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黑暗诗人特拉克尔

teiler

知名会员
管理成员
若论20世纪德语诗坛最杰出的诗人,中国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里尔克,或者还有格奥尔格、霍夫曼斯塔尔等。然而此德语诗歌王冠的秘密持有者,却是有“黑暗诗人”之称的特拉克尔(1887-1914)。

也许他们会喊到:“特拉克尔?怎么没有听说过!”这关系到文化传播的事,在此不必去提。其实很简单,就象席勒、荷尔德林、诺瓦利斯的知名度逊于歌德、海涅而其实力或则过之一样,特拉克尔诗歌的意义虽至今笼罩在黑暗和秘密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其在德意志的影响和地位却持续攀升,无人可以动摇。

今天,他的诗总算进入我们的视野了。

1

1887年2月3日格奥尔格·特拉克尔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这也是莫扎特的故乡。从少年开始特拉克尔就陷入和妹妹格蕾特不正常的爱情关系中,以作为对冷若冰霜的母亲的爱的移情,后者唯一而狂热的爱好就是整日关在一间收藏有很多古董的小屋里沉思冥想。相比之下,忠厚老实的父亲,一位勤勉的五金商人,给了特拉克尔兄妹最温暖的关怀。这样,对父亲的热爱,对母亲的痛恨(也许仍然是一种爱),对妹妹的罪恶的意识交织成特拉克尔黑暗的,终生挥之不去的情绪。

特拉克尔中学时开始写诗。那时他读到了波德莱尔、兰波的诗作,深深体会了其中对“死者”、“腐烂”、“尸体”之类的偏爱。当然,在法国人那里作为一种“乐趣”的东西,对特拉克尔而言却是“死一般的严肃”。他也熟悉钢琴,喜欢李斯特的恢弘和萧邦的温婉,反映在他后来的诗歌中,自然充满了音乐的韵律,格外地优美。18岁时他开始吸毒,据说目的有三:体验迷狂的精神境界;忘记痛苦;以及,有意识地自我毁坏。无疑,他确实为此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多门功课不及格,被迫退学;最后他也陨身于此。1906年特拉克尔创作了几部独幕戏并上演,在萨尔茨堡成了年轻的戏剧作者,可是人们实在受不了他那梦幻般蒙太奇式的手法,报刊上出现了恶毒的“奉劝”:不要再试图当戏剧家啦!而特拉克尔自己也认识到了某种局限,他最终放弃戏剧,专一于诗歌。

特拉克尔于1908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药物学,且于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然而维也纳并不令他喜欢,奥匈帝国的首都也是一片没落的景象。只有妹妹格蕾特来维也纳学习钢琴,才略给他一点慰籍,但是格蕾特在他的劝导之下,也开始吸毒,这更加深了两人的悲剧,特拉克尔也追悔不已。1910年6月特拉克尔深爱的父亲突然去世,格蕾特也放弃学业,前往柏林,这两个重大的打击使特拉克尔陷入深重的颓废之中。与此同时,他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已经建立起独异的风格,希望用它来表达“节奏和意像地狱般的咆哮”。于是,他一边从军,一边开始了伟大的创作。

兵役结束以后他被分配到因斯布鲁克,在这里结识了著名的激进刊物《燃烧者》的主编路德维希·冯·菲克尔——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在菲克尔的支持下,特拉克尔首次在《燃烧者》上发表了《热风中的前城》,以后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也发表在该刊。

然而时人并不理解特拉克尔诗歌的价值。1913年慕尼黑的朗恩出版社拒绝出版特拉克尔的诗集《朦胧和沉沦》,这部诗集直到7月才由莱比锡的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出版,更名为《诗作》,而且是一套丛书里面很不引人注目的一本,谁知道其中就包含有可以跻身于20世纪德语最伟大的诗歌的《黑利安》、《诗篇》等!这也是特拉克尔活着能够看到的自己唯一的一部诗集了。翌年,他虽然又编成了第二部诗集《塞巴斯蒂安在梦中》,其中包含了50首更加深邃的诗歌,却没有等到它的出版。

1914年特拉克尔赴柏林探望因流产而卧病在床的妹妹格蕾特。为了救助陷于穷困的妹妹,他四处奔走,可是屡遭拒绝,于世间的冷酷无情,认识得无比清楚。他本人也遭到四方歧视,连一份工作都不能寻得,全靠菲克尔的热心周济。7月,刚继承了一大笔遗产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广散其财,捐赠10万克隆金币,委托菲克尔救济穷困的奥地利艺术家,特拉克尔和里尔克分别得到了2万克隆。虽然获得巨资,但是特拉克尔早就对世界充满了怀疑和绝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他毅然从军,担任了随军药剂师,并亲历了血肉横飞的格罗德克战役。在10多天里,他必须一个人照料80多个残肢断臂,狂呼嚎叫的伤员。这份巨大的刺激使特拉克尔精神失常,企图自杀,幸而被阻止,于是他自己也住进了克拉考战地医院的精神病科。这时他的诗歌陆续在《燃烧者》上发表,如《梦幻与迷狂》、《启示与末日》等。10月24日和25日菲克尔赴克拉考探望特拉克尔,27日特拉克尔寄给菲克尔最后两首诗《怨》和《格罗德克》,并写到:“…自你看望我以来,我的心情加倍地悲伤。我觉得自己几乎已经处于世界彼岸。最后我想补充一句,倘若我死去,我钟爱的妹妹格蕾特应该继承我拥有的所有钱财和其它杂物……”。

