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greatwind

知名会员
今日浏览人文小屋,发现一个异常奇怪的现象,即只大量转韩寒极其【团队】的文章,而对方舟子【团队】的文章,居然没有人转。也许是很多人认为微博更热闹,无心留恋此处,也有很多人会认为方舟子的文章好无质疑效力,尤其是对于偏【文】的人看来,文本分析如何就能成为一种认定事实的手段了呢?尤其是对认定文学作品。所以很多人还抛出了“文革”论。但是,我还是认为,这种对待文本分析效力的态度,实在不应该成为拥有众多分析哲学方面网友的人文小屋论坛里的主流观点。
今日阅读与戴维森有关的东西的时候,偶然发现一段现成的论述可以用来说明这个问题,鉴于这里牛人无数,我就不多做解释原文理论基础,仅直接呈现原文观点,稍作简译,然后由此做推论: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interpreting a subject’s behaviour,
therefore, is the disclosure of “a degree of logical consistency in the
thought of the speaker” (Davidson 2001a: 211). Finding such
coherence is neither a charitable assumption nor an empirical
hypothesis about the intellectual capacities of a subject, nor is it a
“commonsense [rule] of thumb that might, like all common sense,
sometimes offer bad advice”.
19 It is, rather, “the foundation of
intelligibility on which all interpretation rests” (Davidson 1990e:
320), because the basic norms of rationality are a condition on
speaking a language and having thoughts. Failure to locate suffi-
cient consistency in an individual’s behaviour means there is
nothing to interpret: if “we fail to discover a coherent and plausi-
ble pattern in the attitudes and actions of others we simply forego
the chance of treating them as persons” (Davidson 1980a: 222).”(出自Marc Joseph的Donald Davidson:philosophy now,一书66页)

此文大意是:一个主体行为的可解释性是以其言语是否逻辑自洽为前提。如果我们不能在其中找到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则我们会放弃把此家伙当人来看。
而方舟子等人做的文本分析,即是对韩寒文字中逻辑呈现的态度和其在环境中的行为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如果接受戴维森的论断,那么综合目前所有材料,给出代笔结论是达到这种态度和行为一致性要求的唯一可能性方式。所以,要么韩寒给出更多的资料,在不接受代笔论断的前提下,使现有材料在加入新材料后,通过调整整个推论关系,从而达成自洽。要么,韩寒就等于承认代笔。如果,韩寒不接受上述选项,还继续说不存在代笔,那么我们就只能不把韩寒当【人】来看了。
(ps:此处只为说明基于戴维森的观点文本分析,是如何可能有效的用于对代笔与否这一问题的质疑,以及面对这种质疑,如何才能有效的化解。而至于韩寒是如何把自己越描越黑的,请大家多去看看方舟子方面的分析,我就不转帖过来了。)
 

aarondeng

知名会员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我不是哲学专业的,哲学我是外行,只能凭常识进行推理,抛砖引玉。
如果仅从引文来看(因为我没看过全文),说的是:主体是“可以”得到解释的,并非是任何人都可以解释的。
韩的行文存在不一致,肯定有其原因,包括记忆模糊、创作需要等原因。
 

icefire

版主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以这种理论可以分析韩寒诸文行文是否一致,但难以据此质疑诸文作者不是韩寒。人的复杂性是必须面对的,每天要面对难以统计的影响因素,每个人一生中要发生多少改变。人不是模型,可以分割、重组,人永远都在路上。方的此次质疑于理于法都很难站得住脚,否则这个社会中真要人人自危了。

---------- 帖子增加于 23:45 ---------- 之前的帖子发布于 23:35 ----------

我对分析哲学说是门外汉,但仍想从普通人的角度说句:文本分析和事实分析是不可对等的。方的质疑已经不再像他说的那样仅仅是为了进行客观的学术分析,情绪的成分乃至偏执的表现越来越突出。
 

hjj

高级会员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这种理论搞哲学的心知肚明,是远没有共识的,何况用起来也只能当作一说,根本谈不上定论。而所谓的文本分析,说穿了,很多时候无非是用在死人身上,以此产出些学术成果而已。要是用在活人身上,还加以道德和人格评判,就太不厚道了。这么说吧,测谎仪都不能作为证据,何况文本分析之类的玩意儿。
 

greatwind

知名会员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回复aarondeng:你说“:主体是“可以”得到解释的,并非是任何人都可以解释的。”,但你恰恰没看到作为总结(也是我特意翻译过来)的一句话:if “we fail to discover a coherent and plausi-
ble pattern in the attitudes and actions of others we simply forego the chance of treating them as persons“,即:如果我们不能在其中找到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则我们会放弃把此家伙当人来看。
回复王灵伦:以上回复同样适用你说的”人性复杂“。戴维森理论的核心就在于,即使人性复杂,如果放到具体环境中,也可以找到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否则,就不是人。
回复hjj:
1.如果不懂就说不懂,如果有针对性反驳,就针对性反驳,你一句”这种理论搞哲学的心知肚明,是远没有共识的“颇有罗素笔下”武断的怀疑“的味道,就像说这个世界谁没犯过错一样,自以为很聪明的话语,其实绝少有意义。
2.你说”而所谓的文本分析,说穿了,很多时候无非是用在死人身上,以此产出些学术成果而已。要是用在活人身上,还加以道德和人格评判,就太不厚道了。“。。。此言甚为诧异。首先:文本分析只做态度和行为一致性推论,只做真假判断。其次,这种分析恰恰是用在活人身上比用在死人身上更厚道,因为死人是不会跳出来提供新的材料,通过改变整个推论关系来澄清的。这样产出的成果并不具有多少意义。而针对活人,正是来推进一种对话关系,因为被分析者如果清白的话,其会有充足的论据进行反驳。第三,韩寒正是在这种对话关系中,提不出实质性的反驳,反而通过谩骂,来把自己作死的。说实在,如果韩寒一开始就不对他人的质疑给予任何回应,也不会有代笔的定论,恰恰正是他自己先气急败坏的通过2000万悬赏砸人等一系列的反常行为,一步一步的往整个推论关系中加入鲜活的资料来加强其代笔的论断,同时也在行文中把自己道德水平展现无余。
 

