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想法

Amnesia

初级会员
回复: 关于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想法

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想最重要的是对于学术,其实是对于思考本身,怀有纯洁的欲望,才是根本上重要的。只有从这点出发,才能在“放养时代”或者“利益时代”,找到一条自己的、通向知性增长的道路。
 

王三石

初级会员
回复: 关于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想法

楼主说的非常中肯,反映出了当前比较普遍的现象。然而,在我看来,学术期刊固然重要,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当前研究的现状,做相关研究时少走一些弯路。但是,阅读经典原著尤其是耐心读完某一自己感兴趣的哲学家的著作,可能更为重要,因为这样才可以逐渐积淀起自己的学术根基,这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shenfumin

初级会员
回复: 关于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想法

关于研究生的培养问题,作为一个导师,本人认为王汎森先生的一篇文章《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很有启发意义,发给大家共享。
 

Nirvana

普通会员
回复: 关于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想法

其实很多好的二手文献已经可以当做一手材料来读了
 

26629857@qq.com

封禁用户
回复: 关于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想法

楼主的观点让我更进一步理解了学术的崇高价值,也感谢楼主在分析中对学术研究的建议和指导。记得读研时,老师就强调不仅要读一手文献,还要看看学界对所感兴趣的问题的探讨,这样可以清晰自己的学术坐标定位。后来工作后,发现这种训练吧不仅仅适用于学术,即使在工作中也无意识中形成了工作习性:即不仅要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目标形式,也要看看其它的怎么做怎么处理怎么办?互相借鉴,以此提高工作技能。我发现其实最基本的学术训练不仅能让个人的思维提高,还可以为个人的安身立命培训了大量看似无意识实则潜移默化了的思维行为习惯。
 

hetao1983

初级会员
回复: 关于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想法

批评的现象是对的,但是,批评中也有许多问题。恰似用一种错误的观点批评另一种错误的或不好的情形,虽然能说明所指的对象的问题所在,但自己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这一点也要区分清楚。两种错误的东西能够在相互间进行否定,却不能说明其中一个必然是有道理的。例如,人们也可以把我问到即时回答不了的那一刻,但不能回答或没有回答并不能证明别人的责难或批判就是对的。不要把心里因素的判断和事实情形的发生等同起来。
 

ntyellow

普通会员
回复: 关于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想法

楼主也确实说了些大实话,但不代表所发表的文章质量都达到了可以以哲学论文来发表的要求。
我也看过一些国外的学术期刊,感觉那些作者要是在中国的话,他们的文章可能都发表不了,因为他们的语言并不“学术化”,也可以说他们没有经过这边所谓的学术训练,而都是在论述自己之所见,当然论证都是有一定的依据,但在大陆这边肯定发不了。然读其文章却倍感亲切,打心里佩服和羡慕。
哲学肯定是要读原著,读二手文献不都是为了了解原著么?就算维特根斯坦本人也读很多原著,不像现在的分析哲学那样,认为只要从问题出发就行,嗯,这些人基本上也不会读原著,而只会读文献,但搞出来的东西也仅仅只是问题史,或者答案史而已,或者是当今二手资料的收集而已,甚或是些天马行空的思想实验,楼主会觉得这些很过隐吧,其实当今所谓的学术主流亦不过如此,以此为标准的话,康德,黑格尔如果活在现代也许根本不入流。
楼主似乎还相信当今大陆还存在哲学文章的,但我至今没发现这样的文章,嗯,包括一些很出名的名家,楼主你要多看原著,看不懂也没关系,多看几遍,通过二手文献来理解原著是没有什么用的,此难关一过,法眼自开,也会发现国外也有很多差文的。
既然这里都没什么像样的哲学文章,行行好又有什么不好呢?只是苦了那些真正有实力进行哲学研究的人,但是那些真正有实力研究哲学的人,也不会为不能在大陆发表文章而感到自卑,因为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呵,能自由办刊该多好,让好的文章得以公开并保留,这样才能是真正的优胜劣汰。但当今社会可能吗?就是那么几本,就是那本几篇,还有一些认为二手比原著重要的人在做评判,不对他们的品味当然就意味着文章作者不行了。
人家通过关系来了就行行好吧,反正也出不了好文,反正出了也没几个人看,但没有合格的哲学论文,你们的期刊敢停刊一次吗?算了,反正你们也不会为读者负责。
算我话多吧,哲学本来就不是学术所能束缚的,学术也不是期刊所能左右的,期刊也不是被十多个杂志所能掌握的(这边是个例外),出版自由的时代,才有真学术,要不都是某些跟学术无关的东西在竞争,既然是这样,就别装清高了,随应时代吧,要不就只能在国外发表了,但又如何,就真的是哲学论文了?
 

26629857@qq.com

封禁用户
回复: 关于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想法

哲学论文需要一定的累积和体悟,才能“说出”有意义的话语,但是,任何话语都能情不自禁的陷入相对主义和感觉主义之中。
批评的现象是对的,但是,批评中也有许多问题。恰似用一种错误的观点批评另一种错误的或不好的情形,虽然能说明所指的对象的问题所在,但自己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这一点也要区分清楚。两种错误的东西能够在相互间进行否定,却不能说明其中一个必然是有道理的。例如,人们也可以把我问到即时回答不了的那一刻,但不能回答或没有回答并不能证明别人的责难或批判就是对的。不要把心里因素的判断和事实情形的发生等同起来。
 

任秋阳

初级会员
回复: 关于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想法

楼主说的让我感到惭愧,也感到了学术上 “术“的重要性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