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推荐一组科普著作

wanwanbear

中级会员
松鼠会:推荐一组科普著作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23584/ 田松著:《堂吉诃德的长矛》,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8元。
田松是北师大哲学副教授,研究科学哲学、科学传播与一些人类学话题,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双博士,因为文字甚好,圈内人称“文学青年”,与“反科学F4”相从过密。他的科学哲学文章,叙事逻辑性很强,加上一贯的好文字,的确值得一读。
《堂吉诃德的长矛——穿过科学话语的迷雾》就是这样一本试图推动对科学文化理解的书。“与风车战斗过的长矛,现在要与‘科学主义’战斗了”,是该书书名的由来。书中收录了随笔、杂文、书评,甚至还有几篇学术论文一样的东西,虽然文体不同,但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科学,或者说是科学与人的关系。
如何理解科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理解人与科学的关系?毫无疑问,是与人类的生活和未来都密切相关的问题。田松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思考。
书中4篇书评,分别是对爱因斯坦、费曼、博克和约翰•纳什传记所描述的“科学人生”的点评。田松的确是善写书评的高手,短短几篇文章,就能让你对原书的魅力悠然神往,恨不得马上找到原书去看看他说的种种好来。需要书评作者的松鼠们,可以尝试联系他。
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民间科学爱好者”的部分。这部分被田松取名作“全无敌”,这也是他所谓的“研究课题”之一,其中写到了朱海军。朱这个人,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早的人物,他曾试图创造过一个完整的“进化力量”——朱海军力。田松对他的描述,甚至还包括了少许的敬意和真诚的遗憾。田松还收录了千龙网对朱海军的纪念文章,通过这篇小文和朱海军和田松的一些通信,也能大致领略一个有才华的青年在网络时代刚刚兴起时,借助于科学或者说民间科学包装,通过网络表现出来的四射的激情。这个部分我曾反复看了好几遍,有时候自己能笑出声来,但终究,还是会被作者的文字引入沉默。
后半部分是关于科学传播和现代科普理念的一些探讨,也有些很有趣的文章,那些文章的标题包括《鸡与蛋与科学奶奶》。做编辑的、记者的,可以看看,启发是一定会有的。
书中大量的照片,黑白的,大部分都是田松自己拍摄的,虽然在我看来,多少有点矫情和不知所云,但很显然,田松自己是得意的。
“科学是神圣的,而田松博士似乎要把它从神坛上拉下来”。董光璧先生在前言中这样描述这本书。既然科学是可以接触的,那么,这本书虽然是说科学哲学,也一定是可读的。(荐书人:吴欧)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55956/ 苏珊娜•保尔森著:《吃太阳的家伙》,陈瑛译,三联书店,2005年12月,26元。
一个德国小女孩苏姗娜,她的祖母外号叫“绿拇指”(意指特别擅长与植物打交道),她自己也从小就喜欢植物。大学里,她学了植物学、动物学和遗传学,获得了生物学的硕士学位,却决定做一个自由撰稿人,把植物们的生活和感受介绍给所有人。
捧着这本关于植物的书时,我心里不断地感叹:谁说全面和信息量就意味着又臭又长?这本书从叶绿素分子写起,一直写到转基因植物,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全面,但却丝毫不会让读者起厌。
在书里,苏姗娜会说,叶绿素分子“模样就像只蝌蚪”,它们有个大脑袋“环形的化学结构”,有条尾巴“一系列碳原子和氢原子”。植物的种子在土壤的黑暗中渴望着阳光,主根努力向着地心,胚芽努力远离地心,寻找着阳光。此时,如何判断方向?该是借助重力罢,虽然“我们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明白”它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当然,我举的例子,是那本书里最枯燥无味的话题,其他的,诸如那些有迷幻作用的植物、植物的共生、植物的性关系以及那些曾经被植物们改变的历史、与植物紧密相连的宗教和文化,想一下就足以觉得很有意思了。
文本方面,需要赞一下的是翻译。一个人,一辈子,能翻译到这样一本书,译者的荣耀感是由衷的。行文间,看得出她的考究。她会说:阳光“或者被放过,或者被退回,或者被接受,用行家的话说就是被吸收”。4个动词,从意思到语气和感觉全都用得恰到好处。
不过,也有白璧微瑕。说到治疟疾的植物时译者说是“黄花蒿”,我心里些微地格登了一下——我怎么一直记得是“青蒿”?去网上查,果然,“青蒿,又名黄花蒿”。私下猜测,用这个不太常用的名字,大概是因为译者觉得放在这里足够美。如同一个姑娘坐在那,身着青衣,头戴黄花,译者便叫她“戴花女”而非“青衣女”。可惜,有失规范,微瑕。
纯写植物的书,当我看到《植物的诱惑》、《花朵的秘密生命》时,我第一次觉得,那些不会动,只能斯斯文文站在那里的生物原来是那么有意思。可惜,那些书所写的都只是片段,而且描述粗略。而苏姗娜的这本书,向我展现了几乎所有的细节:这些“富有营养,又不能逃跑”的家伙们,如何面对那一大批处心积虑想要吃它们的家伙,又如何保证自己活得滋滋润润,还得为后代找到合适的生长环境。它们的一生,真不易。(荐书人:小蓟)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34094/ K.乌勒斯•卡伦斯著:《狩猎台上的风景——濒危食肉动物的科学拯救之路》,黄以天、解焱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20元。
鼻子下留着一撇小胡子的乌勒斯,是个目光炯炯,个头不高的印度人。年轻时,他做过工程师,30多岁就成了衣食无忧的农场主。于是,他开始追寻理想,投身到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中。
他迷恋于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漫步在保护区的森林中,听树枝的断裂声,大象拍打耳朵的声音,或是大象胃里的咕噜声。有时,为了等候一只老虎的出现,他会一动不动地在满是蚊蝇的树丛里趴上几个小时。
尽管动物保护者常常给人依靠激情行事的印象,但乌勒斯并不满足于做一名徒有热情的保护者。此书正是乌勒斯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了1/4个世纪之后的自述。在他看来,对动物的激情和关怀不足以转化为有效的保护措施,想要保护老虎,就要观察老虎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然后使用种种科学的工具和方法,探索濒危食肉动物的保护之路。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主任解焱说,乌勒斯提倡的保护濒危野生动物需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正是打动她并促使她翻译此书的重要原因。中国在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历程中,同样走了不少弯路。比如,对于老虎、大熊猫等动物,过分强调人工繁育,而对野外栖息地保护不够重视。正是科学方法和精神的缺失,造成了这一误区。
据说,前不久乌勒斯在印度班加罗尔的一所大学启动了保护生物学的研究生项目。相信将来会有更多人像他一样,学会用“确凿的事实,而非伤感的虚构”教育公众。(荐书人:周欣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91c920100cbm4.html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