icefire

版主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1、“如果我们不能在其中找到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则我们会放弃把此家伙当人来看。”首先,此处的人仅仅是戴维森理论中所设定的人,还同时是现实中的人?如果仅仅是其理论中所设定的人,如何能够指证韩寒非人?如果同时还指现实中的人,如何实现文本分析与现实指证之间的连接?
2、既然前面说到”要么韩寒给出更多的资料,在不接受代笔论断的前提下,使现有材料在加入新材料后,通过调整整个推论关系,从而达成自洽。要么,韩寒就等于承认代笔。“这个韩寒只有做出选择才可以摆脱”代笔“的罪名,后面又有”如果韩寒一开始就不对他人的质疑给予任何回应,也不会有代笔的定论“的推断,请问这两个推论是否前后矛盾?
3、”一步一步的往整个推论关系中加入鲜活的资料来加强其代笔的论断,同时也在行文中把自己道德水平展现无余“诸如展现手稿等行为是否确系仁兄所说的既加强了代笔的论断同时也展现了令人失望的道德水准?这个结论是如何推论出来的?
 

hjj

高级会员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学了点分析哲学,看把人给急得,好像自己真能分析出多少真理来了。
哎,既然自认为韩寒代笔已是定论,何必发这种钓鱼贴呢,直接给我们这些不懂的人科普一下不就完了么?
 

aarondeng

知名会员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回复aarondeng:你说“:主体是“可以”得到解释的,并非是任何人都可以解释的。”,但你恰恰没看到作为总结(也是我特意翻译过来)的一句话:if “we fail to discover a coherent and plausi-
ble pattern in the attitudes and actions of others we simply forego the chance of treating them as persons“,即:如果我们不能在其中找到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则我们会放弃把此家伙当人来看。
我对这句英语的理解跟您有所不同,供商榷。
主要是后半句的理解差异。we simply forego the chance of treating them as persons
即:如果我们不能从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中找到一致性,那我们简直没有把他们当人来看(直译:我们纯粹是放弃了把他们当人来看的机会)。
这样翻译与您的翻译表明Davidson不同的态度。您的翻译把不能解释一致性的责任归于被解释的主体,而我的翻译认为责任在于试图解释的一方。
补充:
1. 我没有看到全书,翻译片言只语,仅供交流。
2. 按常识来看,包括那么成熟的心理学研究,我觉得您在此所述及的Davidson关于人的行为可能得到一致解释的立论基础和背景肯定是比较深广的。既然有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当然是承认人的行为的可解释性,但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流派众多来看,人的复杂性是勿庸置疑的,其解释的角度当然也肯定是多方面的。

---------- 帖子增加于 12:15 ---------- 之前的帖子发布于 12:02 ----------

第三,韩寒正是在这种对话关系中,提不出实质性的反驳,反而通过谩骂,来把自己作死的。说实在,如果韩寒一开始就不对他人的质疑给予任何回应,也不会有代笔的定论,恰恰正是他自己先气急败坏的通过2000万悬赏砸人等一系列的反常行为,一步一步的往整个推论关系中加入鲜活的资料来加强其代笔的论断,同时也在行文中把自己道德水平展现无余。
我觉得楼主对于韩寒的所谓“气急败坏”没有给予足够的理解。
1. 代笔是很严重的问题,对于作家是生命。
2. 方的影响力很大,杀伤力很强。
3. 韩寒还很年轻,现代司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无罪推断。举证责任在原告,被告没有自证清白的义务。韩寒的自证清白的行为,似乎默认了被告面对质疑时自证清白的义务。
可惜自证清白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一行

知名会员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转贴)韩寒代笔探讨:强质疑、弱质疑、和忽悠

作者:伊路卡卡


昨晚我放话说要就韩方之争写文章,一些朋友留言说期待大作、佳作、高作。这让我很为难,吵起架来,嘴脸都是很难看的,不外乎是强调对自己有利的论据,无视对自己不利的证据,然后想方设法地拉拢旁观者。顶多风度、策略有好坏而已。期待高人吵架,就跟看完武侠小说中的高手争斗后,到了现实里,发现大家打架时也就是挖眼抠鼻。所以本文肯定是一篇不咋地的文章,请大家抱着轻松娱乐的心情观看。


对于质疑,我的看法是:韩寒是否代笔这个话题,属于公众人物的公域事件,无论方舟子,还是任何人,毫无疑问都有合理和无理质疑的权利。韩寒肯定很不乐意,但这是出名的代价。打诽谤官司的话,此案在美国恐怕赢面不大,因为需要证明质疑者心怀恶意,很困难。至于中国这方面法律如何我就更不清楚了。


那么,质疑在边界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质疑会属于诽谤或者名誉侵权?我觉得这是一个如何看待言论自由权利,和名誉权,之间的冲突的问题,名誉权的合理边界,随被质疑者的身份(公权者,公众人物,普通人)而变,也随大众的认知而变,想要确切论个是非很困难。所幸本文不讨论这个问题,我只对“代笔质疑”一事中的网民心理和判断感兴趣。大众判断能力不提高,法庭出个结果,没用。


本来想到文章最后下结论,考虑到大家都比较关心站队的问题。我就在文章开始就讲吧。目前对韩寒代笔的质疑主要有四处:早期作品(求医、书店),竞赛作品《杯中窥人》,长篇《三重门》,博客。对代笔人的怀疑主要集中在其父韩仁均。我个人的判断很明确:从目前已有的证据看,《杯中窥人》《三重门》等长篇,由韩仁均代笔的可能性非常小。而早期作品(求医、书店),韩寒博客,虽文字风格和情景并不能确定作者,但质疑者并没有能够提出能让我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信服的疑点或逻辑推断。善意推断的话,我倾向于同样是韩寒写的。


以下专门谈“代笔质疑”这个事情,不谈什么包装什么韩三篇,当然更不谈私生活。那些文后随便讲讲。主要讲我个人的逻辑判断,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明确一下定义,这里“代笔”指的是有人代写整段/篇文章,不是编辑或朋友订正、修正少量字句的正常行为。