1914年11月3日,特拉克尔死于因过量注射可卡因而造成的心脏麻痹。翌年,《燃烧者》发表了他的最后七首诗,《塞巴斯蒂安在梦中》也由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出版。

他的哀荣虽然来得太迟,自一战以后却上升得无比迅速。现代音乐巨匠韦伯恩更特地为他的诗歌谱曲,这些艺术歌曲的杰作同样广为流传。犹如维特根斯坦以一册70页的《逻辑哲学论》称雄哲学界,特拉克尔也凭借两本薄薄的诗集,首首珠玑的诗作,持据20世纪德语诗歌王国的桂冠,以至于今日的德语诗歌界竟有“特拉克尔教派”一说。

2

读特拉克尔的诗,总让人联想起诺瓦利斯和疯狂后的荷尔德林,前者对深藏于黑暗中的秘密的热切追寻,后者断然的超绝和宁静,分别体现在特拉克尔前后期的创作中。

诺瓦利斯创作了不朽的《夜歌》,特拉克尔则有12首《夜歌》续之。为什么诗人,尤其是德国浪漫派的诗人,如此偏爱黑夜,勃兰兑斯有如下解释:因为自我感觉和夜的感觉是一致的,即,首先是黑暗中的恐惧感,接着是一阵病态的惬意的战栗,因自我感觉从这种恐惧感中更强烈地浮现出来。其实更确切的是,黑暗总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特拉克尔在黑暗中,通常都是极度地宁静,恬然,差不多就象已经死去。他无所畏惧,倒是欢迎着死亡。确实,他的太多理想寄托于死亡:死亡中有关怀,有极乐,有宽恕,有解脱。诺瓦利斯希望在坟墓中与他早死的爱人索菲娅重逢,特拉克尔则不但期盼着能和格蕾特“我们腐烂的双手温柔地相互触摸/啊,美丽的新娘!”,而且希望在死后回到他无比渴望的母亲玛利亚的怀抱,就象耶稣那样。从他意识到这一点起,他就已经“死去”。不难理解,特拉克尔诗中那些死去的小男孩,“早死者”:艾利斯、黑利安、塞巴斯蒂安,都是诗人本人的化身。而他对诺瓦利斯的崇敬,当缘于彼此黑暗观的契合,以及对诺瓦利斯命运深深的同情(这里取叔本华之意,即“同悲共苦”)。

然而对个体命运的关注终将上升到静观人类的命运,这是德国诗人的共同之处。特拉克尔在生命最后的两年里极其认真地阅读荷尔德林,却没有理解后者的人类学。荷尔德林真诚地理想着“人类”,“种族”的光明前程,即使在疯狂之后,居于塔楼之上,览望内卡河畔广袤的田野,他作诗仍然动辄就是“人们”,“人”,“人类”……可是特拉克尔看到的却是“垂死的群氓”,“腐烂着的种族/白色的孙子们/黑暗的前程已定”,“一切大道皆通往黑暗的腐烂”,以及,“一切都将在黑暗中终结”,等等。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安居”被许多人错误地理解为乐观主义的幻觉,但有谁能够体味那种大悲痛之后的超然和恬静呢?——当然,人们也可以猜想这也可能是某种极度疯狂的征兆。确实地,很多疯狂者就是这个样子。特拉克尔却从未疯狂,即使他吸毒,酗酒;冷酷的心灵洞察了自身的欲望和幻想,也领略了黑暗命运的意义,只有当坦然地走向死亡,他才获得了真正的恬静。人类也应该如此。就象肉体必须腐烂那样,灵魂也必须“永无休止地漫游”,直到走入末日(geht unter)。在德国所有诗人中,特拉克尔拥有最高的死亡意识,唯有诺瓦利斯堪与其比肩。

3

特拉克尔在《在路上》中感叹:“何其悠古/我们的家族……”并深深为之自豪。然而他又感到自己的家族存在着一种罪恶,到了他们这一代,已经是末路穷途,散发出霉烂的气息。这种意识还和对故乡萨尔茨堡的矛盾心情联系起来。一个“美丽的小城”,同时又“彼处冷漠而邪恶/聚居一个腐烂种族”。读特拉克尔的诗,应该知道象“小山”、“阿尼夫宫”、“弥拉贝尔花园”、“修士山”、“骑士山”、“圣彼得坟墓”这些都是萨尔茨堡的地名,从中可见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然而他甘愿离开故土,以完成灵魂必需的漫游,也许在流浪中有他的解脱。特拉克尔是流浪者陌生人异乡人,谁也不认识他,正好成全他的孤独。于是终于有此感叹:“灵魂,流落大地的陌生者!”与《燃烧者》齐名的激进的《火炬》杂志,其主编卡尔·克劳斯是特拉克尔最早的鉴赏者之一,《诗篇》即题献给他。他在给特拉克尔的答谢信中写下了自己的感想:“……腹中的婴儿是完满者,当一切都已太迟,他们才准备就绪。他们带着羞涩的哭喊来到世上,而世界给予他们唯一的,最初的也是最后的印象就是:让我回到你的身体中吧,啊母亲,那曾经是美好的地方!”对此,特拉克尔的答复只有一句话:“感谢您对于最痛苦的光明的洞察。”这个对话表明了克劳斯对特拉克尔的深刻理解,同时也给了其他读者一把钥匙。今日,特拉克尔在《童年》中写下的“蓝色的洞穴”已经成为母体的经典标志。而只有死去的童年或“未出生的孙子们”才能够安静地栖居在“蓝色的洞穴里”,对于完全缺乏母爱的特拉克尔来说,除了死亡,是没有别的办法回归母体的。

