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读书与治学

pkuzhxi

普通会员


读书与治学

中国书法有一个很有道理的说法,叫“人字具老”。黑格尔则说,同样一句话,从老人和孩子的口中分别说出,是不一样的。“读书与治学”这样的一个题目,由我这个年轻人来写,实在是不妥当得很,读书不过是爱好,并无特别的体验,治学更是谈不上,不过是读得认真了一点而已。无奈我的朋友书山有路催逼已经不下二十次了,并且几乎布置了命题,非得叫我说点才好。书山有路之前送了我不少书,最近又教我如何发财,无可奈何的是鄙人驽钝,未必很快发得了,不过这些都不碍事,因为读书、治学本来就跟发财没什么关系。倘若读者是要在字里行间找一点成名成家于是成财的道路和启发,那么未免走错了里巷。
我一向认为读书是一件很私己的事情。好比在未曾有人探询过的原始森林里走路,你并不知道自己要如何走或者走向哪里,只是在走,于是一路风景或者一路险恶,无论如何,你在走着,于是你体验着你自己的体验,于是这些体验内化到你的精神里,或者成为你的情怀的一部分或者增添了你早前已有的对于探索的惧怕。读书的人未必知道自己该读成个什么样子,除非是世代书香家学渊源的弟子,从小寻着祖辈的影子一步步往前,不时总有长辈在一旁教导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否则,于我辈出生平凡的来说,不过是一本接一本地读罢了。
原初的兴趣大约是读书人初起时的缘由。比如你生性安静,那么大概初起时不会挑着《西游记》或者《水浒传》来读,纳兰词倒是有可能得很,或者把个《红楼梦》读得泪眼婆娑。再比如你发蒙在一堆自命不凡的中学教员中,其中有一些还很梦想做官,且是做中国式样的官,那么巧合之下,你不免喜欢起《三国演义》来,体验着算计与被算计,然后幻想有一天算计别人也被别人算计以及算计别人对你的算计,或者在《红楼梦》里只瞅见了“四大家族”和“封建剥削”,浑然看不清女儿的喜和泪。
原初兴起时的读书大概没有多少人是从经典著作开始的,你不大可能因为同情穷人就在十一二岁的年纪开始读马列,那样的人当然有,不过几乎不是你。兴趣是最好的向导,在书的丛林里,你的兴趣就是一种直觉,它告诉你第一步该怎么走,然后隐约地陪伴你的整个读书生涯,不断地轻轻提醒你,什么样的花草是值得停下脚步关注的。
于是你开始读书。读得越来越多,终于开始读到那些被称为经典的书。年轻的心与经典作者那年老的心在你触碰书籍的那一瞬间开始接触,它们就要交流了,然而你未必有毅力坚持把书翻完,于是交流中断了,经典作者在逝去的时空里头摇头,你还是你,书还是书。但有一些青年人,他们直觉地知道,所谓经典,就是从第一句话开始就得至少读两遍才能理解的那些书,于是他们很勇敢,常常抓着一本书开始拼命,经年反复,常读常新,于是他们开始领略了一点什么,于是他们开始觉得自己不同于别的人了,于是他们开始看得深远起来,经常说出超越他们年龄的句子了。那是因为,经典作者的心超越了时空,与他们的心交融起来,他们眼里的世界与经典作者眼里的世界重叠了起来,他们开始要在人类灵魂的深处打量这个世界了,借着先哲的眼睛。
他们中的一些人,渐渐地打算就这么读下去,读一辈子也可以。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职业可以为这样的人提供活路,那就是一个被叫做“学者”的职业,假如你足够走运,还有可能被称为“教授”,虽然“教授”未必是读书读出来的,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而且得用杂文体来写,这里在写散文,所以不适合谈论。
治学与读书是两回事。兴趣这个向导把你领到了一块沼泽地,它遗憾地说,对不起,我不能一个人带你跨越过去了,你得去寻找另两个帮手,它们是悟性和坚持。光有兴趣,你是不可能把读书变成治学的,因为从读书到治学,你将发现,你的那些“兴趣”竟然渐渐不明确起来。比如你原先对“政治”很有兴趣,甚至梦想当官,最好还是总理,然而“治学”起来,你竟将越来越不知道“政治”是什么了,于是放弃当总理,然后放弃当官,然后愉快或痛苦地研究起“政治中立性”来,因为你要吃饭,而此刻你几乎没有靠别的本事来体面地吃饭了。能靠“政治中立性”吃饭,甚至是愉快地靠他吃饭,这样的人很少,即便是在“治学”的人里也很少,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悟性体会到一些有关"政治中立性"的事情来。假如你对一种学问很有兴趣,那么你应该尝试着去读一些经典书籍,假如你读起这些书来不仅没有痛不欲生的感觉,相反倒“三月不知肉味”起来,那么你的兴趣找到了悟性这个伴侣,反之,那么你最好另寻悟性所在。还要明白的是,对一门学问或对一些门学问有兴趣,并不意味着你对别的学问或另一些学问也有悟性,所以,在这个或这些方面没悟性的你,只是没有找到适合你坐的那把椅子而已,不必妄自菲薄。幸运的一下子就找到的人,也切不可骄傲起来,以为自己天才到无所不能的地步。
悟性之所以是悟性,在于你能欣欣然地接受这门学问的话语系统,而不感到它是要夺你命的。但是悟性其实是“小聪明”,光有它,即便加上兴趣,那也干不出名堂来,剩下的就得是坚持了。所谓吃得苦中苦、方得书中义。
治学不同于读书,还因为读书可以乱来,想读什么读什么,兴趣在哪往哪读,只要时间足够。治学得按部就班,乱读书对于治学来说,甚至还不如不读书。一个号称是读书人的人,要想看看自己算不算得上是治学者,那么一个检验的好办法就是写读书报告,好的读书报告是天才才能写得出来的,差一点的,那就得看差得到什么程度了。
以治学看待读书,你需要至少在三个境界上把握一本书。当你第一次读一本书的时候,你得弄清楚里面的基本概念。中文作家尤其是大陆作家最近几年来一直胡乱写书,所以从基本概念这个角度来看就知道中国大陆学术界目前的水准有多次。假如有机会,可以直接看原版文献,你会发现,基本概念的清爽是那么的重要,一书本的体面,首要地就在于它的概念的清爽。假如你看清爽了基本概念,你就立即会放弃中国大陆从中学以来的“文、理”分科逻辑,因为你发现,严密的数学对于社会科学来说,其实就是严密的逻辑。这对于看惯了大陆“学者”胡言乱语逻辑跳跃的宏论的你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基本概念弄清爽了,你开始知道或隐约知道作者要说个什么问题了,并且可能已经猜测到它说明这个问题的思路。第二层境界,也就是你对文本逻辑的把握,你得知道,作者的那些结论是如何来的,从哪里推到哪里。
文本逻辑的厘清,意味着你几乎跟作者的思路重合了,那么你的悟性将帮助你达到第三重境界,也是最高的境界,那就是重构作者的逻辑。在重构中,你将批判作者的逻辑,发现它的不足,并有可能超越它。
不过要说明的是,不是每个人的悟性都可以达到第三步的,假如你不很肯定你已经渡过了前两步,那么你所正在经验的第三步,实际上就是一无所知之下的胡说八道而已。
治学日久,这三重境界就“日用而不知”起来,那时候,你就“大牛”了。得一“化”字,万相成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