---------------------------------------------


一、代笔人


代笔,首先要有代笔人。一开始代笔人的说法有很多,比如有代笔团队,路金波代笔等,但最后集中到韩寒父亲韩仁均身上,这并非偶然,其原因是如下逻辑:


(1).韩寒是个十多年发表了很多作品的畅销书作家,《三重门》后公开发表的长篇,作品文风相似,也就是说,如果要代笔,必然存在长期稳定的代笔者或团队。
(2).而这个长期的代笔者,如果能证明自己是韩寒这些畅销书的代笔,其经济收益是巨大的。
(3).所以根据(1),(2)推论,如果存在长期代笔者,他(们)又十几年都没站出来自证,那只可能与韩寒的关系超越这巨额利益之上的人。准确说,如果有代笔,只可能是亲人。


这就是为什么绝大部分质疑是针对韩仁均。因为所有其它的代笔嫌疑人,质疑方都会面临这个代笔者“巨额利益损失”难以解释的困扰。下文讨论质疑时,将把“如果有代笔者,那只可能是韩仁均”作为前提条件考虑。


二、“强质疑”,“弱质疑”和“忽悠”


1.什么是“强质疑”?强质疑就是所谓的“铁证”。比如你审论文的时候,看见一篇论文,里头有个作者自称的原创段落,和几年前别人已经发表过的一样,在这种情况下,99.9%甚至更高的几率属于抄袭。因为无论作者是谁,出现这种情况,哪怕仅仅一次,都基本可以确认。因为偶然写出一模一样的段落的几率可以忽略不计。除非一些非常意外的情况(比如早先投稿不中却被当时的审稿人剽窃等)。在有强证据的情况下,被质疑方理应站出正面解释,如果没有解释或者其解释无合理的证明力,一般可认定为“证据”。很可惜的是,在这场论争中,尚未看见任何证明韩寒文章属于代笔的“强证据”。




2.什么是“弱质疑”?弱质疑就是“较少出现的情况”,5%,10%,20%。几个或者十几个同类案例中会出现一个。这种证据属于疑点,算作“不利条件”,但是没有太大的证明力。如果有更“强”的“有利条件”,那么这个弱证据就不起作用。比如“韩寒一边开赛车一边发博客,所以不可能”,这是强质疑,但是“韩寒在赛车的前一天凌晨发博客,所以不可能”,这是弱质疑。


具体的例子,比如:十几岁小孩不可能写出大人的角度与语言。文章引用太多名人文章与英文,中学生知识面不可能这么宽。


有人说,虽然每个弱证据可能都只有10%或20%的作家才会出现,比如引用名人文章和英文,《三重门》里出现多处,这样多个弱证据叠在一起相乘,出现的几率不是很小么?其实不能相乘,因为它们的起因往往是相同的。比如作家认为,我这部小说要模仿《围城》,好好装逼,多引用英文,这很好解决,因为引用并不需要阅读原著,只需要二次引用(比如从引用原著的一般性书籍,原著的评论,报纸甚至看过原著的朋友交谈中)即可。只要有了这个“起因”,那么全书就自然会出现无数个这样的“弱证据”,而“起因”相同的多个弱证据同时出现的几率,并不比只出现一个弱证据低上多少。


那么对弱证据,一般的好反驳是什么呢?就是提出比这个弱证据证明力要强的有利证据。如果有强的有利证据出现,那么与之相矛盾的,弱的不利证据,就不成立了。


类似的经典案例比如《鬼吹灯》,看过鬼吹灯的读者应该知道,鬼吹灯是文革背景下的盗墓故事,作者的古玩、盗墓、文革见识经验在书中表现的极其“丰富”,写得活灵活现,该书极其畅销,很多读者应该都读过。我当时读完后,心想,五六十岁的老一辈还有这么有趣的人,真想见见呢。结果最后发现,这个叫“天下霸唱”的家伙,不是个60岁的老头,居然只有28岁,声称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瞎编的,平时也不喜欢看书,写着玩的。一时天雷滚滚,这九成五是被代笔啊!


很多读者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于是质疑纷纷出笼,指责作者不是原著,最后发展到有读者在福建某个小山村找到了真正作者的“遗稿”等等。对此,很快作者又推出了《鬼吹灯II》,质疑声稍有止息,突然又出现爆炸性新闻,网友发帖称,一个有名有姓的原著者站了出来,王阅枚,还找上了东海电视台,声称其子女02年送其《鬼吹灯》手稿到某报社编辑润色,丢失。而网友也发帖列举诸多事例,认为:“28岁的张牧野不可能写出第一部《鬼吹灯》。第一部鬼吹灯中引用了大量70年代流行语,对于历史、地理及风水堪舆等知识也不可能是瞎编的产物。而第二部的水平明显比第一部差,是天下霸唱的狗尾续貂之作”。一时舆论大哗,某网投票,大概有七八成的网友认为《鬼吹灯》乃是窃稿。到后来,记者探访东海电视台,证实是假消息,做了澄清。而作者方对质疑做了冷处理。渐渐的,这些质疑也慢慢消失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家是如何判断的?是这样的:


(1).第一次质疑,用的是一个弱的不利证据。你只有28岁,完全没有任何古玩、盗墓、文革的经验,又不爱看书,仅凭着“瞎想”就想出了鬼吹灯,这属于“很少出现的情况”,所以我们质疑你是窃稿。


(2).第一次回应,则是一个比这个不利证据更强的有利证据。你说我编不出《鬼吹灯》。可我这又编了一本《鬼吹灯II》。很显然,连续窃稿两本的几率,这个几率要比只窃一本,小太多。构成了有利的强证据,与前面的弱证据形成了矛盾。那么强证据占了上风。


(3).第二次质疑。搬出了一个“代笔者”王阅枚,我有文革经验,手稿我02年送去编辑部丢了,但我有证人,而且我站出来质疑你。这是一个比(2)更强的证据。并且其它质疑者反驳了(2),你的鬼吹灯II比I写的差很多啊,这不合常理。


(4).第二次回应。如果有手稿,那么是比(3)更强的证据,但由于作者是敲电脑的一族,没有手稿。只有等,随时间流逝,这个“质疑者”并没有抛出更多的证据,这是不合理的,此时(3)这个强证据的级别,变成了普通流言,也就是弱证据。最后发现根本不存在这个报导,这个“弱证据”又变成了“忽悠”。于是这个质疑不战自溃。


那么在韩寒这个案例中,对于弱证据如何考虑呢?