至于把妹妹作为母爱的替代品,世上没有这个道理。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比如,《梦幻与迷狂》中:“从蓝色的镜子里,妹妹纤细的身影飘然而出,他坠入黑暗中,仿佛已经死去……”而早有专家考证出蓝色在特拉克尔那里是母亲玛利亚的象征。浪漫主义的作家如夏多布里盎、歌德和拜伦都曾发思古之幽情,创作过描写兄妹之爱的作品,而且持赞美的态度,因为这是对世俗伦常礼教的叛逆。固然他们写来写去,还是免不了悲剧的结局。而特拉克尔兄妹之情,哪里有一丝浪漫!纯粹是绝望!他只是在绝望中,才遁入“林中的传奇”,其中有着“少年和女孩”,“陌生人和陌生女人”,以及,“修士和修女”。特拉克尔大概是希望和他的妹妹一起流浪的,可是命运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在那些诗篇中,“妹妹”以各种形象出现,特拉克尔倾吐了无限复杂的感情。可以肯定,诗中的“野兽”,“动物”也是妹妹格蕾特的标志,它们对孤独者而言最为亲近。对妹妹炽热的爱欲和深深的怜惜,夹着罪孽自责绝望,使特拉克尔对天下所有女性,尤其是所谓“不洁”的女人充满了同情。杜思妥也夫斯基《罪与罚》中的索尼娅,奥格斯堡教堂的圣女阿芙娜(原为妓女,后皈依基督教)都是特拉克尔极为尊敬的形象。曾有人论证女人只是追求感官快乐的动物,特拉克尔则怒斥这些人都是“狗”,应该被“尽数击毙”。

据说格蕾特曾经劝说特拉克尔和他一起自杀。确实,“白色的声息对我说:自绝吧!”(《启示与末日》)“一起”虽然没有实现,但他俩毕竟都是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临终的特拉克尔,虽然已经预感到“永恒之冰冷浪涛/吞没了金色的人影”,在他自己即将陷入黑暗的虚空之际,还在试图自深渊呼唤妹妹的拯救。这最后两首诗,《怨》和《格罗德克》,实在是诗人为他自己和妹妹所作的挽歌。1917年11月21日,也就是特拉克尔死后3年,格蕾特饮弹自尽于柏林寓所,当时她的一些朋友正在客厅举办家庭舞会。

4

有谁熟悉蒙克、克尔希纳、诺尔德或柯柯西卡的画吗?猛烈的狂放不羁的色彩,僵尸或木偶般的形象,永远无人可以了解的孤独,恐惧中散发着阵阵悲凉和忧伤……它们和特拉克尔的诗,诚然是同一个世界不同的表象。任谁领悟了其中的一个,诗或者画,他都会畅通无阻地走向另一方。特拉克尔曾作有自画像一幅,双眼和嘴唇犹如黑洞,而面部其它地方涡旋般涂抹上棕灰、绿、白、紫等颜色,完全地疯狂。他唯一的画作,也列入了表现主义美术的名作之中。

如同表现主义美术的颜色并不象征着什么,而直接就是对象本身,在特拉克尔诗中,繁多的颜色是如此频繁地出现,以至于读者产生“诗中有画”的感觉。诗人不但用颜色修饰对象,而且干脆地以颜色进行指称:红、蓝、银白、金黄……也许这是一种刻意的“技术”,但是晓聪对我说,他觉得特拉克尔的感觉意象本来就是和某些颜色固定地联系起来,因而是在无意识中无休止地反复回味这些感觉意象——颜色。无论怎样,特拉克尔的“颜色观”一直是大家十分关注的课题,在德国还产生了几部博士论文专门去研究它。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了解特拉克尔那些颜色的意象,也是大有裨益的。

蓝色无疑是最重要的,它简直就是德意志艺术灵魂的象征。从浪漫派开始,一朵“蓝花”,就曾经令诺瓦利斯憔悴而终;艾欣多夫也曾吟哦着“我追寻一朵蓝花/可永远也找不到她”四处流浪。直到本世纪初在慕尼黑诞生的最伟大的艺术家团体之一,也仍然冠以“蓝色骑士”的标志,有人把它译为“青骑士”,就无可救药地搞错了。据勃兰兑斯说,蓝花象征着秘密的永远可望而不可求的欲求。在特拉克尔的诗歌里,“蓝花”不仅随处可见,一方面是对德国艺术精神的自觉继承,另一方面当“蓝花”前冠之以“神圣”,那又是他母亲玛利亚的象征。

