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智商测试:科学还是伪科学?

lessing

知名会员
回复: 【ZT】智商测试:科学还是伪科学?

这位徐老师在这帖中的态度很清晰:第一,他研究哲学不关心论点而只关注论证;第二,他满足于做美国主流哲学的传声筒,因此人家美国人说啥哲学就是啥,至少他本人就信啥。这两点都是我不敢苟同的,或许这也就是我们之间的主要分歧之所在吧。引用Aristotle的一句最滥俗的话,哲学是追求真理或智慧的学问。然而正如Hegel所说的那样,熟知非真知,否则又怎么会出现一大批像这位徐老师这样,仅仅把哲学看作是一件技术活的专家们呢?而如果研究哲学的人都只知道追随所谓主流,那么我只能感到深深的遗憾,一方面是感叹我自己真不该入这一行,另一方面则是感叹中国学术被殖民化的状况恐怕又要持续不知道多少年了。

---------- 帖子增加于 23:44 ---------- 之前的帖子发布于 23:33 ----------

另外,在上面greatwind兄引用徐老师的帖子中,后者似乎对当代德国哲学很不满,因为他们仅仅满足于做死去的那些圣贤们的传声筒。我依然不认同这一点,因为我总是相信,向圣贤们学习思考,以至与圣贤们一道思考,要比向一群所谓的专家学习思考,乃至与他们共同思考要强得多。但即使我们接受徐老师这个观点,我也以为,当那些圣贤们的传声筒总要好过当“美国主流哲学界”的传声筒,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yingjinstein

知名会员
回复: 【ZT】智商测试:科学还是伪科学?

这位徐老师在这帖中的态度很清晰:第一,他研究哲学不关心论点而只关注论证;第二,他满足于做美国主流哲学的传声筒,因此人家美国人说啥哲学就是啥,至少他本人就信啥。这两点都是我不敢苟同的,或许这也就是我们之间的主要分歧之所在吧。引用Aristotle的一句最滥俗的话,哲学是追求真理或智慧的学问。然而正如Hegel所说的那样,熟知非真知,否则又怎么会出现一大批像这位徐老师这样,仅仅把哲学看作是一件技术活的专家们呢?而如果研究哲学的人都只知道追随所谓主流,那么我只能感到深深的遗憾,一方面是感叹我自己真不该入这一行,另一方面则是感叹中国学术被殖民化的状况恐怕又要持续不知道多少年了。

---------- 帖子增加于 23:44 ---------- 之前的帖子发布于 23:33 ----------

另外,在上面greatwind兄引用徐老师的帖子中,后者似乎对当代德国哲学很不满,因为他们仅仅满足于做死去的那些圣贤们的传声筒。我依然不认同这一点,因为我总是相信,向圣贤们学习思考,以至与圣贤们一道思考,要比向一群所谓的专家学习思考,乃至与他们共同思考要强得多。但即使我们接受徐老师这个观点,我也以为,当那些圣贤们的传声筒总要好过当“美国主流哲学界”的传声筒,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哲学的特点就是,很难有判定性的论据说明对方的观点一定错。亚里士多德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的对立或许未来还会存在下去。若根据论点来评论哲学家的高下,就会成为党同伐异。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看看大家是怎么论证的,通过论证来深入讨论。
我当然不是美国人说啥我相信啥,美国人多了去了,烂人也多。哪些美国人说话靠谱,当然得判断。
说到技术,我们的哲学教育的特点就是毫无技术,暂且不谈逻辑训练,基本的语文训练和外语训练都不成系统,很多博士写的论文文法都不通。学哲学,对不吃哲学饭的人来说,主要就是培养一个好的思维习惯和写作习惯,技术性的训练当然是需要的。至于非技术性的东西,是自家体会了,严格地说老师无法教。是个人禀赋。但技术还是可以教的。有技术没有体会,肯定比无技术无体会好,或许也比无技术有体会好。

我一向反对哲学被殖民化。但是我反对的具体措施,就是跟踪西方的主流,向西方证明:我们中国人可以搞和你们一样的学问。而可以不服从西方人制定的学术分工(比如搞一点东亚自己的本土货色)。服从这种分工,才是真正的被殖民化。另外我主张英美化也仅仅是表层,核心意思还是主张哲学分析化。谁叫分析哲学现在英语世界做得最好呢。