(1).质疑方的弱质疑是:小孩不会模仿大人说法,引用的书籍过多超出了阅读量等。


(2).回应方的方法则应该是用矛盾的强证据覆盖,这些强证据由弱到强包括:


a.驳斥并进一步削弱对方的弱论据,比如小孩模仿大人说法,对方觉得很稀有,你可以举出其它作家的例子,证明并不稀有。比如对方说,引用书籍过多,说明阅读量覆盖太大,超出了16岁少年的可能性。此时可指出其逻辑错误,文学作品中,有引用,不一定是读过了原著,很有可能是读了些二手作品(引用过原著的作品,报纸,讲话等),也可能就是为了装逼引用,只读了其中一小段。所以引用的书籍多,逻辑上并不证明他读了那么多。


b.指出对方的假设存在矛盾,这个矛盾所形成的问题强过其弱论据,并与之矛盾。比如说,弱质疑为:《三重门》中引用过多,韩寒不可能有这么大阅读量,只可能韩仁均有。回应可以是:《三重门》之所以畅销,是因为其中有很多90年代中学流行的段子,比如《卧石答春绿》,Wait and see。以及大量流行歌曲的歌词等,这些不是上一辈人能够进入并熟悉的,代沟的作用非常明显。韩仁均写出这些东西,并且能够在青春小说类中极度畅销,这远远比“装老成”要更不可思议。


c.如果可以,就拿出更强的证据。比如和编辑的通信、手稿等。这些证据在未成名前伪造的几率非常小,因为当时并不可能知道有何收益,而制作成本太大。


大家要了解,代笔这件事,属于只能证实(比如有个家伙拿出证据说他是代笔),不能证伪(你无论如何都证明不了自己没有代笔)的事情。但是,虽然不能彻底证明,但拿出更强的证据,能够进一步降低你可疑的几率。证据越强,几率越低。


有人说,手稿我也不信,我要面谈,对质,证明你真有这样的水平和智力。这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手稿是作家可能拿出的最强证据。如果这你也不认同,那么什么面谈这样的弱证据就更不会认同了。这只可能是浪费时间。



3.什么是“忽悠”?忽悠指的是有50%以上几率发生的事情,以及无法具备任何证明力的找茬。


有人说,我找出你文中50个疑点,100个疑点。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忽悠。很简单,质疑中,如果有强证据,一个就够了,有智力的辩论者,只会攻这一点。直到你回应为止。因为只要这个强证据成立,那么质疑就成立了。如果有弱证据,也不会很多,要是几十个弱证据这么多,早十年就被人发现了,还轮得到今天?如果有人说有几十个弱证据,那么其中大部分必然是忽悠。只是为了迷惑旁观者,并损耗对方的体力。要知道,世界上并不存在“清者自清”,所有质疑被澄清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劳动。很多被质疑者是被大量的质疑活活累垮的,所以体力战是个很有效的战术。


那么,如何对待“忽悠”呢?一般来说被质疑方只能不理,或择其一二回应。我只说对于旁观者,怎样避免被“忽悠”。


“忽悠”往往存在逻辑上的问题。比如说:


a.这件事,你和你父亲回忆得不一样,在某细节上,一个说A,另一个则说B。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能记错呢?所以这事你根本没现场经历过,作假。文章是你老爸写的。


对于这个说法做逻辑判断很简单。首先,十几年前的事情,双方回忆不同,逻辑上的推论,最大几率是有人记错了,而不是“作假”,更不是“代笔”。其次,重要的事情,逻辑上并不能推出“不会记错”。再重要也不可能违反人类的记忆规律,何况事件重大,但其细节并不重大,获奖当然重大,考官拿了什么纸。有啥重大可言?两者逻辑上完全没有联系。细节记错司空见惯。


如果你找不出逻辑上的漏洞。判别“忽悠”也有简单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其它作家代入到这个“忽悠”语句的主体中,看看成不成立。一般来说,要构成一个“质疑”,必须有特殊性,也就是这个问题,只有在被质疑者,或者极少有问题的作家身上,才存在。如果很大数量的作家都存在相同的问题。那这就不是一个“质疑”,而是一个“忽悠”。“忽悠”的特点是同样的指责,可以针对任何一个作家,而且百试不爽。那么说明这是个毫无意义的质疑。简单的反驳方法是套用同样的说法在其它作家身上,或直接套到质疑者自己身上,并指出该质疑依然成立。由于时间有限,例子就不写了。


----------------------------------------------------


这里加一段,说一下那个“词频分析”。那个词频分析在春节期间和几个该专业的朋友写了几篇文章。简要说一下。有人用主成份分析的方法,通过虚词的词频模型,在韩寒、韩仁均,郭敬明、天下霸唱的作品集中运行,发现能成功区分天下霸唱,郭敬明的作品,却不能区分韩寒和韩仁均的作品。这个说法颇有迷惑性。


我们几个人检查了他的算法,一致认为,该作者在主成份分析前忘了做归一化步骤。所以词频分析,变成了词数分析。由于作品字数的差异最大,变成了主维度。正好,他选取的天下霸唱的一篇作品最长,郭敬明的两篇作品其次,韩寒和韩仁均都是最短的,所以正好各自聚在了一起,造成了错误的实验结果。我们重做了实验,发现该方法并没有区分性,这是个无效的方法。详情请大家参见我博客中的真实结果图片和几篇文章链接。


另外那个分析还有个错误,它声称成功地把郭敬明的《挚爱》和《夏至未至》识别在了一起。但《挚爱》并非郭敬明的作品。


文章链接:
http://www.weibo.com/1691279484/y2yTz2aNE
http://www.weibo.com/1763695145/y2yuhrbK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c0caa0100zml1.html


结果图像:原帖在:http://www.weibo.com/1734031341/y2xlN7nzD
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56fc0caa0100zp8d&url=http://s1.sinaimg.cn/orignal/56fc0caagb7bfaa4b1b70tS00I.jpg