此外,“白色”是格蕾特的标志,而“银白”意味着罪恶的淫欲,这也是很清楚的。诸如“幸当黑暗的天籁拜访灵魂/你一身纯白/出现在朋友的秋日风景中”,“纠缠者在银白中松开”或“血从妹妹银白的伤口缓缓涌出,而一阵炽热的雨淋湿了我……”等等。其它,“金黄”和“黑金”代表着童年,“黑暗”“黑色”意味着不祥,“紫色”与家族相对应,“绿色”则是对生命,确切地说是对灵魂获得解脱的企望——而这种颜色又往往伴随着肉体的腐烂,死亡。如此等等,实在是有众多的纷纭。虽然众人尽可以自由诠释,但特拉克尔作为诗人中的色彩大师,也就很明显了。

5

特拉克尔的诗受到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哲学家的宠爱,这也是独一无二的。海德格尔还在1913年求学于佛莱堡大学时就开始研读特拉克尔的诗作,并在40年后发表了著名论文《诗歌的语言——对格奥尔格·特拉克尔诗歌的探讨》。虽然他宣扬每一位诗人都在“试图言说不可言说的唯一的一首诗”,以至于荷尔德林、特拉克尔、里尔克在他笔下个性不分,仿佛成了同一个人,但是他的介绍之功,实在是不可抹杀的。若不是海德格尔,中国知道这几个诗人的人定会减少许多。不过海德格尔虽然喜欢卖弄“诗意”,其实他的气质枯燥得很,乏味;前辈如谢林、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他们对于艺术的感悟力哪个不比海德格尔强上百倍?前不久《海德格尔全集》的编纂者之一,德国乌帕塔大学的特拉夫尼博士来北大哲学系讲授海德格尔的艺术观。我和他谈起这个问题,他却很严肃地告诉我,海德格尔虽然纵论众诗人,而“事实上,只有特拉克尔的影响才真正融入了他的生命之中”!他并且举《存在与时间》中的某些论断为例,这里不去提它们,但果真如此,那么特拉克尔实际具有的影响力更加不可估量。

其实,维特根斯坦才是特拉克尔真正精神上的同感者。青年维特根斯坦深深纠缠于“罪孽”,“死亡”这些问题。他三个哥哥相继自杀身亡,这使他觉得自己家族遭受天罚,是命运的牺牲品。他最敬爱的姐姐格蕾特(!)灌输给他叔本华和齐克果的哲学,还把他引荐给《火炬》、《燃烧者》的激进知识分子们。和特拉克尔一样,维特根斯坦也是托尔斯泰狂热的崇拜者,他们都认为同情和慈爱是最高的德行。可能大家还记得,维特根斯坦广散私财,这正是受了托尔斯泰的影响,而特拉克尔又恰好是受益者之一。在菲克尔转赠给维特根斯坦特拉克尔的诗集之后,维特根斯坦激动地回信:“……我还不理解它们,但是它们的情氛给了我慰籍。那是真正的天才的声音!”他还亲自赴克拉考拜访已住进战地医院精神病科的特拉克尔,奈何诗人已去,唯见黄土一掊,原来特拉克尔已于维特根斯坦到达的三天前去世。尽管如此,特拉克尔的诗歌仍然成为陪伴维特根斯坦终生的慰籍。据维特根斯坦的学生冯赖特回忆,维特根斯坦直到晚年都在反复阅读特拉克尔的诗歌,而对里尔克感到厌恶,因为,“后期的里尔克未免过于矫揉造作”。维特根斯坦晚年撰写《哲学研究》前言,其中冒出了“这个时代是如此之黑暗……”的句子,这时他或许想起了特拉克尔。

可见,特拉克尔对于我们时代的诗歌和哲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他也许不会带来“光明”,但他给予我们启示,每一个沉思命运者都需要的启示。

德国女诗人艾尔莎·拉斯卡—许娜1915年为特拉克尔所作的招魂曲,正可作为本文的结尾:

他的眼睛还在遥远的地方。

这个孩子他早已来到天堂。

从那里传来了他的言语飘荡在蓝色白色的云上。

我们争论着宗教,却总象两个孩子,

口口相传上帝。

泰初有道。

诗人的心灵,坚固的城堡,他的诗歌是吟唱着的音韵。

他多象马丁-路德。

手中紧握着自己的三位之魂,当他奔赴神圣的战争。

——于是我知道,他已死去——

正当莫可言喻的黄昏,他的幽灵在我的小屋中安居。

21_46.jpg
 

lalun

知名会员
回复: 【ZT】黑暗诗人特拉克尔

若论20世纪德语诗坛最杰出的诗人,中国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里尔克,或者还有格奥尔格、霍夫曼斯塔尔等。然而此德语诗歌王冠的秘密持有者,却是有“黑暗诗人”之称的特拉克尔(1887-1914)。

