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cleanriver

普通会员
 在美国生活了半年,逐渐感觉到了中美两种社会生活和文化氛围之间的差异。从某个角度来讲,这种差异就意味着不习惯。
第一,不习惯勤换衣服。勤换衣服勤洗澡,当然是个好习惯,这无庸置疑。但如果一天当中换两次以上的衣服,洗两次以上的澡,估计你就会不习惯了。美国人都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通常早晚洗两次澡,每次洗澡后必须换干净的衣服。中间如果外出运动,或觉得不舒服,还会再洗再换。这就意味着从周一到周五,每个人每天都会换不同的衣服。有些人家离单位较近,如果中午回家吃饭或照顾家中小孩,回来后一定是另一套衣服。对于中国人而言,一件衬衫,如果不出意外,穿上一天两天是常有的事。每天一换,那是女士的特权。在中国,一个男人一天一套衣服,人们会感觉怪怪的;在美国,一套衣服如果你穿两天甚至两天以上,人们会感觉你怪怪的。
第二,不习惯喝自来水。美国拥有发达的供水系统,自来水是可以饮用的。早上起来,拧开水龙头接一杯水,一饮而尽,这在美国是再常见不过的事。在一些公共场所,自动饮水装置随处可见。这个装置十分简单,下面一个按钮一按,上面一个水龙头会向上喷水,水流不急不缓,你直接用嘴接着喝,只要注意不要使你的嘴碰到那个出水口就行。对于习惯于喝开心泡热茶的我而言,一时很难适应。在参观我所工作的卡特中心时,陪同我的美国同事见我对这个装置有些迟疑,便直接上去喝了两大口,并鼓励我也试试。水流清澈,入口没有丝毫怪味,与北京城那带着挥之不去的漂白粉气味和白色沉淀物的自来水相比,简单不可同日而语。但转了一圈回来,我还是泡了一杯热茶给自己,心中总是觉得热水更安全。
第三,不习惯私人交通。在北京,经常听到人们对公共交通的抱怨,抱怨它的拥堵,抱怨它的低效,抱怨它的不近人情。在抱怨声中,人们也享受着公共交通的发达,享受着城市公交卡的低廉。四角钱,可以让你从城市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如果再加上地铁和城铁的帮助,你完全可以环游整个北京城。但在亚特兰大,公共交通却是出奇的不发达。站点少,还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更要命的是,每班汽车之间的间隔通常是半个小时以上。公共汽车的不便利,使人们很少使用这种交通工具,反过来又增加了它的运行成本,以至于它的价格也是高得出奇。这种情况不仅我一个外乡人难以想象,连本地的居民也同样不能理解,他们告诉我:你可以视公共汽车是不存在的。当然,美国公共交通的不发达,是与其发达的私人交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美国,每个家庭都拥有一辆以上的小轿车。但美国的家庭也并非都是高收入的。我的一个美国同事,她每天就要乘坐公共汽车上班,往返需要三个多小时,她告诉主要原因就是因于她家里只有一辆汽车。如果说美国发达的私人交通,是指对那些条件不错的有车家庭而言的,那么美国不甚发达的公共交通,也同样对那些普遍公民带来了不便利。想到这里,我对北京城市的公共交通有了新的理解和看法。
第四,不习惯汽车让人。来亚特兰大的第二天,去附件的超市买日用品,经过一个没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正要通过斑马线横穿马路时,远处一辆汽车自左侧飞驰而来,我本能地站住,后退到人行路上,按照中国的通行习惯,等汽车过后,我才可能再走。然而,奇怪的是,那件汽车停在了斑马线前一动不动。等了一会儿,还不见动静。这时,我看到汽车里的司机让我友好地微笑并挥手让我先行。我也礼貌地挥手让他先行。可是,汽车并没有动。在下一个街口,我又遇到了同一种情况。只要我不动,汽车绝不会先行。没有警察,没有摄像头,每个司机都严格遵守着这条规则。这一点确实让我慨叹不矣。想想在国内,即使前方是绿灯,警察与交通协管员仍会提醒你注意汽车。两种不同的汽车文化的背后,是两种不同的人文价值取向,我想,国内一度吵得不可开交的路权与人权之争在美国一定是个伪问题。
第五,不习惯无现金消费。没来美国之前,就有人提醒我,应该办一张信用卡。习惯于现金消费的我并没有放在心上。然而,几天不到的生活,就让我感到了种种的不便利。在网上预订住处时,宾馆只接受信用卡预订。在正式入住时,当我把现金交在柜台上时,老板犹豫再三才接受。在埃默里大学,国际交流处的工作人员一再提醒大家,提交健康保险金的最安全最便利的方式就是签支票或划信用卡。一些商店和服务机构在显要的位置上表明,这里只接受信用卡消费。使用信用卡网上交易在美国的消费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看着美国同事轻松地在网上买这买那,我实在忍不住问人家:网上交易安全吗?美国同事像看外星人一样盯着我反问道:网上交易不安全吗?我的现金在这里派上用场的机会不多,更多的时候是美国同事用他的信用卡在网上为我订购,然后,我把现金付给他。他和我一样认为:他帮了我的大忙。坦诚地说,尽管我还不太习惯这种消费,但这种消费确实有诸多优点。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如果中国人也都使用这种消费方式,还用在银行里排起那么长的队伍吗?当然,这种消费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与基础。如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安全成熟的网络环境,健全有力的监管体系等等。这些条件与基础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成。
第六,不习惯与陌生人打招呼。清晨起来,走到上班的路上,不论是行色匆匆的上班族,还是悠闲散步的晨练者,往往都会向你微笑致意。“good morning”或“how are you going”是常用的问候语。在卡特中心里,每个迎面走来的美国人,都会与你热情地打招呼。那份随意,那份真诚,让人有一种似曾识的感受。美国人的礼貌与东方的礼貌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有着历史久远的礼之文化。但在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这种礼文化正在归入隐性发展。韩国与日本深受中国礼文化的影响。但如果说前者注重形式和包装,后者又太过呆板和执拗。美国人的礼貌发自内心,自然随意,无任何做作之感,让人倍感亲切。相对而言,美国人乐观、宽容、慷慨,这种内在的民族个性,往往外化在与陌生人的交往模式上。
第七,不习惯开怀大笑。在这里,随时随地,都能听到人们的开怀大笑声。可是在北京,无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在地铁中,人们的表情都是严肃的,甚至是毫无表情。笑,是内心情境的一种外在表现。笑,是因为开心,是因为快乐,是因为内心的平衡、安全与稳定。不笑,那就是不开心,不快乐,内心失衡,缺乏安全感的象征。
 

