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卷概念分析论

痴狂千生

普通会员
我注《纯粹理性批判》​


——第一编先验分析论第一卷概念分析论


一、谈谈方法:


由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我们可以见识到德国古典哲学语言的晦涩难懂,从古希腊到近代哲学,哲学家们的语言还是平易能懂,可到了德国,到了康德,哲者们突然被那庞大系统的体系所震惊,我们很难想象却又不得不想在那哥尼斯堡的平静外表之下的康德内心中经过何等的巨变。从康德开始,哲学开始走向专业化、体系化。学习西方哲学,必然得通过康德哲学谨严严密体系化的思维训练,才算是步入哲学大门。


就我之前所列的讲解或研究《纯粹理性批判》的书中,总是觉得缺少点什么。有幸通过网络认识剑走边锋,受益三点在学哲之路上:一是精研文本,在聊天过程中,时不时引用几句原文,这让囫囵吞枣的我不知所措。二是坚持不懈的毅力,剑走边锋12年不懈之钻研海德格尔,三打断我纠缠于西方哲学史的迷雾,研究还是得深入原著。然也,停留于哲学史,我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点”,原著的语言、丰富的思想、缜密的论证、整体的体系就硬生生地被简化、被过滤了。既然决定走向哲学,不入原著,焉能取其思想,进而寻找其根基、知晓其方法、把握论证过程。展开批判,化为己用。


今天,笔者冒险尝试对《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编先验分析论第一卷概念分析论部分进行一个解说。在读原著时,固然参考书可以给我们以解答,如句读,也可给我们一个脉络的梳理,如指要。但是指要在解读具体章节时,过于“综合”和“跳跃”了;而句读,则过于“分析”,也有综合。我认为,相较于一句一句解析,以及对整节总体把握,我们读原著还需要什么?需要的是紧密结合原著的阐明,注解的引申太广易导致主题的偏离,就算是把整篇的思想也拿到对一句的理解,那相当于把后面的回答提前拿到问题刚提出来时,这样早已经没有“钻”和“寻”的思维趣味。本解说,按照原著编排顺序,侧重于整体脉络和章节脉络的把握,力求把康德在“每卷”“每章”“每节”的思想梳理清楚,同时紧扣康德原初思想,用康德阐明康德,既有“分析”亦有“综合”。此外,凡原文皆是宋体字,笔者依据的分析和综合则有楷体自标注或括号注明。由于本人独立(力)完成、水平非常有限,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渴望得到指正。痴情并力求通达德国古典哲学,与君共勉!




第一编先验分析论(B89)


[FONT=楷体_GB2312]首先,康德提出这一分析论[FONT=楷体_GB2312]的目的是把我们全部先天知识分解为纯粹知性知识的诸要素,[FONT=楷体_GB2312](具体分析而言又分为四个小目标)而这些要素有如下几个重要点:1.这些概念应是纯粹概念,而不是经验性的概念。[FONT=楷体_GB2312](从纯粹知性的知识的规定即可看出)2.他们不是属于直观和感性,而是属于思维和知性。3.它们应是一些要素概念,而和那些派生出来的或由此复合出来的概念严格区别开来。[FONT=楷体_GB2312](要素是始基的,派生和复合的皆由其构成)4.这个概念表[FONT=楷体_GB2312](酝酿着后面的范畴表)应是完备的并且这些概念应当完全涵盖纯粹知性的整个领域([FONT=楷体_GB2312]康德在这里所追求的是知识的逻辑完备而非感性的完备,以和亚里士多德“对单由一些尝试所凑合起来的东西”相区别,知识的逻辑完备是范畴表所追求的目标,同时在我看来,前面三点则是为这第四点做准备的,第四点又是纯粹知性知识的诸要素所要达到的总目标)