也许他们会喊到:“特拉克尔?怎么没有听说过!”这关系到文化传播的事,在此不必去提。其实很简单,就象席勒、荷尔德林、诺瓦利斯的知名度逊于歌德、海涅而其实力或则过之一样,特拉克尔诗歌的意义虽至今笼罩在黑暗和秘密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其在德意志的影响和地位却持续攀升,无人可以动摇。

今天,他的诗总算进入我们的视野了。

1

1887年2月3日格奥尔格·特拉克尔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这也是莫扎特的故乡。从少年开始特拉克尔就陷入和妹妹格蕾特不正常的爱情关系中,以作为对冷若冰霜的母亲的爱的移情,后者唯一而狂热的爱好就是整日关在一间收藏有很多古董的小屋里沉思冥想。相比之下,忠厚老实的父亲,一位勤勉的五金商人,给了特拉克尔兄妹最温暖的关怀。这样,对父亲的热爱,对母亲的痛恨(也许仍然是一种爱),对妹妹的罪恶的意识交织成特拉克尔黑暗的,终生挥之不去的情绪。

特拉克尔中学时开始写诗。那时他读到了波德莱尔、兰波的诗作,深深体会了其中对“死者”、“腐烂”、“尸体”之类的偏爱。当然,在法国人那里作为一种“乐趣”的东西,对特拉克尔而言却是“死一般的严肃”。他也熟悉钢琴,喜欢李斯特的恢弘和萧邦的温婉,反映在他后来的诗歌中,自然充满了音乐的韵律,格外地优美。18岁时他开始吸毒,据说目的有三:体验迷狂的精神境界;忘记痛苦;以及,有意识地自我毁坏。无疑,他确实为此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多门功课不及格,被迫退学;最后他也陨身于此。1906年特拉克尔创作了几部独幕戏并上演,在萨尔茨堡成了年轻的戏剧作者,可是人们实在受不了他那梦幻般蒙太奇式的手法,报刊上出现了恶毒的“奉劝”:不要再试图当戏剧家啦!而特拉克尔自己也认识到了某种局限,他最终放弃戏剧,专一于诗歌。

特拉克尔于1908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药物学,且于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然而维也纳并不令他喜欢,奥匈帝国的首都也是一片没落的景象。只有妹妹格蕾特来维也纳学习钢琴,才略给他一点慰籍,但是格蕾特在他的劝导之下,也开始吸毒,这更加深了两人的悲剧,特拉克尔也追悔不已。1910年6月特拉克尔深爱的父亲突然去世,格蕾特也放弃学业,前往柏林,这两个重大的打击使特拉克尔陷入深重的颓废之中。与此同时,他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已经建立起独异的风格,希望用它来表达“节奏和意像地狱般的咆哮”。于是,他一边从军,一边开始了伟大的创作。

兵役结束以后他被分配到因斯布鲁克,在这里结识了著名的激进刊物《燃烧者》的主编路德维希·冯·菲克尔——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在菲克尔的支持下,特拉克尔首次在《燃烧者》上发表了《热风中的前城》,以后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也发表在该刊。

然而时人并不理解特拉克尔诗歌的价值。1913年慕尼黑的朗恩出版社拒绝出版特拉克尔的诗集《朦胧和沉沦》,这部诗集直到7月才由莱比锡的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出版,更名为《诗作》,而且是一套丛书里面很不引人注目的一本,谁知道其中就包含有可以跻身于20世纪德语最伟大的诗歌的《黑利安》、《诗篇》等!这也是特拉克尔活着能够看到的自己唯一的一部诗集了。翌年,他虽然又编成了第二部诗集《塞巴斯蒂安在梦中》,其中包含了50首更加深邃的诗歌,却没有等到它的出版。

1914年特拉克尔赴柏林探望因流产而卧病在床的妹妹格蕾特。为了救助陷于穷困的妹妹,他四处奔走,可是屡遭拒绝,于世间的冷酷无情,认识得无比清楚。他本人也遭到四方歧视,连一份工作都不能寻得,全靠菲克尔的热心周济。7月,刚继承了一大笔遗产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广散其财,捐赠10万克隆金币,委托菲克尔救济穷困的奥地利艺术家,特拉克尔和里尔克分别得到了2万克隆。虽然获得巨资,但是特拉克尔早就对世界充满了怀疑和绝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他毅然从军,担任了随军药剂师,并亲历了血肉横飞的格罗德克战役。在10多天里,他必须一个人照料80多个残肢断臂,狂呼嚎叫的伤员。这份巨大的刺激使特拉克尔精神失常,企图自杀,幸而被阻止,于是他自己也住进了克拉考战地医院的精神病科。这时他的诗歌陆续在《燃烧者》上发表,如《梦幻与迷狂》、《启示与末日》等。10月24日和25日菲克尔赴克拉考探望特拉克尔,27日特拉克尔寄给菲克尔最后两首诗《怨》和《格罗德克》,并写到:“…自你看望我以来,我的心情加倍地悲伤。我觉得自己几乎已经处于世界彼岸。最后我想补充一句,倘若我死去,我钟爱的妹妹格蕾特应该继承我拥有的所有钱财和其它杂物……”。

