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读一本旧书《野火集》

滴水穿石

初级会员
龙应台的文字追求的就是那种通俗易懂,就连身边“酒干倘卖无”的人都能够看懂,也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公民的民主意识。事实证明她的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是成功的,1985年《野火集》成书上市,不到一个月就再版24次,用龙应台自己的话说,《野火集》的普及就像是每个家庭中都有一本菜谱一样,人手一份,而谈论野火,谈论民主也成了一种时尚。
对于《野火集》我深表愧疚,原因就在于身为中文系的我在快毕业的时候才读到这本影响了台湾一代人的名著,对此我要说句对不起,可我也说两句,为什么现在才读也是有原因的,在我读中国当代文学的时候,港台文学可谓是一笔带过,就连在文学界研究港台文学的人也似乎抬不起头来,除了能跟研究海外文学的人横横的,对于其他人只能是低三下四的。
我们不了解港台文学,除了政治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港台就像是上海一样,被人们认为是“文化沙漠”不值得去碰。可看完柏杨、看完李敖、看完龙应台,我才明白。不是不值得去碰,而是因为不敢去碰,碰的他们心惊胆战、碰的他们迷失了自我。
以上三位无论是谁,都对两个问题颇有关注,一是“独立思考的困境”,二是“文化的困境”。前两位以后再说,这里单独去谈谈龙应台。龙应台用27篇文章去谈论环境问题、去谈论民主问题、去谈论教育问题等等,其实就是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不去思考?”没有思考才没有了反抗,没有了反抗才诞生了独裁,你们为什么不去思考?你们为什么不会“闹事”?你们为什么面对生了梅毒的母亲无动于衷?龙应台作为一个独立知识分子说出了其他人不敢说的,做了其他人不敢做的,身体力行,甚至用“台北文化局局长”的事实,证明了“闹事”的好处。可为什么还是没人会闹事呢?
二十年前龙应台用一把野火,唤醒了台湾人的民主意识,二十年后的台湾懂得了“生气”,懂得了“闹事”,懂得了台湾是人民的台湾,政府是人民的公仆,无论结果如何,毕竟真理是被掌握了。
在翻看龙应台的每一页文字,都有种触目惊醒的感觉,深深感觉20年前的台湾和现在的大陆之惊人的相似,尤其是在环境问题和教育问题之上,在野火集关于教育的三篇文章中,都谈到了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填鸭式的灌输,想想4年前的我,又是多么相似呢.....
龙应台在台湾被尊为新一代的启蒙者,在看两地之相似性,本应也在大陆掀起一番思想浪潮的,可为什么?全书后几篇结尾处的“本篇略有删节”我想足以说明问题,点到为止,点到为止吧
其实龙应台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值得大陆这些知识分子学习的,就是对公民意识的关注,即不要将矛头对准体制,和强者对抗往往失败的几率会增强,而对公民的教育才是正确的,作为一个现代公民社会,只有公民意识提高了,我们才能充分享受到公民社会的益处,享受到公民社会所应有的权利。
大学四年快学完了,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愤青是没用的,但是绝对的主旋律的活着,更是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两者取中就是要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明白孰对孰错,勇于“生气”,一点一点启蒙,一点一点改革才是真正的从世之道。
PS:第一次在本论坛发帖,言语若有不妥之处还望见谅。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