---------- 帖子增加于 01:07 ---------- 之前的帖子发布于 00:50 ----------

看到您的推荐,真是受益非浅。但是,我还是想回到本帖涉及的主题,还有就是我们引发争论的主题,由您提到的几位哲学家的观点向您请教。我暂时没有可能去读他们的原著,只是暂时在维基百科做一下预习功课,看看他们的主要观点,并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想,以希望得到您的批判和指正,进而有利于我下一步的阅读选择。

首先,我想交代一下我理解中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关键差别,和为什么我认为你提到的这些哲学中人的趋向都是把认知心理学打回行为主义那里去。这里要首先强调,认知心理学和认识论,或是认知科学是两回事。我先前提到过认知和认识的关系这个问题,这个答案在我认为是历史性的。虽然认知和认识的英文单词是同一个,但是认识是一个哲学中的名词,心理学中汉译为认知是为了刻意的和哲学化清界限,实际在英文世界里,经过心理学的发展,认识在心理学和在哲学的使用含义也不同,这伴随着心理学的一种取代哲学的企图。下面我谈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关系。科学心理学是从研究意识现象开始的,采用的内省的方法。而行为主义的口号就是意识不可能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所以心理学作为科学之研究可以观察到的外界输入(刺激)和反应。而认知心理学对行为主义不满,认为单单看刺激和反应是不够的,要由刺激和反应来猜测主体内部过程,于是认知心理学又把动机、情绪、记忆结构等行为主义排除的东西从后门迎进来,并且不断的发明各种各样的认知结构,说这是对心理的科学研究。交代完我的理解后,让我们看看我在总体上是怎么看到您提到的这些哲学家总体上是要把认知心理学打回行为主义的娘胎那里去的(切记,哲学有关认知学科的思考和认知心理学不能简单等同):
Kim Jaegwon---He believes that any correct explanation for the nature of mind would come from natural science rather than philosophy or psychology。(注:我说过行为主义是心理学中闹分家最凶的,基本另立门户了。其实平克先生就是一个行为主义的代表,从最广的意义上讲,行为主义的研究策略我认为至今还符合其创立者华生说的一句话,就是科学心理学是生物学。)
Block is noted for presenting the Blockhead argument against the Turing Test as a test of intelligence in a paper entitled Psychologism and Behaviourism。。。。 He is also known for his criticism of functionalism, arguing that a system with the same functional states as a human is not necessarily conscious。。。。。。he has made a distinction between phenomenal consciousness and access consciousness,(这里我不继续引用,但是对其对现象意识和access 意识的区分,我认为和罗蒂对说明与证明的区分,麦道、塞拉斯、布兰顿对对规律的理性空间和规律的自然空间的区分,以及麦道对justification和excuplation的区分有紧密的联系,这种区分在我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现在的科学范式还没能把人与人的沟通,文化历史过程外化和量化,其研究层面还只局限于对个体内部神经冲动的建模研究,并没有扩展到在人际间的层面上对神经冲动建模。在现在的这种科学范式下,以功能主义的方式,我认为还不可能解决智力和心灵问题,因为功能主义本身是整体论的,什么时候这种整体论能扩展到整个社会和历史,什么时候才可能用功能主义解释智力和心灵。要达到这一本不是没有可能,所以我认为您赌功能主义是明智的,但是我认为等到了这一天,即使还以功能主义命名的话,那么也完全不同于您现在理解的功能主义。我现在能说的是,要达到这一天,要靠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共同发展才行。我认为戴维森和布兰顿在实用主义语用学的角度下构建的主体间的建构趋向,会为科学范式下研究主体间的神经冲动交互模式提供理论基础。所以,我认为kim少说了一句话,那就是,任何正确的解释,那么首先应该是一种哲学解释,然后只有通过自然科学研究让确定哪种解释可以获得了广泛的认同,成为共识。)
Paul Churchland &Patricia Churchland,这两人人都是eliminative materialism, which claims that everyday mental concepts such as beliefs, feelings and desires are theoretical constructs without coherent definition; hence we should not expect such concepts to be a necessary part of a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humans. Just as a modern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has no need for concepts such as luck or witchcraft to explain the world, Churchland argues that a future neuroscience is likely to have no need for "beliefs" or "feelings". Such concepts will be eliminated and in their place more precise objective phenomena, such as neur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 should suffice. He points out that the history of science has seen many previous concepts discarded, such as phlogiston, caloric, the luminiferous ether, and vital forces.(我实在看不出其和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有什么差别,和认知心理学的主张有什么共通,其更应该是鲜明的反对人格、智力、气质测量吧,肯定还会对积极心理学不屑。我说过,行为主义,精神分析是源自心理学的,然后超出心理学对哲学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源自哲学的,是心理学积极接受哲学影响的结果。但是这三大趋向现在和科学心理学的关系都非常微妙)
麦道的故事我就不说了,他的故事我认为我可以说的比上面这些人细的多,这次我只粗略的说。
Fred Dretske这人在维基百科上查到的是他代表externalism,externalism is the theory that the contents of at least some of one's mental states are dependent in part on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external world or one's environment。(很显然,行为主义是典型的externalism,因为行为主义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否认人的内在本性,强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家庭环境的决定性。华生哪句最著名的有关一打婴儿的话,我想您肯定知道。而认知心理学是典型的 internalism,本来它的出现就是不满环境决定论,要在刺激反应之间找一个内在本性。在这一点上,我认为维特根斯坦都是行为主义的,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一种语言学下的行为主义。实际上,标准的行为主义代表有两个,华 生和斯金纳,他们是最严格的行为主义。他们都非常关注语言在心理学中的地位,斯金纳某种程度上也致力于一种心理学中的语言学转向,当然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 维果斯基做的最为出色)
宗教哲学的我先不讲,我对此了解最少,我对宗教的好感是最近才开始有一点点的,以后再说。
Daniel Dennett,你讲他自己说自己是某个维度的行为主义,他的东西我间接了解过不少,直接阅读的没有,说实在的读过一两次,觉得没意思,就像您说的太多的科普性的东西,反而别人对他的评论我觉得不错。我想,在我交代了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差别后,您会显然认同我他会站在行为主义一边反对认知心理学
那我们最后看看Jerry Fodor,这人罗蒂明确批判过,而我又没有读过原著,也许我会受罗蒂的影响而免于公正,但我实在不太喜欢他。Fodor argues that mental states, such as beliefs and desires, are relation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mental representations. He maintains that these representations can only be correctly explained in terms of a language of thought (LOT) in the mind. Furthermore, this language of thought itself is an actually existing thing that is codified in the brain and not just a useful explanatory tool. Fodor adheres to a species of functionalism, maintaining that thinking and other mental processes consist primarily of computations operating on the syntax of the representations that make up the language of thought.(我对福多的认识,基本和罗蒂一致,我认为福多的哲学是最符合认知心理学的口味的,他把信仰和欲望纳入行为主义的范畴,我不知道他在科学和哲学发展的现阶段如何能做的比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到研究元认知,再到元元认知,最后到元元元元。。。。。认知的状况能好到哪里去。你喜欢福多我知道,所以我前面问你的问题就牵扯到无限倒退的问题。您对罗蒂无视,但是我实在看不出罗蒂的具体反对福多的论证如何不具威力,这种无限倒退的问题早就反映中世纪讨论上帝的问题中了,要不然上帝也不会出来一个叫玛利亚的妈妈来给自己打圆场。我至少知道维特根斯坦和布兰顿都对福多的这种意图有同样的反驳)