【注1:[FONT=楷体_GB2312]知性和感性的区别,引自《逻辑学讲义》。如果思索下我们关于感性和知性(知识由它们产生)这两种具有本质区别的基本能力知识,我们就会见到直观和概念的区别。从这个观点看,我们一切知识或者是直观,或者是概念。前者以感性——直观的能力——为其泉源,后者以知性——概念的能力——为其泉源。知性和感性的逻辑区别就是这样,根据这种区别,感性只能提供直观,知性只能提供概念。当然,两种基本能力也可从另一方面来观察,用其他方式来定义,即:感性是感受的能力,知性是自发的能力。这种说明方式不是逻辑的而是形而上学的。通常把感性称为较低级的能力,而把知性称为较高级的能力,这是因为感性仅提供思维的材料,知性则整理这种材料,将它们置于规律和概念之下。[FONT=楷体_GB2312]请注意,在《逻辑学讲义》里面对知性和感性的区分,而在纯批之中二者的区别在散见于各节的论述中,理清它们的区别对其后的论证理解将有很大帮助。】


[FONT=楷体_GB2312]【注2:知识的逻辑完备性包括四点,即量上的逻辑完备(客观普遍性或概念、规律的普遍性)、质上的逻辑完备(客观的明晰性或概念上的明晰性)、关系上的逻辑完备(客观的真理性)、样式上的逻辑完备(客观的确实性)。引自《逻辑学讲义》】


[FONT=楷体_GB2312]下面,概念如何达到科学性(逻辑)的完备性呢?(回答开头提出的第四点)只有借助于先天知性知识的某种整体理念([FONT=楷体_GB2312]这个整体理念是什么,则为下文的“第一章 发现一切纯粹知性概念的线索”埋下伏笔)并通过由此去确定对那些构成它的概念的划分[FONT=楷体_GB2312]而且只有通过这些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的关联([FONT=楷体_GB2312]而不是独立存在,没有关系),才是有可能[FONT=楷体_GB2312]做到的。


[FONT=楷体_GB2312]紧接着,这个系统的完备性,是一种“自为自持的、自我满足的、并且不能通过任何外加的附件而增加的统一体[FONT=楷体_GB2312]”(§12中经院哲学者们在形式意义上把“无论何物都是一,是真,是善”当做一切知识的逻辑要求来使用[FONT=楷体_GB2312],预先回答这种设置在范畴表中还无必要),因为知性不仅把自己和一切经验性的东西分开,而起甚至和一切感性完全分开


[FONT=楷体_GB2312]此外,由对全部先天知识分解为纯粹知性知识的诸要素构成的完备性的系统,能够当做所有与之相配合的知识的成分的正确性和真切性的试金石


先验逻辑由两卷构成,其中第一卷包括纯粹知性的诸概念,第二卷包括纯粹知性的诸原理。




第一卷 概念分析论(B90​



[FONT=楷体_GB2312]概要:什么是概念分析论?以及概念分析论所要实现的目的和方式?(B91)


[FONT=楷体_GB2312]1. [FONT=楷体_GB2312]概念分析论,是对知性能力本身的分解,而非对概念的分析,或者是把呈现出来的概念按照其内容加以分解和使之明晰。


[FONT=楷体_GB2312]2. [FONT=楷体_GB2312]对概念进行分析的方式和目的在于,通过我们仅仅在作为先天概念诞生地——知性中,寻找这些先天概念(依据),并一般地分析知性的纯粹应用(运用方式),即来探究这些先天概念的可能性(目的结合导言中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探究先天概念的可能性这个问题可划分为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可能即依据是什么,二如何可能即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



[FONT=楷体_GB2312]第一章 [FONT=楷体_GB2312]发现一切纯粹知性概念的线索​



[FONT=楷体_GB2312]1. [FONT=楷体_GB2312]批判亚里士多德的概念的局限性:


[FONT=楷体_GB2312](1) [FONT=楷体_GB2312]机械的处理方式;


[FONT=楷体_GB2312](2) [FONT=楷体_GB2312]不具备普遍必然性;


[FONT=楷体_GB2312](3) [FONT=楷体_GB2312]概念系列完全不是系统化地,最终只是按照类似性来配对,并按照其内容的量从简单开始到更加复杂地置于系列之中。


[FONT=楷体_GB2312]2. [FONT=楷体_GB2312]先验哲学(康德哲学)的概念的优越性:


[FONT=楷体_GB2312](1) [FONT=楷体_GB2312]这些概念必须从知性中作为绝对的统一体(如在概要所言,概念分析论通过我们仅仅在作为先天概念诞生地知性中,寻找这些先天概念的依据,知性诞生地是一个绝对的统一体),而纯粹地和未经混杂地产生出来(不是从直观、经验中寻找,因而不是后天而是先天的);


[FONT=楷体_GB2312](2) [FONT=楷体_GB2312]因而概念本身必定是依照一个概念或理念而相互关联的,这样的关联就提供(显现)出一个规则,按照这条规则(也就是刚刚句首所提及的“理念或概念”),每个纯粹知性概念都能够先天地确定自己的位置;


[FONT=楷体_GB2312](3) [FONT=楷体_GB2312]而它们全体就都能先天地确定其完备性。(对应亚氏局限性的第二点)​




[FONT=楷体_GB2312]第一节 [FONT=楷体_GB2312]知性在逻辑上的一般运用(B92-B95)


[FONT=楷体_GB2312]本节,在原著两页的论述中,并没有划分段落,导致“直观”的层次不是太清晰,所以,我严格按照康德的推论进行的层次的划分。此外,康德的论述是一步步推出结论,而我的阐明则是先提出结论,再给以论证过程。这样做一个显著地好处是有利于对脉络和“节点”的把握。而且康德有时在推论中,会突然跳跃,或者从这节讲到后面两节。


[FONT=楷体_GB2312]至于本节则从:知性——概念——概念的基础机能——概念只能被用作判断——知性被表现为判断的能力——通过描绘判断的机能从而表现知性的机能


[FONT=楷体_GB2312]1.[FONT=楷体_GB2312]每个知性的,至少是每个人类的知性知识都是借助概念的知识(当然这里的推论也点牵强,过渡不够,不过需引起注意的是“至少是每个人类的知性”而不是神的智性,这之后会提到),下面是两点理由:


[FONT=楷体_GB2312](1)知性不依赖于感性,而不依赖于感性就不能享有任何直观,所以知性就不是直观的能力。


[FONT=楷体_GB2312](2)但在直观之外,除了借助于概念的认识方式,就没有任何别的认识方式。


[FONT=楷体_GB2312]引申:由第一点可进一步推知,知性不是直觉性的(不是直观),而是推论性的(借助于概念,间接的)


[FONT=楷体_GB2312]2.[FONT=楷体_GB2312]概念建立的基础:一切直观作为感性的东西都建立在刺激之上,但概念则是建立在机能之上。而什么是机能?是指把各种不同的表象在一个共同的表象之下加以整理的行动的统一性。所以承接句首,概念是基于思维的自发性(也就是机能的体现),而感性直观则是基于印象的接受性。


[FONT=楷体_GB2312]3.[FONT=楷体_GB2312]判断就是一个对象的间接的知识。因而是对于对象的一个表象的表象。以下两点理由:


[FONT=楷体_GB2312](1)对于这些概念,知性就可能作别的运用,而只能用它们来作判断;


[FONT=楷体_GB2312](2)除了单纯的直观之外,没有任何表象是直接指向对象的,所以一个概念永远也不可能和一个对象直接发生关系,而是和关于对象的某个另外的表象(不论这表象是直观还是本身已经是概念)发生关系。


[FONT=楷体_GB2312]4.[FONT=楷体_GB2312]一切判断都是我们诸表象中的统一性机能。


[FONT=楷体_GB2312]因为被运用与对象的知识的不是一个直接的表象(直观),而是一个更高的,包括这个直接表象(直观)和更多表象于自身内的表象,而许多可能的知识由此就被集合在一个知识里面了(这个实际上就是在第二点所提到的“机能”)


[FONT=楷体_GB2312]5.[FONT=楷体_GB2312]如本节第一点所说,知性是一种思维的能力,思维就是凭借概念的认识。而概念作为可能的判断谓词,是关于一个尚未规定的对象的某个表象相关的(参见3(2))这点穿插在末尾,其用意在于,由判断表再推到范畴表做预设。不结合后面的范畴表,会觉得这两句在临近本节结束时的提出会很突兀。