layfolk

中级会员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1、勤换衣服 可以防止细菌丛生 尤其保护男人的前列腺
2、自来水的放心引用 充分说明了那里的环境清洁 难道习惯的改变比起来一个好的环境的改变更重要?
3、私人交通的流行 在刺激你去奋斗啊 不奋斗的人生 有什么意义
4、汽车让人的说法我同意文章的作者看法,更突显了那里的每个人的机会平等下的社会分层
5、没有看法
6、这个最让人感到惬意 起码我喜欢这样的氛围 让人感到很亲切啊
 

frankreich

普通会员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楼主提的这几点,在德国也差不多情况,我想,在这边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不过呆久了就习惯成自然了 。嘿嘿。
 

爱上层楼

普通会员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冷水现在也喝惯了,不过也会烧水泡茶的;汽车让人的确不错,行人不管红灯的也不少。
 

mcddc110

初级会员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发达国家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国人很多没出过国,出国之后对西方的一些文明习惯还是相当的佩服.
 

sky5555

普通会员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恩,确实刚来略有不适。不过更大的不习惯在于美国人民对于声色犬马的过度追求,以及思想的浅陋不堪。
 

bioman

初级会员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LZ呆美国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吧。本人在西欧生活过两年,美国人在当地人心目中形象不大好。浅陋的暴发户,旅游时最爱高声喧哗的人群之一(国人也应该注意这一点,现在好多了)。他们说美国人就是a lot of money and stupid(原话)。另外,一天洗两次澡似乎夸张了一点,没发现欧洲人有这个洁癖,估计美国人真的是火星来的神吧。
 

fdlaozhao

初级会员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在美国生活有些方面不习惯还不算什么,关键是你不要生病,一旦生病可就真得会想念中国的医生会有多好。本人就曾亲身经历。
访问美国时,某日突然发起高烧来,本以为没有什么,两天也就挺过去了,没想到,高烧不但不退,还瑟瑟发抖。于是前往医务室。一医生接待了我,问我头疼吗?我说是,问我恶心吗?我说是,问我有精神吗、呕吐吗……?我说是。一圈下来,他跟我说,发烧的原因有100多种,至于你是哪一种,我就不知道了。于是抽了我一管子血,就让我回来了。没有办法,我只好在床上在挨着,无法忍受的时候再去医务室,医生没有给我任何治疗,又是抽了一管子血。如是者三,直到最后我浑身烧得全是红斑,于是他们要我转院。我转到了停有直升机的大医院,先后来了8个医生把我像熊猫式的看了个遍,最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医生下了命令,要割我两块红斑进行化验。可怜我发着高烧,让他们割了我两块皮,他们也叫我回来了。就这样,我在漫长地等待着结果的时候,尝试吃着国内带去的双黄连之类的,烧渐渐退下来了,算我命大。最后,我跑到那所大医院拆线,问医生,我到底得了什么病,医生说不是很清楚。
天哪!可怜我那几管子血和我那两块皮。
 

jabkeeu

普通会员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只是听说美国的医疗系统对于外来人群昂贵的离谱 还没听说美国的医生们低能的离谱 怀疑楼上的是否有点夸张
 

fdlaozhao

初级会员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如果不是我亲身经历连我都不相信。就是亲身经历了,也感到很疑惑。事后曾经问老美,为什们美国的医生服务态度很好,就是不愿意用药给病人治病呢?得到的答案是:美国医生拿到一个执照千辛万苦,如果他不能找到确切的病因的话,一般不肯用药,否则出了问题就要自己负责了。而且,美国的医生一般每天接待的人都很少,所以虽然医术高明,但经验比较缺乏。说到美国医疗之贵深有同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割了两块皮做化验,没有做其他治疗,事后我从保险公司收到付帐单4000美金!想想真是后怕,庆幸我老老实实买了每月40-50美金的外国人保险!
 