1914年11月3日,特拉克尔死于因过量注射可卡因而造成的心脏麻痹。翌年,《燃烧者》发表了他的最后七首诗,《塞巴斯蒂安在梦中》也由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出版。

他的哀荣虽然来得太迟,自一战以后却上升得无比迅速。现代音乐巨匠韦伯恩更特地为他的诗歌谱曲,这些艺术歌曲的杰作同样广为流传。犹如维特根斯坦以一册70页的《逻辑哲学论》称雄哲学界,特拉克尔也凭借两本薄薄的诗集,首首珠玑的诗作,持据20世纪德语诗歌王国的桂冠,以至于今日的德语诗歌界竟有“特拉克尔教派”一说。

2

读特拉克尔的诗,总让人联想起诺瓦利斯和疯狂后的荷尔德林,前者对深藏于黑暗中的秘密的热切追寻,后者断然的超绝和宁静,分别体现在特拉克尔前后期的创作中。

诺瓦利斯创作了不朽的《夜歌》,特拉克尔则有12首《夜歌》续之。为什么诗人,尤其是德国浪漫派的诗人,如此偏爱黑夜,勃兰兑斯有如下解释:因为自我感觉和夜的感觉是一致的,即,首先是黑暗中的恐惧感,接着是一阵病态的惬意的战栗,因自我感觉从这种恐惧感中更强烈地浮现出来。其实更确切的是,黑暗总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特拉克尔在黑暗中,通常都是极度地宁静,恬然,差不多就象已经死去。他无所畏惧,倒是欢迎着死亡。确实,他的太多理想寄托于死亡:死亡中有关怀,有极乐,有宽恕,有解脱。诺瓦利斯希望在坟墓中与他早死的爱人索菲娅重逢,特拉克尔则不但期盼着能和格蕾特“我们腐烂的双手温柔地相互触摸/啊,美丽的新娘!”,而且希望在死后回到他无比渴望的母亲玛利亚的怀抱,就象耶稣那样。从他意识到这一点起,他就已经“死去”。不难理解,特拉克尔诗中那些死去的小男孩,“早死者”:艾利斯、黑利安、塞巴斯蒂安,都是诗人本人的化身。而他对诺瓦利斯的崇敬,当缘于彼此黑暗观的契合,以及对诺瓦利斯命运深深的同情(这里取叔本华之意,即“同悲共苦”)。

然而对个体命运的关注终将上升到静观人类的命运,这是德国诗人的共同之处。特拉克尔在生命最后的两年里极其认真地阅读荷尔德林,却没有理解后者的人类学。荷尔德林真诚地理想着“人类”,“种族”的光明前程,即使在疯狂之后,居于塔楼之上,览望内卡河畔广袤的田野,他作诗仍然动辄就是“人们”,“人”,“人类”……可是特拉克尔看到的却是“垂死的群氓”,“腐烂着的种族/白色的孙子们/黑暗的前程已定”,“一切大道皆通往黑暗的腐烂”,以及,“一切都将在黑暗中终结”,等等。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安居”被许多人错误地理解为乐观主义的幻觉,但有谁能够体味那种大悲痛之后的超然和恬静呢?——当然,人们也可以猜想这也可能是某种极度疯狂的征兆。确实地,很多疯狂者就是这个样子。特拉克尔却从未疯狂,即使他吸毒,酗酒;冷酷的心灵洞察了自身的欲望和幻想,也领略了黑暗命运的意义,只有当坦然地走向死亡,他才获得了真正的恬静。人类也应该如此。就象肉体必须腐烂那样,灵魂也必须“永无休止地漫游”,直到走入末日(geht unter)。在德国所有诗人中,特拉克尔拥有最高的死亡意识,唯有诺瓦利斯堪与其比肩。

3

特拉克尔在《在路上》中感叹:“何其悠古/我们的家族……”并深深为之自豪。然而他又感到自己的家族存在着一种罪恶,到了他们这一代,已经是末路穷途,散发出霉烂的气息。这种意识还和对故乡萨尔茨堡的矛盾心情联系起来。一个“美丽的小城”,同时又“彼处冷漠而邪恶/聚居一个腐烂种族”。读特拉克尔的诗,应该知道象“小山”、“阿尼夫宫”、“弥拉贝尔花园”、“修士山”、“骑士山”、“圣彼得坟墓”这些都是萨尔茨堡的地名,从中可见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然而他甘愿离开故土,以完成灵魂必需的漫游,也许在流浪中有他的解脱。特拉克尔是流浪者陌生人异乡人,谁也不认识他,正好成全他的孤独。于是终于有此感叹:“灵魂,流落大地的陌生者!”与《燃烧者》齐名的激进的《火炬》杂志,其主编卡尔·克劳斯是特拉克尔最早的鉴赏者之一,《诗篇》即题献给他。他在给特拉克尔的答谢信中写下了自己的感想:“……腹中的婴儿是完满者,当一切都已太迟,他们才准备就绪。他们带着羞涩的哭喊来到世上,而世界给予他们唯一的,最初的也是最后的印象就是:让我回到你的身体中吧,啊母亲,那曾经是美好的地方!”对此,特拉克尔的答复只有一句话:“感谢您对于最痛苦的光明的洞察。”这个对话表明了克劳斯对特拉克尔的深刻理解,同时也给了其他读者一把钥匙。今日,特拉克尔在《童年》中写下的“蓝色的洞穴”已经成为母体的经典标志。而只有死去的童年或“未出生的孙子们”才能够安静地栖居在“蓝色的洞穴里”,对于完全缺乏母爱的特拉克尔来说,除了死亡,是没有别的办法回归母体的。