[FONT=楷体_GB2312]6.[FONT=楷体_GB2312]我们能够把知性的一切行动归结为判断,以至于知性一般来说可以被表现为一种作判断的能力。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把判断中的统一性机能完备地描述出来,知性的机能就可以全部都被找到。​



[FONT=楷体_GB2312]第二节(B95)


[FONT=楷体_GB2312]§9.知性在判断中的逻辑机能


[FONT=楷体_GB2312]既是“逻辑机能”则抽掉一般判断的一切内容,只关注其知性形式。就形式而论,不同的判断可归结为量、质、关系和样式四个部分。在亚氏建立的传统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在四种判断中设定第三个契机。何谓契机?在黑格尔《小逻辑》,110页,“知性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moment)或环节”,有相似的用法。


[FONT=楷体_GB2312]【注1德文moment的意译通常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枢纽或决定性的环节。拉丁文momentum,意思是指运动、变化、推动力、一瞬间、原因、决定性因素、本质的情况等】


[FONT=楷体_GB2312]1. [FONT=楷体_GB2312]判断的量:全称的、特称的、单称的


[FONT=楷体_GB2312]2. [FONT=楷体_GB2312]判断的质:肯定的、否定的、无限的


[FONT=楷体_GB2312]3. [FONT=楷体_GB2312]判断的关系:定言的、假言的、选言的


[FONT=楷体_GB2312]4. [FONT=楷体_GB2312]判断的模态:或然的、实然的、必然的


[FONT=楷体_GB2312]由于顾及到与传统逻辑对判断划分的不同,康德下面作了几点辩护:


[FONT=楷体_GB2312]1. [FONT=楷体_GB2312]单称判断与全称判断是有区别的,值得在一般思维各契机的一个完整的表(知性在判断中的逻辑机能)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


[FONT=楷体_GB2312](1) [FONT=楷体_GB2312]形式逻辑中,或一般逻辑学家认为,单称判断可以如同全称判断一样对待,所以单称判断应归入全称判断;因为就形式而言,单称判断和全称判断在使用上可视为相同,因为在两种判断中,谓项无例外的适用于主项。例如,在单称命题“伽尤斯有死”中谓项可以和全称命题“凡人皆有死”一样无不例外的适用于主项,因为只有一个伽尤斯。


[FONT=楷体_GB2312](2) [FONT=楷体_GB2312]单称判断根本没有外延,(如“伽尤斯”),所以它的谓词就不能像(全称命题那样)只连系于包含在主词概念之下的某些东西,而被另外的东西排除在外(如上面的“凡人皆有死”就排除了“凡人皆不会死”)。但是,单称判断的谓词毫无例外的地适用于那个概念(伽尤斯有死,中的谓词“死”),就好像这概念是一个拥有某种外延(实际上却不是)、而这谓词适用于这个外延的全部意义的普适性概念一样(却和全称命题一样)。


[FONT=楷体_GB2312](3) [FONT=楷体_GB2312]就只是作为一个知识在量的方面,将单称判断和普适性判断加以比较,那么二者的关系就如同单一性对无限性的关系一样,因而就本身来说是与普适性概念有根本的区别的​

(未完待续,工程量庞大)
痴狂千生
2011-7-31​
 

飞子

初级会员
回复: 【原创】我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卷概念分析论

开始读康德的著作了 看来得向您那样解读康德思想了
 
回复: 【原创】我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卷概念分析论

您对句读和指要的理解我很赞同,却有用处,但是对于研究者来说,尚需其他方面努力的推进。期待您后面的分析。
 

犹利卡

活跃会员
回复: 【原创】我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卷概念分析论

请问,这个原著指的是德文哪个版本的?
 

Black

知名会员
回复: 【原创】我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卷概念分析论

记得好多好多年前,我曾经还宏愿对照中英德三个文本来读“纯批”,结果做了两个月就没了下文。希望楼主能坚持下去。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