(ps:以上所有英文全部来自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全书,不是特别权威,尽管有用。你问的问题太多,无法都回答。COGNITION在中文里就是认知,和认识论那个英文单词词源不一样,后者是EPISTEME做词根的。今天的认识论讨论的是知识和信念之间的区别问题,和心理学关系已经很淡漠,心理学出身的可以基本忽略。认知哲学哲学则是科学哲学下的小分类,主要讨论认知科学研究中出现的哲学问题。
丘齐蓝夫妇和行为主义之间差别很大。后者仅仅研究被试验者的输入和输出关系,不研究他的内部心理生理机制。这对夫妇主张,研究大脑的神经机制才是解释心智之谜的人间正道。
DRERSKE 说的外在主义,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外在主义,不是心智哲学意义上的,也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这个是纯粹哲学的话题,可以说和你的兴趣关系比较远。另外在心智语义学上说的外在主义,主要是指心灵表征的语义内容来源问题,这个问题也非常哲学,科学不管的。
丹泥特不是纯粹行为主义者,行为主义认为心智的存在只是一种人为构造,可以消,丹觉得不可以消。这牵涉到他的INTENTIONAL STANCE 理论,比较复杂。
FODOR 呢,也不是行为主义,功能主义的核心想法就是认为心灵状态的存在必须在哲学上被肯定下来,而相对看轻行为。FODOR对心理学的贡献,一是思想语言假设,一个是心灵模块化的假设,这些假设同时包含了对于联结主义的批评。我和F一样,对联结主义的心智模型不抱希望。不过现在有这个想法的人越来越多了。
最近F和进化论对着干了,有点偏离本行。
我还是不赞同你的基本判断。我首先认为,行为主义在哲学上已经被放弃了,至少没有人现在胆敢在哲学上说行为主义是对的。其次,行为主义可能在心理学的很多实践领域还有巨大的市场,但是在比较高端的认知科学领域,现在最火热的还是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这当然不是行为主义的研究。
 

greatwind

知名会员
回复: 【ZT】智商测试:科学还是伪科学?