PCA可尝试做更多维度,或聚类算法改用linear classifier,但应该也是不可区分的。
-----------------------------------------------------


剩下的是感想,因为熬夜,不多写了。


1.法律解决不了舆论问题。舆论问题还是要靠舆论。
2.逻辑是最重要的,这不是什么文科逻辑和理科逻辑的问题,识别不了逻辑漏洞,不是对方逻辑严密,而是你逻辑不行。
3.科学的形式,并不一定代表科学,很可能只是忽悠。
4.韩寒团队确实有不少包装,这也是看这几天辩论的感想。其初期回应不妥也不礼貌,徒惹麻烦。不过今天说代笔的问题,与此无关,就不说包装了。
5.质疑的道德,如果说质疑有什么道德,我列两点:不忽悠。质疑被成功回应时,应协助澄清而非弃之不顾抛下一个质疑。


来源:伊璐卡卡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c0caa0100zp8d.html
 

lidaiwei

活跃会员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我倒是想听听论坛里哪位大牛能给出欧陆哲学关于文本分析的理论来说明方的质疑的合法性,尤其是德里达的,对照来看看。
 

Sophist

知名会员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休谟不是说过了么,理论归理论,跟现实是两码事。如果他把他的怀疑论原则贯彻到生活中,那他几乎就可以被定义为“反人类”、“反社会”的极端分子了。但他也说了,在生活中不可能完全按照理论中呢那些原则行事,但这也不影响我们对理论进行追根问底的彻底探求,因为理论跟现实是两码事,两个领域,不可能完全同一。
可能说的有些偏题,不过可供参考。
 

greatwind

知名会员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回王灵伦:
1.理论中人和现实中人的区分,简单的来说如同对仅仅有行为责任能力的人和同时包括无行为责任能力的精神病和儿童的【人】之间的区分。至于如何实现指正和现实的连接请参加此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999f101010l7p.html
2. 此处你指出了我的逻辑不自洽,我需要给予澄清。简而言之,关于证实,有种著名的说法即使是科学上的证实,也很少是完全意义上的证实,所以才会有了证伪之说。这就说明任何证实或者怀疑都是【有限度】的,对于达到什么样的限度,我们接受和拒绝假设,这是个划界问题。这是其一,也即我的充分性使用有些许不准确,指的并不是逻辑上的充分性,而恰恰是科学实验是接受还是拒绝假设的充分性。其二,我在第一处,只是给出了一个理论,用来说明这种文本分析具有充分性,这里的充分性说的有点儿含糊,严格的说应该是文本分析如何在韩寒当下的回应方式下具有充分性。换句话,我们并不能把文本分析和回应方式割裂来看,文本分析只是整个事件的一个关键环节。
如果你这样来看的话,就会发现你找出的矛盾只是我语境交代不清楚的问题。
3. 这里仅仅举一个典型的韩式文风:我可以怀疑你是。。。。(老婆和人通奸等等),但是我不这样怀疑。。虽然各方面证据说明这是很有可能的。。。(ps:对于韩寒提出的分析,你可以看看有多少是基于方舟子态度和行为的自洽的逻辑分析)

回hjj:那你说”直接给我们这些不懂的人科普一下不就完了么?“
1. 你真是”我们“的代表,请问你说这个”我们“的时候,你征求过几个人的意见?你的”我们“中都包括谁?(某政党是最愿意代表大家说话的)
2.根据你现在的表现,我看你还真需要科普,只是往往科普对你这种刀枪不入者无效。

回aarondeng:
1.我认为你的翻译比我的简译好多了,但是我以为我并没用误解戴维森的意思。因为,我后面的推论中正式如你翻译的这个意思这般运用的,我对韩寒推论简单的描述即:哪怕是说代笔,也不能说不是人。(代笔之说就是尝试的找一种coherent和plausible pattern,这也是质疑者从来没用放弃韩寒是人,而是尝试找其实人的一个可能性解释。而,韩寒的做法却是虽不接受代笔这种可能性解释,但是提供的新的推论材料反而更加强了这种可能性,言外之意,按戴维森的理论是韩寒自己放弃把自己看做人,即如果韩寒真没代笔的话,其不但没尝试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coherent,反而加大不一致)
2.人性的复杂性我完全不否认,但是关键的不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用这个复杂性做一个幌子。我认为戴维森的意义恰恰就在于,只要双方是在【对话】,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而言,各种复杂性都是可以被渐渐纳入分析的。
3. 你说的对,我确实对韩寒的气急败坏没有充分的理解。我想我更看重的是过程分析,现在想想实际上如果我是韩寒的话,我也很可能会做出韩寒,甚至可能比韩寒还恶劣的反应。但是,问题我不是韩寒,我没有少年得志,我没有一呼百应,我没有那么多教徒一般的非正常粉丝。所以,我能看出方舟子开始只是说两句俏皮话而已,而不是感觉自己的崇高受到了亵渎。我更不会出一个2000万的只拿钱砸人的声明等等等等。。。。关于这些,小屋转了太多韩方的说辞,建议有兴趣去看看这个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ITvY0d8e1c/】

所以我想,方舟子和韩寒的对战,给我的教育就是:高高在上久了,自我良好的感觉是如何让一个人看不清现实的。并且祝愿韩寒能早日悟出这一点:上帝都被请走了的年代,没有任何人是可以被免于质疑的,关键的是如何面对这些质疑。

回一行:
你的反对只是基于反对的反对,你转了一个帖子,却和我本身论述和推理过程毫不相干,只是作为观点不同而呈现。我上面给出的文章链接和视频,可以作为对你的这个转帖的回应。此外,我希望你给出基于我发布文字的反对理由。我同时保留我反对你的权力,在明天之前,如果我看不到你基于我文字的反对理由,也没看到你删除给我的反对,我会对你的转帖补一个反对。
 