至于把妹妹作为母爱的替代品,世上没有这个道理。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比如,《梦幻与迷狂》中:“从蓝色的镜子里,妹妹纤细的身影飘然而出,他坠入黑暗中,仿佛已经死去……”而早有专家考证出蓝色在特拉克尔那里是母亲玛利亚的象征。浪漫主义的作家如夏多布里盎、歌德和拜伦都曾发思古之幽情,创作过描写兄妹之爱的作品,而且持赞美的态度,因为这是对世俗伦常礼教的叛逆。固然他们写来写去,还是免不了悲剧的结局。而特拉克尔兄妹之情,哪里有一丝浪漫!纯粹是绝望!他只是在绝望中,才遁入“林中的传奇”,其中有着“少年和女孩”,“陌生人和陌生女人”,以及,“修士和修女”。特拉克尔大概是希望和他的妹妹一起流浪的,可是命运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在那些诗篇中,“妹妹”以各种形象出现,特拉克尔倾吐了无限复杂的感情。可以肯定,诗中的“野兽”,“动物”也是妹妹格蕾特的标志,它们对孤独者而言最为亲近。对妹妹炽热的爱欲和深深的怜惜,夹着罪孽自责绝望,使特拉克尔对天下所有女性,尤其是所谓“不洁”的女人充满了同情。杜思妥也夫斯基《罪与罚》中的索尼娅,奥格斯堡教堂的圣女阿芙娜(原为妓女,后皈依基督教)都是特拉克尔极为尊敬的形象。曾有人论证女人只是追求感官快乐的动物,特拉克尔则怒斥这些人都是“狗”,应该被“尽数击毙”。

据说格蕾特曾经劝说特拉克尔和他一起自杀。确实,“白色的声息对我说:自绝吧!”(《启示与末日》)“一起”虽然没有实现,但他俩毕竟都是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临终的特拉克尔,虽然已经预感到“永恒之冰冷浪涛/吞没了金色的人影”,在他自己即将陷入黑暗的虚空之际,还在试图自深渊呼唤妹妹的拯救。这最后两首诗,《怨》和《格罗德克》,实在是诗人为他自己和妹妹所作的挽歌。1917年11月21日,也就是特拉克尔死后3年,格蕾特饮弹自尽于柏林寓所,当时她的一些朋友正在客厅举办家庭舞会。

4

有谁熟悉蒙克、克尔希纳、诺尔德或柯柯西卡的画吗?猛烈的狂放不羁的色彩,僵尸或木偶般的形象,永远无人可以了解的孤独,恐惧中散发着阵阵悲凉和忧伤……它们和特拉克尔的诗,诚然是同一个世界不同的表象。任谁领悟了其中的一个,诗或者画,他都会畅通无阻地走向另一方。特拉克尔曾作有自画像一幅,双眼和嘴唇犹如黑洞,而面部其它地方涡旋般涂抹上棕灰、绿、白、紫等颜色,完全地疯狂。他唯一的画作,也列入了表现主义美术的名作之中。

如同表现主义美术的颜色并不象征着什么,而直接就是对象本身,在特拉克尔诗中,繁多的颜色是如此频繁地出现,以至于读者产生“诗中有画”的感觉。诗人不但用颜色修饰对象,而且干脆地以颜色进行指称:红、蓝、银白、金黄……也许这是一种刻意的“技术”,但是晓聪对我说,他觉得特拉克尔的感觉意象本来就是和某些颜色固定地联系起来,因而是在无意识中无休止地反复回味这些感觉意象——颜色。无论怎样,特拉克尔的“颜色观”一直是大家十分关注的课题,在德国还产生了几部博士论文专门去研究它。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了解特拉克尔那些颜色的意象,也是大有裨益的。

蓝色无疑是最重要的,它简直就是德意志艺术灵魂的象征。从浪漫派开始,一朵“蓝花”,就曾经令诺瓦利斯憔悴而终;艾欣多夫也曾吟哦着“我追寻一朵蓝花/可永远也找不到她”四处流浪。直到本世纪初在慕尼黑诞生的最伟大的艺术家团体之一,也仍然冠以“蓝色骑士”的标志,有人把它译为“青骑士”,就无可救药地搞错了。据勃兰兑斯说,蓝花象征着秘密的永远可望而不可求的欲求。在特拉克尔的诗歌里,“蓝花”不仅随处可见,一方面是对德国艺术精神的自觉继承,另一方面当“蓝花”前冠之以“神圣”,那又是他母亲玛利亚的象征。