无论如何我得谢谢您的回答。
1.但是,我想讨论问题的第一步就是下定义,然后交代背景,然后立论,最后证明。关于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我是明确的定义过,并交代背景,进行立论,并推理证明的。我想其中这么多环节,您都可以给我指出问题,可是我只看到了您结论式的判断。比如您说:“后者仅仅研究被试验者的输入和输出关系,不研究他的内部心理生理机制。” 这里与我说的刺激反应说有何不同?我实在看不出。同时,我再给您补充一下心理学常识,就是行为主义本身也有两个学派,一个是巴甫洛夫派的,一个是华生派的。也许您在强调神经机制的研究的时候,是在刻意强调这是与华生派的行为主义不同,那么我认可,因为华生把人当作一个整体研究刺激反应,对内部生理机制不关心。而巴甫洛夫的趋向则是关心神经生理趋向的。至于行为,做为行为主义来说,注重的就是可观察性,无论是对巴甫洛夫还是对华生都一样。实际上如果采用巴甫洛夫的理解,即使在心理学内,行为概念也可以扩展到神经层面,语言层面。至于所谓的“心灵表征的语义内容来源问题”的外在主义,我个人认为您还是没有注意到在我说的语境下,其与行为主义是如何的紧密相连。

2.如果以上所说您不关心的话,我还想恳请您阅读仔细一些,不要在很多地方对我的观点误读。比如,我从来没有说福多是行为主义,而是特意强调福多是认知心理学所喜欢的。此外,我强调了认知心理学不等同于认识论,而且我区别的是cognition本身用法的一种历史变化,我并没有要和认识论中的《知识》做比较。您在词源上的比较我认为不但来的毫无理由,并且其本身的结论也显得非常的专横和武断,如果COGNITION在中文里就是认知的话(权当您自己编了一本更权威的词典),那么请问认识这个中文词对应的英文是什么(请您再编一本更权威的词典)?

3. 此外,我想补充论述一个问题,那就是行为主义为何被哲学抛弃。如果我们借用罗素在西方哲学史对科学和哲学的大致划分的话,很显然,如果行为主义是科学的话,那么要么如华生所说,其是生物学。要么如巴甫洛夫所说,其是生理学或是神经科学式的。自然科学的领域显然不是哲学的领域,而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回答哲学问题,显然在现阶段是被广泛认为错误的。所以,哲学抛弃行为主义是正确的,因为哲学要思考的问题不是行为主义能回答的。作为科学的行为主义要回答的问题是从描述的方面回答心智问题,也即回答大脑的功能问题---这个问题是有答案的。而哲学要回答的则是从证明的角度回答诸如精神、观念、信念,人性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实际上,您所提到的大部分有关你认为的认知心理学研究,都是在研究一个心智问题,其和你认为的行为主义的区别,我猜测是是否采用建构心灵模块的策略。我的观点很简单,只要是在描述的层面上来讲,而不把其扩展到证明的层面,这种方法就是科学的,本质上就是行为主义的,而这种广泛意义上的行为主义可以按您的爱好分为已经过时的狭义的行为主义和现在正在流行的认知心理学,但无论如何要注意,心智这个词是对应于脑功能来说的,并不涉及经验层面,不涉及自我意识,不涉及主观体验,同时也不涉及哲学中人的认识是怎么回事(包括对脑功能的认识是如何能认识的)这个问题等等-----(至于这些问题有意义与否,这是另一回事,至少讨论这些事有没有意义本身就不是行为主义能回答的)。而我说的认知心理学,就是常常搞不清界限,要跨界回答证明范畴内的东西。这种界限不清在心理学是司空见惯的,并且心理学家们常常故意忽略和否认这些问题。而对于哲学家们,比如福多和丹尼特,也常常有超出界限的企图,但是,至少哲学家很少刻意回避这个界限问题,这一点比心理学家就诚实的多。