一行

知名会员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回greatwind:
1,我不是韩粉,而且同意你说的,韩寒在这次的事件中的某些回应方式确实不够理性。对于你转贴的那篇博客文章,我也基本上赞同。我只是对于你用戴维森的理论来说明方舟子之质疑的合法性表示反对。
2,我之所以反对你,原因首先在于我并不认同你所介绍的戴维森的理论,即我不承认应该以所谓的“主体”行为的逻辑自洽来论断“一个人是否可以被他人当成人”。理由很简单,人并不都是一种理性的存在物,即使我们呼唤人要理性,但事实是人的行为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一致的。我对人性的理解与尼采相同,即“人”并非一个统一体,而是一个诸种力量角逐的场所,在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情境作用下,人完全可以是自相矛盾的、逻辑上完全不自洽的存在。韩寒在年轻时学钱钟书、装老成、写自己并不真正知道的事情,这是一种精神病,而这种精神病在许多从事文学创作的初学者那里非常常见。我本人也干过相似的事情。用精神分析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人多多少少是精神病人或疯狂的。但在生物学、社会学及法律的意义上,这个多多少少不一致的人仍然应该被视为人。只是在某些强调理性(交往理性)的哲学家看来,这种人是不完全的人或不应被视为人。
3,而且,在你所介绍的戴维森的这一理论中,我认为戴维森给出的是一个规范性的对于“人”的行为特征的要求,而并不是一种对“人”事实上是什么样子的说明。
4,你说“而方舟子等人做的文本分析,即是对韩寒文字中逻辑呈现的态度和其在环境中的行为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如果接受戴维森的论断,那么综合目前所有材料,给出代笔结论是达到这种态度和行为一致性要求的唯一可能性方式”,我看不出方舟子及倒韩派到目前为止的文本分析有这种力量,他们最多只是论证了“韩寒可能有代笔”,而这种“可能性”在法律上根本没有意义。方舟子他们要论证的是“韩寒一定有代笔”,恕我直言,除非他们迫使那个所谓的“代笔者”亲自出来作证或者找到了代笔者的原始文稿,否则这种论证就是无法让人信服的。我转贴的文章就是给出了对各种证据的效力的强弱的判定方式,通过这种判定不难看出方舟子他们的质疑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不充分的。
 

icefire

版主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谢谢回复!相关指教消化中,领域之后再请教。
现在仅仅说说最后一个问题,您提到的文风问题:“这里仅仅举一个典型的韩式文风:我可以怀疑你是。。。。但是我不这样怀疑。。虽然各方面证据说明这是很有可能的。。”方氏在质疑过程中是否存在更为严重的问题:“我可以怀疑你是……虽然根据的证据是有问题的……但是我依旧这样怀疑……”

附加两个材料,只是希望补充说明。

@政经观察员范利祥:经与上海媒体、上海市委宣传部有关朋友再次求证,并没有下达任何关于方、韩之战的禁令。以前,上海市委宣传部曾禁止报道韩寒除赛车以外的消息,@方舟子 却偷换概念,混淆视听,忽悠为:“禁止上海媒体报道对韩寒的质疑”。

@押沙龙:延安整风的时候,让人不断回忆以前的经历。人的记忆都有模糊的地方。多回忆几次,几个版本一对比,就有漏洞。对同一件事,几个当事人的回忆也往往有出入。结果抓出无数骗子、内奸,关起门来挨个“抢救”。发明这一招的人叫康生。大家管这叫打棍子,很管用。现在也没失传。
 

greatwind

知名会员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回复一行:
由你2所说,你恰恰是误解了戴维森。在这里态度和行为的逻辑自洽,恰恰不是指一种在意识范围内仅仅形式逻辑学推理意义上的自洽。这里面包含的是借助形式逻辑,推出当事人的物质承诺,也即其信念。然后把这个信念和承诺放到具体行为中(行为一定是在外界环境中的,所以即为分析行为,信念和环境的关系)去分析。戴维森这里强调的是,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被他者解读,如果不这样解读就是没把其当人看。所以,做错了形式逻辑题,说了自相矛盾的话,和戴维森在态度和行为上的一致性分析是两码事。
2.你说”用精神分析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人多多少少是精神病人或疯狂的“,这更是对你上面所误解的一个确证。你可曾想到过得出人多少都是疯狂这个结论的弗洛伊德所做的不就是整天来分析人的态度和行为一致性来通达”潜意识“么?弗洛伊德干的最多的也恰恰是文本分析吧,据此说达芬奇有恋母情结不是精神分析么?戴维森恰恰也评述过弗洛伊德,并以其精神分析作为对自己理论的一个支持。
3. 关于你说的第三点,同样不成立。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规范性概念,而事实概念上的人是人体。亚里士多德说的有德行的生物和两足无毛动物的区别也在此。我想你在谈韩寒的时候不会是在谈一个两足无毛动物吧。
4. 你说的第4点,我刚刚给出一贴作为例证,里面也ps了我的观点,比如韩寒可以如何洗清,而他为何反而把最近作死。咱们可以根据具体例证来具体讨论。

回复王灵伦:
你提的第一点是在文本分析不能给确证的情况下,有关于方舟子有没有质疑的权力的问题,我想网易专题正是讨论这个,我就不重述了,只是指出证据是不充分的和证据是有问题的是两回事,否则就不是质疑了。而你第二点,补充的一些具体方舟子有没有搞错的地方,虽然我不认为你举得例子真是方舟子搞错了,因为我关注微博的时候看到了对你上述疑点的解释。但是解释是否正确,我也存疑。同时,我还可以确信的说方舟子的证据中有很多是搞错的,但我不认为方舟子自己在伪造证据,这只是个人判断力有限性的问题,可以被后续的东西来修正。这和有些人伪造方舟子的五毛合同(种种疑点指向老罗),伪造方舟子微博(韩父),伪造家书(既然都放到网上了,那么何不干脆让大家见识一下原件,看看那个章是不是被后来的文字盖着等等,这些非常容易澄清,并且这样的澄清就是直接扇老方的嘴巴)等等等等性质完全不一样,这就不是一个判断力问题了,而是诚信度问题,说白了就是代笔伎俩的正在发生版。
 

一行

知名会员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回复greatwind:

