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渡人生的信仰——记钱培琛的艺术之旅

许小木

普通会员
钱培琛1939年出生于浙江省舟山群岛的一个小镇上,在那个年代,钱先生的出生地几乎看不到什么现代绘画艺术,于是,传统民间艺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张贴在门上、灶台上的门神、灶神年画;庙宇殿堂中稀奇古怪的壁画;香烟牌、小人书上的图案、造型与色彩便成为他记忆中最初的艺术启蒙。光怪陆离的鬼神形象,浓烈炫目的斑斓色彩不单照亮了钱先生的童年,更吸引他提起了画笔,在自由的临摹中迈开艺术人生的步履。
解放初期,12岁的钱培琛因父母去往台湾,不得不离开出生地到上海投靠姑姑,一方面与亲人离别的愁绪必然在这个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思念的种子与等待的哀愁;另一方面,上海作为区别于舟山小镇的现代城市所拥有的新奇美妙也同时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个天生好奇的孩子。按照钱先生自己的说法:“有一次随姑姑去逛南京路,我因为在中百一店看广告牌而迷路了,当时上海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霓虹灯,而且还会动,这对乡下孩子来说无异于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如此,钱培琛从村镇的庙宇走向了都市的霓虹,视野的开阔与境遇的转变成为他接近现代艺术的重要契机。如果说在舟山对于民间艺术的喜爱仅仅出于一种与生俱来的兴趣与敏感,那么此时在绘画天赋上得到的鼓励则促使他真正意识到将绘画作为职业的可能性,他在学校的化妆舞会上扮成一位画家,从此开始“画画弄弄起来”;他天真地用食用油和着颜料正儿八经地画起了油画,“尽管用错了调色油,但后来给美术陈老师看时,却得到了褒奖,他说我色彩很鲜艳,坚持下去会有出息,于是这一坚持就是五十年。”
然而,尽管从小显露出绘画天赋,钱先生的学画经历并不顺当,青少年时期想要进画室拜师学画,却碍于5-7元的昂贵学费黯然放弃;59年考大学时又因父母远在他乡,作为长兄的他必须承担起对于弟妹的生活责任而放弃绘画专业,选择今后较易求生的数学系报考就读。对于钱培琛而言,学画生涯前期可以说基于大时代背景的生活现实与个体才能自由发展的本真理想无时无刻不冲突着,但他没有放弃,拜不了师便自学,读不了绘画专业也未曾放下画笔:“一直在画。我当时是学校里美术社团的组长。我记得当时画油画时常用数学讲义来擦画笔,因为画油画需要很多纸来擦笔上的颜料,我没有多余的钱买纸,就只能用讲过的数学讲义•••尽管很多人觉得画画很辛苦,特别是在严寒或者酷暑,但是画画给我的却是物我两忘的境界。那时候我住在三层的小阁楼里,条件比较艰苦,但只要一画画,我的世界就豁然开朗了。”
绘画给予钱先生的乐趣或许一般人难以体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正是从绘画中得到的这份真诚的快慰激励着这位艺术家坚持走过了整个与亲人离别的童年与遭遇社会政治撞击的青壮年时期。可以说,他几近将全部的精神世界寄托于画笔之下,如饥似渴地吸收一切可能得到的营养:解放初期抓住仅有的机会接触法国老师带来的有关印象派的知识,立定下自身追求的艺术目标;整个文革期间,文学艺术本着为政治服务的教条走向拘泥死板,除了苏联的,法国的、美国的文艺流派统统被封闭、冷冻起来,钱先生为此又通过远在台湾的父母进口国外现代派艺术家画册,不畏外界的紧张气氛,仍旧小心翼翼地在现代艺术的领域内学习、汲取。1976年文革结束,1979年1月钱培琛作为发起人和参展人与他的伙伴们一起在上海举办了“十二人画展”,展出他们在那个时代追求、摸索、学习、实践的成果——现代风格绘画作品,画展在当时尚且拘谨的时代氛围下引起巨大轰动,竟开启出国内艺术界的自由风气,“画展之前的那段时间,整个艺术界还比较压抑,可以说那次画展意味着一个自由开放的开始。”“十二人画展”也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的重要事件之一被载入史册。