此外,“白色”是格蕾特的标志,而“银白”意味着罪恶的淫欲,这也是很清楚的。诸如“幸当黑暗的天籁拜访灵魂/你一身纯白/出现在朋友的秋日风景中”,“纠缠者在银白中松开”或“血从妹妹银白的伤口缓缓涌出,而一阵炽热的雨淋湿了我……”等等。其它,“金黄”和“黑金”代表着童年,“黑暗”“黑色”意味着不祥,“紫色”与家族相对应,“绿色”则是对生命,确切地说是对灵魂获得解脱的企望——而这种颜色又往往伴随着肉体的腐烂,死亡。如此等等,实在是有众多的纷纭。虽然众人尽可以自由诠释,但特拉克尔作为诗人中的色彩大师,也就很明显了。

5

特拉克尔的诗受到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哲学家的宠爱,这也是独一无二的。海德格尔还在1913年求学于佛莱堡大学时就开始研读特拉克尔的诗作,并在40年后发表了著名论文《诗歌的语言——对格奥尔格·特拉克尔诗歌的探讨》。虽然他宣扬每一位诗人都在“试图言说不可言说的唯一的一首诗”,以至于荷尔德林、特拉克尔、里尔克在他笔下个性不分,仿佛成了同一个人,但是他的介绍之功,实在是不可抹杀的。若不是海德格尔,中国知道这几个诗人的人定会减少许多。不过海德格尔虽然喜欢卖弄“诗意”,其实他的气质枯燥得很,乏味;前辈如谢林、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他们对于艺术的感悟力哪个不比海德格尔强上百倍?前不久《海德格尔全集》的编纂者之一,德国乌帕塔大学的特拉夫尼博士来北大哲学系讲授海德格尔的艺术观。我和他谈起这个问题,他却很严肃地告诉我,海德格尔虽然纵论众诗人,而“事实上,只有特拉克尔的影响才真正融入了他的生命之中”!他并且举《存在与时间》中的某些论断为例,这里不去提它们,但果真如此,那么特拉克尔实际具有的影响力更加不可估量。

其实,维特根斯坦才是特拉克尔真正精神上的同感者。青年维特根斯坦深深纠缠于“罪孽”,“死亡”这些问题。他三个哥哥相继自杀身亡,这使他觉得自己家族遭受天罚,是命运的牺牲品。他最敬爱的姐姐格蕾特(!)灌输给他叔本华和齐克果的哲学,还把他引荐给《火炬》、《燃烧者》的激进知识分子们。和特拉克尔一样,维特根斯坦也是托尔斯泰狂热的崇拜者,他们都认为同情和慈爱是最高的德行。可能大家还记得,维特根斯坦广散私财,这正是受了托尔斯泰的影响,而特拉克尔又恰好是受益者之一。在菲克尔转赠给维特根斯坦特拉克尔的诗集之后,维特根斯坦激动地回信:“……我还不理解它们,但是它们的情氛给了我慰籍。那是真正的天才的声音!”他还亲自赴克拉考拜访已住进战地医院精神病科的特拉克尔,奈何诗人已去,唯见黄土一掊,原来特拉克尔已于维特根斯坦到达的三天前去世。尽管如此,特拉克尔的诗歌仍然成为陪伴维特根斯坦终生的慰籍。据维特根斯坦的学生冯赖特回忆,维特根斯坦直到晚年都在反复阅读特拉克尔的诗歌,而对里尔克感到厌恶,因为,“后期的里尔克未免过于矫揉造作”。维特根斯坦晚年撰写《哲学研究》前言,其中冒出了“这个时代是如此之黑暗……”的句子,这时他或许想起了特拉克尔。

可见,特拉克尔对于我们时代的诗歌和哲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他也许不会带来“光明”,但他给予我们启示,每一个沉思命运者都需要的启示。

德国女诗人艾尔莎·拉斯卡—许娜1915年为特拉克尔所作的招魂曲,正可作为本文的结尾:

他的眼睛还在遥远的地方。

这个孩子他早已来到天堂。

从那里传来了他的言语飘荡在蓝色白色的云上。

我们争论着宗教,却总象两个孩子,

口口相传上帝。

泰初有道。

诗人的心灵,坚固的城堡,他的诗歌是吟唱着的音韵。

他多象马丁-路德。

手中紧握着自己的三位之魂,当他奔赴神圣的战争。

——于是我知道,他已死去——

正当莫可言喻的黄昏,他的幽灵在我的小屋中安居。

21_46.jpg

求 全集..........................................
 

Belem

初级会员
回复: 【ZT】黑暗诗人特拉克尔

有谁可以帮忙解释一下文中“海德格尔虽然纵论众诗人,而‘事实上,只有特拉克尔的影响才真正融入了他的生命之中’”这句话所欲表达的含义吗?既然文中称“维特根斯坦才是特拉克尔真正精神上的同感者。青年维特根斯坦深深纠缠于‘罪孽’,‘死亡’这些问题”,会不会暗示出《存在与时间》中对“畏”及“死亡”的探讨就是文中所未指明的对前面那句话的论证呢?求解!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