谢谢你对戴维森理论的澄清。不过,即使戴维森所说的是指“借助形式逻辑,推出当事人的物质承诺,也即其信念。然后把这个信念和承诺放到具体行为中(行为一定是在外界环境中的,所以即为分析行为,信念和环境的关系)去分析”,我也看不出通过这个理论能推导出韩寒被质疑的文本和行为可以证明其有代笔。因为,你的意思似乎是说,通过现有的方法对某些给定的文本和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分别得出这些文本和行为的作者或实施者在那一刻的信念或态度,然后再把这些信念放到其他行为和情境中进行比较和辨认,看看是否这些行为模式是否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那些这些行为就不是由一个人作出的,或者根本不是由人作出的。但是,我前面引尼采式的理论所说的是,即使这些信念或态度彼此之间相互矛盾、或者这些行为模式经分析是不一致的,也不足以说明它们一定不是由一个人作出的。

---------- 帖子增加于 18:13 ---------- 之前的帖子发布于 18:04 ----------

3,而且,在你所介绍的戴维森的这一理论中,我认为戴维森给出的是一个规范性的对于“人”的行为特征的要求,而并不是一种对“人”事实上是什么样子的说明。

你反驳说:关于你说的第三点,同样不成立。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规范性概念,而事实概念上的人是人体。亚里士多德说的有德行的生物和两足无毛动物的区别也在此。我想你在谈韩寒的时候不会是在谈一个两足无毛动物吧。

这里我所说的“规范性”的基本含义是在伦理学上使用的,即“人应该如何如何”,与之相反的“事实性”则是说“人实际上如何如何”。而你所说的“规范性”的用法和我的用法在层面上是完全不同的。
 

greatwind

知名会员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回一行:
你的解读没错。我想我针对王灵伦的回复里已经谈到这个问题了。第一,我对充分性的使用有歧义。我说的不是证据的充分性,而是指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基于文本分析进行质疑。第二,反而对死人的质疑永远不会充分。但是如果被质疑的是活人,其还不断的回应的质疑,那么存在可以由文本分析起,在质疑和面对质疑的进程中对某事做到一种【几近】确认,这里用【几近】一词是为了表明我会明确接受或拒绝代笔假设,而不存疑。这正像你在做实验时,是选择1%,还是5%,还是0.1%做一个临界点一样。

---------- 帖子增加于 18:25 ---------- 之前的帖子发布于 18:17 ----------

刚看到你的补充,关于规范性和事实性,我只举一个例子:如果从规范性看一个人,我们可以看他言语的意义,他行为的态度,只有这种方式下我们才会看到”代笔“或”原创“。而如果从事实性交代看一个人,我会看他的体重,身高,血液循环,脑电波。。。。等等,这样我们现阶段无论如何是不会看到”代笔“和”“原创”的。至于以后能否看到,我不知道。说白了,这个论题就牵扯到很多划界问题,比如态度叫不叫事实,谓词叫不叫事实。。。我个人主张的是塞拉斯的心理学的唯名论,提到这一点是说明我是划界的点。而根据你谈论的,我觉得我尚且不能看出你是如何画出事实和规范的边界的
 

一行

知名会员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我说的不是证据的充分性,而是指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基于文本分析进行质疑。”这一点我和你是一致的。在这件事上,我觉得方舟子的质疑是有理由的、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恶意攻击;但其论据本身的充分性则是成问题的。
 

greatwind

知名会员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ZT】为什么说韩寒十几年前的“代笔”事件是铁证如山——帮方舟子做科普
作者:梦雪2012 发表日期:2012-2-3 11:52:00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374973.shtml
(greatwind按:我以为作者正是简单明确的说出了我借助戴维森而艰难,晦涩说出的东西。特此转载此文)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说韩寒的“代笔”事件是铁证如山。这样的质疑和逻辑推论怎么能成为“法律上的证据”。没有证据,怎么能如此指控呢?但事实上,这次代笔的事件不是没有证据,而是铁证如山。
对于方舟子的逻辑推理,很多人说这不能作为“有罪推论”,没有确切的证据,法庭不能因此而定罪。这显然是对真正的“法治”不了解的表现。在法治成熟的国家,双方的律师进行辩护的时候,同样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逻辑推论。严格来说,在没有进过分析与逻辑推理之前,几乎就不存在什么确切的证据。人证可能是串通的,也可能是买通的,还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做“假证”;物证可能是栽赃的,可能是碰巧的,还可能存在着其它的原因。DNA鉴定准确性最高也不过99.99%,何况还可能在某些环节上存在漏洞。即使“嫌疑人”自我认罪,也可能是被迫的,也可能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所有的证据都可能是伪造的,都可能是假的。人们最终要经过推理,分析,凭借自身的判断力作出最后的“判断”。在法庭上,所有的推理分析不是不能,而是必须。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找到“最接近真相的答案”。将一切证据,怀疑,推理,分析表现在陪审团与法官面前,由陪审团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断,这才是法治的表现。而不是简单的“有证据”就成立,“无证据”就不成立。这只能产生无数冤案和错案。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概率性的问题,而不是确定性的问题。“疑罪从无”并不代表当有99.999999999%概率的时候,还要“从无”。如果这样,世界上几乎就没有一个罪名能够成立。即使在众目睽睽之下杀人,也存在着“大家都看错,大家都被买通,或者大家都被强迫的可能”,只是概率小到几乎可以忽略到不计。在韩寒是否代笔这件笔墨官司中,社会就是一个大法庭,争论的双方都在扮演着“律师”的角色,而大众则是“陪审团”。“罪名成立或者不成立”,最终要由大众这个“陪审团”来作出判断。
  在这场事件中,什么是证据呢?证据就是韩寒十几年前写的书——这是物证。韩寒在视频和博客中的表现——这是当事人的陈述。这两点,都是证据,而且是铁证。
  很多人说没有人出来承认代笔就不能下定论。但这是一种谬论。从本质上来说,对事件能做出判断的是我们的大脑,而不是所谓“证据“。你将最充分的证据放在一只猪的面前:“猪啊,你来判断一下对错是否,有罪无罪吧?”,猪能做出判断吗?不能。因为猪没有人类所拥有的大脑,他无法对证据进行思考和判断,所有的证据,对于“猪”来说,都是没有意义。同样,如果你失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所有的证据,对于你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证据在没有经过大脑分析和判断都是没有意义的。那种所谓“没有人出来承认代笔”就不能认定,他们要么就没有关注事件的所有证据,要么就没有分析和判断的思维能力,再或者,他只是“嘴硬”,不肯承认,不愿意面对现实罢了。“所谓没有人出来承认代笔”就不能断定——这只是对人类智商的侮辱!当然,如果上法庭,这是另外一回事,因为代笔不犯法
  “疑罪从无”只是指存在明显疑点的时候,用“疑罪从无”的原则,不放过一丝疑点——而对韩寒的推理和判断,压根就没有疑点存在。辛普森案件是存在明显疑点的。包括“DNA”验证,都有疑点。即使是这样,虽然在刑事案件上没有定罪。但民事案件中却定罪了。韩寒的事情还没有上升到“刑事”的高度,连“民事”都算不上。只是一个公信力和诚信度的问题,“代笔”不是什么大事,很多作家都有人代笔,你犯得着一定自己定位成为“神”,来挑战人类认知的底线吗?