时代风气一开,已到不惑之年的钱培琛,仿佛迎来了艺术人生真正的春天,四十年的曲折与痛苦使他再也不能抑制内心对于绘画的情感,终于于1981年踏上了追寻本真画梦的艺术旅程。这一年,钱先生与阔别三十年的父母兄弟重逢,多年的离愁与思念喷涌而出,成长的孤独在重逢的一刻得以慰藉;这一年,钱培琛远离故土只身去往美国学画,为梦的征程,再次将自己推往寂寥的他乡,继续等待的苦旅,“我的整个心都空了,似乎这一生我一直在漫长的等待当中,从十二岁开始等待的,似乎只是为了相逢的那一幕。而还有一个一直在等待的就是实现我绘画梦想的那一刻,可是为了满足这个愿望我离开了中国,去到了美国,又开始了与自己的妻女分割两地的生活,也开始了另一次长达10年的等待。”
在美国,钱培琛尽情接受异国文化的滋养,信仰、尊严、自由这些在中国长久失落的名词真切地浸透至其内在人格。他师从表现主义大师Richard Pousett-Dark,绘画天性得以充分发挥;他过着白水面包的日子,却跑遍大小博物馆、美术馆,恰如春日破土的笋芽儿,仰面寻找久违的甘露,钱先生确实领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它来自于外部环境与内心渴求的无缝契合。也是在美国学习期间,他在绘画上形成一种自由开放的观念,“任何东西、任何方式都可以用来绘画,我们不必拘泥于内容和形式,因为我们不是这些东西的俘虏,而是我们在驾驭这些东西,最重要的是我通过他们找到了我表达真情实感的途径。”这一标识成熟的创作观念推动着钱培琛在艺术探索中的持续进步,这些进步不单来自于直面世界经典现代艺术作品的快速成长,也来自于身处异国他乡的文化体认——此时,西方现代文明与东方历史积淀仿若两条平行的轨道一同潜入艺术家的内心,之于前者的感受伴随着之于后者的发掘,之于前者的日益欣赏又激发起之于后者的回归冲动。钱先生在现代西方的自由环境中开始自觉确认自身的文化人格,当那个在国内仿佛困顿于牢笼的钱培琛在太平洋的彼岸以已然形成的新视界回首审视这个古老的国度时,源自共通血脉的情感冲动与置立于纯粹理性高度的时空沉思却将他与他的艺术重新推回到了它们的起源之地。
在美国的钱培琛找到了自身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存在价值,他突破了传统绘画的内容与形式,真正寻得了表达自身真实情感的独特艺术手段——麻布综合材料。这与青壮年时期在国内的他所倾向的印象派风格油画截然不同,“我年轻的时候,画坛被苏联风格所统治,而我当时选择了比较新鲜的印象主义,它模仿大自然的风光景色,很唯美婉约,但比较表面化;我的这个选择是比较符合当时的天真浪漫和少不更事的。但是后来我经历了很多分离与重聚、孤独和悲喜,所以印象主义已经与我的心态不相适合了,它不能表现心灵被扭曲的苦痛,也不能表达历史被沉淀的厚重,所以我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才能表达我现在的心境,什么才是属于我的真实和自由。”受中国老太太用碎布拼贴鞋垫的启示,钱培琛有意开始探索新的创作形式时首先尝试了纸上拼贴的方法,他用大量旧布料进行试验,在钱培琛看来麻布破旧的纹理、质感以及经年累月造成的自然色差就如岁月留下的人生质感,这正是他想要的东西,“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大量的使用麻布进行创作。我觉得自己跟麻布还挺有缘的,年轻的时候曾经因为买不起油画布而用麻布代替,而现在又用麻布来表达我真实的内心世界。”