ccjj2007

超级版主
管理成员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说实话,我一直怀疑“文明”这个问题,难道真的所谓的这种西方的生活习惯就是“文明”的象征?离人一米开外,就赶紧说excuse me,就算我知道其实是口头礼貌而已,但依然总让我以为我自己是细菌。比如说话,难道中国人大嗓门就一定是不文明了? 大家在泡茶馆的时候可没这么觉得啊,怎么一出国就跟着鄙视自己人了? 我总觉得,“入乡随俗”是应该的,毕竟不是在自己的地方,可是要用别人的俗来鄙视自己的乡,就有些不厚道了。

“这种消费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与基础。如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安全成熟的网络环境,健全有力的监管体系等等。”外加一句,要是美国的金融体系真的如此,那美国也就不会发生这次金融危机了。

又看到一句:“美国人的礼貌发自内心,自然随意,无任何做作之感,让人倍感亲切。相对而言,美国人乐观、宽容、慷慨,这种内在的民族个性,往往外化在与陌生人的交往模式上。”
天哪,我真的是没有办法同意ls所感,或许是因为你太多善良,说实话,在我美国生活的经验里,大部分美国人的笑脸是习惯性的面具,你以为他真的是“乐观,宽容,慷慨”么? 不过是做个样子给你看而已。 美国人自己批自己的书都比我们看美国要苛刻的多,为什么我们自己还要塑造“神话”?
 

ZH2468

初级会员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楼上讲得非常之对.

看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但一楼的,明显有一些夸大其辞了,因而未免让人感觉好笑.不是以为俺们没在美国玩过几年呀?

美国人欠了全世界多少钱了?用美元贬值的办法闹赖皮,不是绑架和抢劫全世界嘛?
 

wuda

初级会员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全球化之下可能很多习惯已经不能表上“美国”标签了。我在香港见过一位在日本当人类学教授的美国人。他说从文化习惯上已经很难区分日本文化与美国文化了。
我们脑海里的日本人是穿和服点头哈腰的传统形象,但是许多方面特别是内心深处的“习惯”实际上已经是西方化了。
 
由版主最后修改:

demo

初级会员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还是喝热水泡茶好! 不过一切习惯都好,中国南北方的差异也很大,大家不也都能习惯嘛!呵呵
 

aarondeng

知名会员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如果不是我亲身经历连我都不相信。就是亲身经历了,也感到很疑惑。事后曾经问老美,为什们美国的医生服务态度很好,就是不愿意用药给病人治病呢?得到的答案是:美国医生拿到一个执照千辛万苦,如果他不能找到确切的病因的话,一般不肯用药,否则出了问题就要自己负责了。而且,美国的医生一般每天接待的人都很少,所以虽然医术高明,但经验比较缺乏。说到美国医疗之贵深有同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割了两块皮做化验,没有做其他治疗,事后我从保险公司收到付帐单4000美金!想想真是后怕,庆幸我老老实实买了每月40-50美金的外国人保险!
你说的这些经历让我这个没有出国经历的人真的很惊异呢,不过你的解释让我觉得又有一些理解,美国人相对中国来说人口是少,估计是没有那么多试验的机会,他们的医生可能实战经验是比较缺乏,再说他们对于医疗事件也看得很重,所以把一件简单的事情看得很复杂吧。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8楼的经历把我笑晕了,虽然是痛苦的经验,写得却是传神。
美国我不习惯的是,人少车多,走在路上(不是亚特兰大的downtawn那种地方的马路),如入鬼蜮。开车如果地形不熟悉,又没有GPS,一旦迷了路,麻烦就大了,找不到人问路,路牌标志又不明显。至少我呆的这个地方是这样的。
 

xiyinz

普通会员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都是难得的经验,只不过可能有时候容易多带上一点价值评判,甚至偶尔还会有一些意识形态的影响。 把过多的价值评判和意识形态的东西去掉些,或者做些解释,就好多了。
 

顽石疯语

知名会员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如果你说的代表美国社会普遍的情况,这的确值得赞赏,就怕只是代表部分情况。国内也有不少好的风气。
 

raymond

封禁用户
回复: 【原创】美国生活七大不习惯

换衣服是不同活动需要;喝自来水是身体好;开怀大笑是阳刚之气。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