体的任何表现都是事实。单个的“事实如果不放在逻辑中,就是儿戏”(列宁)。这个“逻辑”,是逻辑思维。
实践的结果是事实。一方面,在其根本上,实践的结果——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另一方面,在一个一个具体的事例中,单个的事实如果不放在逻辑中,就是儿戏。在逻辑思维中,事实也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兔子不去找狐狸玩,也是事实。因此,在其根本上,事实依然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由此可以这样说:在其根本上,从认识论来说,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其具体的认识上,从方法论来说,事实和逻辑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十一个结论:在其根本上,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其具体的认识上,事实和逻辑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逻辑法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十一个结论,取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具体的实体都有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刚产生的实体,因为在其过程的起点,一方面自身还没有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与外部的关系最少,所以,表现最简单。随着实体自身的变化及与外部的关系增多,实体的表现越来越繁杂。因此,认识实体的本质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从实体的产生开始。这就是“历史与逻辑一致”(列宁)。这里的“逻辑”也是逻辑思维。或许应该换一个说法:逻辑思维应该和历史一致。
综上所述,逻辑法可以概括为三个要点。一,在思维中的主观存在于客观存在要始终具有同一性。二,事实要放在逻辑思维之中。三,认识实体的本质的逻辑思维应该和历史一致。

4,逻辑法与认识论

人的感官不仅不能感知外部世界的内在,而且还有错觉。人的大脑要反映外部世界,必须有大脑的思维。而思维如果不遵守逻辑,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因此,逻辑法既是人认识外部世界必须有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5,合乎逻辑与合乎逻辑的变化(发展)

逻辑是有效思维的法则,“合乎逻辑”即思维合乎逻辑。“合乎逻辑”是“合乎逻辑的思维”的简化。客观事物的变化由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决定,不由有效思维的法则即逻辑决定。因此,客观事物没有不合乎逻辑的变化。认为某个客观事物的变化不合乎逻辑,只证明人的对这个事物的认识还不够。


第三节,辩证法

辩证法的定义:辩证法是用“客观事物都在对立统一中变化”这个观点作指导思想,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实体)的变化是永恒的,没有开始,没有结束(第三结论);决定实体变化的第一因素是内因(第六结论);实体变化的内因,是实体内部的对立面出现了转化(第八结论)。辩证唯物主义还认为,实体间的关系是普遍的(第七结论)。
实体是变化的。实体变化的第一因素是内因,第二因素是外因。实体之所以要变化,是因为实体的内部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实体的内部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决定了实体要变化。实体内部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的关系,即实体的内部关系。
实体间的关系是普遍的。任何实体都有与其他实体的普遍关系。实体与其他实体的普遍关系,是实体的外部关系。关系是实体间的作用。任何实体与其他实体的关系,既包含对其他实体的作用,也包含被其他实体作用。在任何实体之外,都有无数实体。某一实体在其是这一实体的过程中,在外的无数实体有的会与这一实体产生直接关系,有的会产生间接关系,有的不会产生关系。把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合为有关系,某一实体在其是这一实体的过程中,在外的无数实体有的会与这一实体产生关系,有的不会产生关系。
决定实体变化的第一因素是内因,决定实体怎样变化的第一因素也是内因。由实体的内因决定的怎样变化是实体变化的方向。这一点在生物中明确表现。如果所有的鸡蛋都变成了臭鸡蛋,鸡这个物种就消失了。鸡这种生物虽然不把它送上餐桌也会有不能啄米的一天,但这丝毫不能否定生物的本质是朝着自身的存在和种的繁衍展开生命。人是一种生物。人把肯定自己的生物性和人性的作用称作“有利”,人把否定自己的生物性和人性的作用称作“有害”。
实体的内部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某实体与外部的实体的关系虽然不是一个个对立统一关系,但某实体与外部实体却有有关系和无关系。某实体与外部实体的有关系,又以某实体的本质的变化指向为坐标,存在有利和有害两种关系。有和无是对立统一,有利和有害也是对立统一。实体是变化的。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也是变化的。因此,某实体与外部实体的无关系可以转化为有关系,某实体与外部实体的有关系可以转化为无关系。同样,某实体与外部实体的有利关系,可以转化为有害关系,某实体与外部实体的有害关系,也可以转化为有利关系。
实体在其内部,存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在外部,存在与之性质对立的两种关系。对实体的指向变化有利的关系和有害的关系虽然没有共存关系,但对于实体来说,不会只有有利关系,也不会只有有害关系。因此,对于实体来说,有利关系和有害关系,是共存的。
一方面,实体是有独立性的物质;另一方面,实体间的关系是普遍的。一方面,此实体在还没有变成它实体以前,就是此实体;另一方面,出实体还是此实体的时候,已经开始向它实体转化。实体在其横向上,既是独立的,又是联系的。实体在纵向上,既是不变的,又是变化的。
实体在其内部,存在着既独立又共存的两个方面,在其外部,以实体本身的变化指向为标准,有有利的外部关系,有有害的外部关系。
实体在其横向上,没有独立,无所谓联系,在其纵向上,没有不变,无所谓变。实体在其横向上、纵向上、都存在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关系,既存在于实体的内部,也存在于实体的外部。对立统一关系,存在于整个实体世界即物质世界。
对立统一关系,是变化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存在于整个实体世界即物质世界,整个实体世界即物质世界都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变化。辩证唯物主义把整个实体世界即物质世界都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变化,称作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实体世界即物质世界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变化。
精神是对物质的反映。对立统一关系,存在于整个实体即物质世界,必然也存在于整个精神世界。物质世界的对立统一规律,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成为两两相对的概念。上和下,大和小,等等。
动物是实体,矿物是实体,人也是一种实体;动物在变化,矿物在变化,人也在变化。但是,人这种实体的变化有许多和其他实体有很大的不同。我在街上逛,和狼在树林里走,大致差不多。我在街上边走边喊口号,和狼在树林里边走边嚎叫,就有很大的区别。人的活动在人的变化中占着很大一个部分。因为人的活动与其他实体的相似变化——如动物的活动——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用了一个专门的词来代表,这个词就是“事”。人的活动是“做事”。人的肢体活动是做事,人的大脑活动也是做事——我在想问题。
我在想问题,别人也在想问题;我在做事,别人也在做事。我需要认识的外部世界,不仅有自然界的实体和实体的变化,还有别人和别人做的事。因为人做的事对人的认识有非常大的意义,所以,在人词汇中,出现了“事物”。客观是对主观而言。事物不仅包含认识者外部的物质世界,还包含认识者外部的精神世界。
客观事物都在对立统一中变化。在对立统一中变化是客观事物存在的规律。要认识客观事物,就不能把客观事物想成静止的、孤立的。把“客观事物都在对立统一中变化”这个观点作为指导思想,认识客观事物,就是辩证法。
辩证法是把“客观事物都在对立统一中变化”这个观点作为指导思想,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