麻布本身带有的情感指向与钱先生的艺术人生是契合的,他选择了麻布作为表达自我的材料再贴切不过,“我之所以喜爱自己的麻布创作是因为我觉得从这一块块材料里,你看到的不仅仅是色彩与线条,还有一些超越物质形式的情感,•••它们把文化的历史的情感的内容通过岁月的痕迹浸渍在这种质朴的材料里,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与记忆。••••••”钱培琛选择了这样一种充满历史与文化情感的载体,通过撕裂、缝缀、剪贴、拓印、皱折、扭曲、挤压,再伴随颜料色彩一起以突破传统的大胆方式创作了一系列麻布综合材料作品,“企图在画面上呈现出一种粗野原始、创痕累累、斑驳徜徉、无拘无束的特殊肌理效果,以表达对生命的礼赞、对历史的回眸。虽饱含沧桑,却不失优雅。”审度这些作品所选取的意象,有依据秦始皇兵马俑道的兵俑原型;有出乎敦煌壁画的佛国圣像;有以大唐仕女为代表的古代人物;也有出自经史子集典故的自然鱼、马形象,而综观作品命名,“惊蛰”、“立春”、“大暑”、“非马”、“鱼乐”、“红楼、“春闺”、“西风”、“斜阳”••••••无一不出自艺术家之于东方文化与历史积淀的深刻体认,他采用西方的手段创作出《向东方致敬》的系列作品,这是钱先生作为一个东方人的文化人格的体现,“所谓相由心生,我的艺术形象其实已经被我的文化人格所注定,所以即使我不断创造新的表现手法,对我而言仍然是一致的,就是用更适合更有感染力的技法去把内心的这种情感贴切的表达出来,这里面的分寸感就是感染力,也就是每个画家自己对人生和艺术的感悟。”
观察钱培琛的艺术作品,出国之前以上海风景系列为代表的油画作品受到法国印象派绘画的影响,以色块点染的方式描画出苏州河沿岸的点滴画面,在风景、光影与艺术家内心的三方互动中,画笔流淌出的是钱先生对于生活之境的脉脉温情。而出国之后以全新艺术手段创作的纸上拼贴与麻布综合材料作品,呈现的则是艺术家之于自身存在价值的独立探索过程,从较为平面的纸上拼贴至更为厚重的麻布综合材料,钱培琛的艺术作品从创新阶段的实验性质迈向了艺术观念纯熟的价值高度。作品风格则从早期布面油画仅表达个体单薄情感的多愁善感中解脱出来,以凌驾时空的高度,徜徉在东方历史的长河之中,东西文化的互动由此展开。此时的作品,不单体量变大了,也改变了前期以情入画的单纯感性创作方式,而以理性的态度在先地剖析画作形式与情感表达的适应程度,并撷取典型文化符号为内容以契合艺术家的创作理念。这样一种创作的理性态度与画面的粗犷质地及富有冲击力的色彩表现相结合,自然地形成一种视觉与心理的撞击与矛盾,画面色彩、肌理所欲呈现的狂放似乎又为其内在布局、安排指向的安和所牵绊,反而呈现出一种超越个体生命局限的平衡,这种平衡是感性与理性内在调和的结果,也是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意蕴在时空进程中流转的必然。——这就是钱培琛最终为自己寻得的艺术定位,他是表现主义的,但他借用麻布与色块表现的绝不是不羁的狂放;他选取的意象与结构表现的也绝不是单一的理性概念——他在整合,整合着情感与理智,整合着东方与西方,整合着时间与空间,整合着历史与现实,因此,在他作品中,我们体验到的是动与静的游戏,是沧桑与优雅的互动。
钱培琛的一生仿若一场追逐艺术理想的苦旅,他始终怀揣着虔诚的信仰,借着画笔将他引渡至真理的殿堂!

本文关于钱培琛先生生平资料参阅2004年4月,上海电视台记者对钱培琛先生进行的访问。(采访对象:钱培琛 整理:华旸)

2013年10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