  有一种罪名叫“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那么韩寒所犯的就是“知识来源不明罪”!我们知道财产不会从天而降,我们也知道哪怕比爱因斯坦聪明一万倍的人,不看书也不能拥有知识——这是我们所公认的公理,是所有判断的来源和依据。何况他自己的陈述本身就漏洞百出——这就是事实,是铁证。骆宾王七岁写《咏哦》成千古绝唱,这叫“文学天赋”。但如果“骆宾王”七岁写了一本《史记》,那他叫“上帝”。人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做到的。所以,可以绝对性的肯定——如果骆宾王是人,那他就绝对无法在七岁写《史记》。有天生的文学天赋,绝对没有天生的知识。如果有一个天才,在十二岁的时候,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依然有可能存在。如果后面再加上一句——这个十二岁的孩子从来没有学过初中,高中,大学的数学……他只是用小学数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更神奇的是小学数学都很差劲。那么,他证明的只能是“哥德巴赫猜想”这几个字是怎么写的!
  韩寒,如果你承认你不是人,你是神,你可以挑战如今人类认知的底线,可以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在文章中信手拈来。好吧,你在“社会法庭”上表现一下。我相信这对于你来说是一件好事,你不要说什么不想当作家了。你是这次事件的最大赢家。如果你能证明,你的声望将再一次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相信你下一次出书,一定会大卖特卖,至少我要买十套以后,给自己,给家人,给朋友,好好的研究一下,一字一字的研究——神的文字,怎么能不研究呢?从今以后,我会比信仰上帝更信仰你!
  有一个名词叫“公理”,公理是不需要证明,也无法证明的客观规律。比如说,一切生命都不能“长生不老”。能证明吗?实际上是不能的,你可以给出无数个例子,证明这一观点。但只要有一个生命存在,他是否能长生不老就不能被证明。而前面所给出的一切证明都只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和事实,而不是“根本上的证明”,实际上也不存在这种证明。但人们都接受这个观点,只是人们服从自身所知道的“经验和事实”。韩寒,你现在挑战就是“公理”——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最简单的常识,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你能证明,那么,你的一小步,将是人类的一大步。如同“哥白尼的日心说”一样,每一个推翻公理的人,都会记载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永垂不朽。我相信不但是中国,就是美国最顶尖的科学家也会对你感兴趣,看看知识是否能“从天而降”,从此以后,我们都不用读书了。放心,我们绝对不是宗教裁判所的“法官”,我们会给你足够的机会证明“新的真理”。退一步,哪怕你不能证明,也只需要你认一个错而已!
  韩寒,在你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就好比听到某一个人,他不但高考考了全省第一名,而且是所有科目都是第一名。这都没什么好奇怪的,哪怕他在高中就将大学知识学完了,我也不奇怪。但如果他还说:“我从来就不读书,我连最简单的数学题都不会做,也做不出来,但是相信我,我没有舞弊,我只是当时在考场上“神灵附体”了,一走出考场,我就忘了!”——你在挑战人类智商的下限。
  你缺少的只是承认错误的勇气——你曾经指责官员挑战群众的智商下限。而现在,你自己也在同样的事情。

  在张鸣与方舟子的对话中,我感觉到张鸣不是不知道真相,而是不愿意面对。更重要的是不愿意得罪“韩寒广大的粉丝”。在所有的公知人物中,韩寒拥有最广泛的受众,最大的影响力。这种不愿意得罪“韩寒粉丝”而刻意迎合或回避的态度,我看到是对权力的畏惧。对于靠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为生的“公知”们来说,他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权力,而不愿意因为这样的话题而影响到自己——韩寒似乎成了一个“没有被政府机关授予公权力的“事实权力”人物”。所以,很多公知都回避了这个话题。而不在乎权力的草根们掀起了一场寻找真相的风暴!

  从另一个方面,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代笔”事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分析这件事情,审视我们这个造假无处不在的社会。这两天关注这件事,看了很多视频和资料,当我看到方舟子的信“在我的内心深处可悲地无可奈何地深爱着这个多灾多难一点也不可爱的民族”,我有点感动,我知道他因为支持转基因和对中医的一些言论,引起很多人的不满。抛开这些,我佩服他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我也来帮帮方舟子做做科普,更深入的分析这次事件背后的东西。比较一下在成熟的民主和法制社会中,人们怎样面对这样一件事?
  方舟子在做科普,我也来做做科普,讲一下民主,法治,社会这些方舟子没有说的话题。
 

hjj

高级会员
回复: 基于戴维森的观点说明方舟子通过文本分析对韩寒的质疑之充分性

韩寒,在你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就好比听到某一个人,他不但高考考了全省第一名,而且是所有科目都是第一名。这都没什么好奇怪的,哪怕他在高中就将大学知识学完了,我也不奇怪。但如果他还说:“我从来就不读书,我连最简单的数学题都不会做,也做不出来,但是相信我,我没有舞弊,我只是当时在考场上“神灵附体”了,一走出考场,我就忘了!”——你在挑战人类智商的下限。
就 好 比 。。。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