第四节,润之法

润之法的定义:润之法是用把握矛盾三要素观点作为指导思想,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

因为实体都在对立统一中变化,所以,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产生若干两两相对的概念。在这若干两两相对的概念中,“矛盾”这个词、这个概念,最形象地反映了包括实体在内的客观事物的对立统一。在这一章,本文用“客观事物”和“矛盾”这两个概念。
客观事物都包含着矛盾,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各客观事物包含的各矛盾互不相同,这是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普遍性”是指普遍存在,“共性”是指共同所有。普遍存在即共同所有。本文把“普遍性”和“共性”作为同义词,把“特殊性”和“个性”作为同义词,按习惯同时使用这两组概念。
实体、客观事物都在对立统一中变化,即都在矛盾中变化,所以,矛盾具有普遍性。实体、客观事物都在对立统一中变化,但各个实体,各个客观事物的对立统一及变化,却不是完全一样的。各个实体、各个客观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各个实体、各个客观事物有其自身的矛盾,又因处在普遍的关系中,有众多的外部矛盾。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所以各个实体、各个客观事物的内外矛盾对其变化、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有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的起着非决定性作用。对各个实体、各个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矛盾,是各个实体、各个客观事物的众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各个实体、各个客观事物的主要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毛泽东)。
矛盾中有主要矛盾,这是矛盾的第一要素。
矛盾着、对立着的两个方面的力量、作用如果是相同的、相等的,实体、客观事物就不会变化。实体、客观事物是变化的,矛盾着、对立着的两个方面的力量、作用是不相同的、不相等的。矛盾着、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总有一个方面是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毛泽东)。
矛盾有主要矛盾方面,这是矛盾第二要素。
矛盾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立的,另一方面是共存的。当对立的两个方面的对立发展到顶端时,对立的两个方面不能再共存,原来的实体、客观事物,就产生质变,不再是原来的实体、原来的客观事物。
当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对立还能让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存的时候,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当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对立不能让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存的时候,矛盾的性质是对抗性的。
矛盾的性质,是矛盾的第三要素。
实体、客观事物都在对立统一中变化,因此,矛盾的三个要素也是变化的。这个变化,是转化。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可能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可能转化为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可能转化为次要矛盾方面,次要矛盾方面可能转化为主要矛盾方面;非对抗性矛盾可能转化为对抗性矛盾,对抗性矛盾可能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
众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矛盾有主要矛盾方面,矛盾有不同的性质,这是客观存在,如果不能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能分清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不能弄清矛盾才性质,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因此,用把握矛盾三要素观点作为指导思想,认识客观事物,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的方法。
就象在逻辑和辩证法这两个词出现以前很久,人类就已经开始合符逻辑和辩证法的思维了一样,在毛泽东的《矛盾论》出现以前很久,人类也知道把握矛盾三要素。但是,首先提出要用把握矛盾三要素观点作为指导思想,认识客观事物,是毛泽东在他的《矛盾论》中提出来的。因此,用毛泽东的名字来为这个方法命名,是正确的。“毛泽东法”有点繁,“泽东法”感觉不怎么好,我把这个方法命名为“润之法”。
润之法是用把握矛盾三要素观点作为指导思想,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

第九章 哲学的研究终结(待续)

结束语

请到我们宜宾来,坐船到上海。只要在合江门上了船稳得住,就不管长江有多少个弯,老天有多少次变,都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由版主最后修改:

Sophist

知名会员
回复: 辩证唯物主义论

给一般院校本科生做马哲入门教材还是可以的。
 

ken

初级会员
回复: 辩证唯物主义论

对于哲学来说,这个有点过于通俗了,定义和论证都不是很严密。
归结一下:
作为哲学,过于浅薄;作为故事,过于死板。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