4.讨论至此,我个人认为我想表达的论点和论证基本都表达清楚了,单纯论点的澄清我个人不愿意过分纠缠了。最后,引用麦道的一段文字(其中包含对丹尼特的批评),来做一个总结,我个人认为我表达的都可以归结为麦道要表达的,并且我个人确确实实也受过麦道的启发---要给认知心理学划一个界限,只是很不幸,我认为经过划界以后,认知心理学可以彻底化为广泛意义的行为主义,它建立当初的企图将被非法化。

I am not saying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just any notion of
non-conceptual content. It would be dangerous to deny, from a philo-
sophical armchair, that cognitive psychology is an intellectually re-
spectable discipline, at least so long as it stays within its proper bounds.
And it is hard to see how cognitive psychology could get along without
attributing content to internal states and occurrences in a way that is
not constrained by the conceptual capacities, if any, of the creatures
whose lives it tries to make intelligible. But it is a recipe for trouble if
we blur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respectable theoretical role that
non-conceptual content ha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on the one hand,
and, on the other, the notion of content that belongs with the capacities
exercised in active self-conscious thinking-as if the contentfulness of
our thoughts and conscious experiences could be understood as a well-
ing-up to the surface of some of the content that a good psychological
theory would attribute to goings-on in our cognitive machinery.(note 10)

note10. For a clear and engaging exposition of this welling-up picture, see Daniel Dennen, "Toward a Cognitiv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in his Brainstorms: Philosophical Essays on Mind and Psychology (Bradford Books, Montgomery, Vt., 1978), pp. 149-73. Dennett suggests that the role of content at the personal level is to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our access to some of the content that figures in a sub-personal story about our internal ma-chinery. I think Dennen's own discussion strongly suggests that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is picture: it leads Dennett into the highly implausible claim that perceptual awareness is a matter of presentiments or premonitions, differing from what are ordinarily so called only in that they are not isolated (see pp. 165-6). I discuss this in "The Concept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44 (1994), 190-2<l5.
麦道的对混淆概念内容和无概念内容的批评,我认为用另外一个问题可以很好的表述,即:如果区分这种混淆是没有必要的话,那么如何从一个非观念层面的刺激,经过大脑的加工,把这个非观念的刺激给转换成了具有观念内容的体验?比如一个视觉刺激,到形成一个视觉体验,在从晶状体到视觉神经中枢中的那一个环节,使刺激成为了观念呢?)

ps:lessing朋友,我同徐老师一样在观点上赞同论证比观点重要的观点,但是口头承认一种观点是一回事,去按某种观点去行动是另一回事----这牵扯到一种类似于论证要求。
 
由版主最后修改:

yingjinstein

知名会员
回复: 【ZT】智商测试:科学还是伪科学?

定义一个 广泛意义上的行为主义,而且说功能主义也是行为主义的一种,这种做法意思不大。这不能够解决啥实际问题。行为主义被哲学抛弃完全是因为技术原因,比如用RAMSEY 语句刻画行为的时候总会预设一些非行为的内部表征,因此行为主义的翻译从技术上看是无法彻底的。但功能主义可以避免这个问题。这一点和科学和哲学的分界关系不大。心灵心灵表征的语义内容来源问题的确是一个很哲学 的问题,牵涉到宽内容啊,窄内容啊,二维语义学啊,这是一个超级大 的坑。你可能不知道背后的哲学技术有多复杂,就以为可以随便拿来讨论。我个人认为,对于这些技术性比较复杂的问题,若非必要,不要去碰,因为事情的确会比较麻烦。
这里面可能有一个读书选材不同的问题。我了解这些事情都是按照英语世界标准的心理学哲学和心灵哲学教材的设置来了解的,对于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采用的也是学界一般的定义。所以我不习惯看到一些违背这些定义的东西。
不过,我承认我觉得你的论证很含糊,有些地方可能没有公正对待。这是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般会把精力用在手头在做的最要紧的事情上。这一点请谅解。
 

greatwind

知名会员
回复: 【ZT】智商测试:科学还是伪科学?

"不过,我承认我觉得你的论证很含糊,有些地方可能没有公正对待。这是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般会把精力用在手头在做的最要紧的事情上。这一点请谅解。"

客气了,我理解人在江湖的感觉。不过,希望能有一天你有闲情逸致仔细关注一下我的论证,也许对你会有帮助。与你讨论,虽说总有一种平行线的感觉,但是不得不承认你看问题的视角拓宽了我对一些事情和问题的感性认识,借此机会我也思考了若干于我自己至关重要的东西,在此谢过。
 
顶部